周炜现在做什么工作(周炜的十年之痒)(1)

/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李碧雯 编辑|马吉英

在创世伙伴资本发布前的一个周末,在北京望京浦项大厦的一下科技办公室,我们见到了周炜,他刚参加完公司的临时董事会,此时他的身份已不再是凯鹏华盈创业基金的主管合伙人,变成了创世伙伴资本的创始合伙人。去年年底,周炜结束了自己在凯鹏华盈10年生涯,创立了新基金创世伙伴资本。

周炜落地窗户旁,用手指了指不远处蓝色的商业写字楼,一周之后,创世伙伴资本的团队将入驻,并开始新的征程。

和周炜一起踏上新征途的还有曾经凯鹏华盈TMT团队的大部分成员。创世伙伴资本另外两位合伙人是唐欣和梁宇,两人曾担任凯鹏华盈董事总经理和董事。

唐欣和周炜在凯鹏华盈共事了近九年,主要专注于交易平台类相关领域的投资。有着十多年产品经验的梁宇,2013年底加入凯鹏华盈,过去几年主要专注于互联网金融和社交领域的投资。除此之外,投后部门也大多数来自于此前的机构。

事实上,类似团队离职创立新机构在业内变的越来越常见,去年复星昆仲九名高管离职创立了昆仲资本。 对于新基金来说,延续原来的团队能够缩短磨合时间,投资上能更有效地配合。

周炜表示,未来创世伙伴资本将是人民币和美元双币运营。目前创世伙伴首期人民币基金已募资完毕,总规模超15亿人民币,基金期限为10年,LP主要是宜信财富私募股权投资母基金和政府引导基金中金启元国家新兴产业(爱基,净值,资讯)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机构投资者。

据周炜介绍,该人民币基金将专注于创新金融、中国公司出海、创新技术应用和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泛娱乐内容平台。

新征程

周炜将离开凯鹏华盈创立新基金的原因,一半归因于内心的呼唤,一半归因于过去4年创业和投资环境的变化。

周炜半开玩笑称这是十年之痒。此前周炜曾经在一家支付业务公司福建实达工作了十年,之后出来创立了一家金融支付公司。而在凯鹏华盈十年,其作为掌门人管理了2期美元基金,这次周炜又回到了创业的状态。“以前整天劝人家创业,觉得自己该做点事了。”周炜说道。

自去年年初开始,周炜对于创投环境的思考更多了。按照周炜的判断,整个创业环境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在2011年之前,国内创业项目基本上都是照抄美国的模式,当时周炜作为凯鹏华盈主管合伙人去参加一些国际会议,经常会遇到国外的创业者、投资人说国内创业项目是仿照美国模式。但从2011年开始,有些创新的东西出现了,由刚开始的模式创新,如微博、微信,到后来更加本土化的,基于中国用户自身需求的创新的产品陆续出现,比如唱吧、共享单车、直播等。

“现在更多基于本土创新的公司开始出现,过去国外完全没有的或者不热的项目到中国变的流行起来,中国又能够把这些项目和模式带到其他国家,这些项目的进化速度比美国更快,中国从过去的模仿型创业模式开始转向本土探索创新型创业,中国创造的拐点已经到来。这就要求投资机构决策速度更快,同时还需要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双币运营,以满足创业公司的需要。”在周炜看来,不管是创新升级还是投资升级都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际上,在去年的一次公开活动上,周炜曾提到感受最深的变化是,2014年、2015年创业环境最热的时候,一个项目不做决定,一周后就没有投资机会了。这其中当然有投资泡沫的成分,但同时也让周炜感到项目的决策时间在缩短。而互联网媒体等领域外资越来越难以进入,早期投资的喜马拉雅在拆除VIE的时候因为没有合适的人民币基金只好将老股转让出去,这让周炜感到颇为遗憾。

因此,在2016年三季度开始筹备新基金时,周炜选择先进行人民币基金的募集。“美元基金我们很熟悉,但是对于人民币基金的募集我们很陌生,所以我们选择先把缺的补上。双币运营会是未来的主流,这也是创世伙伴资本的规划中最重要的方向之一”。

对于周炜来说,这是他带领创世伙伴资本团队第一次独立募集人民币基金,在开始募资之前,他有不少担心,其中最为担忧的是人民币LP没办法接受长周期的早期基金,这会极大影响到投资的偏向和节奏。

但是人民币基金LP数量的增长和成熟使得募资过程比想象中顺利。创世伙伴资本在3个月内完成了规模为15亿元的基金募集,LP主要以政府引导基金、经验丰富的成熟母基金等为主。该基金投资期限为10年,这意味着更加从容的投资节奏。

对于投资策略,周炜称,美元和人民币基金的阶段和方向不会有太大差别,都会重点关注大平台的投资机会,并根据项目所适合的资本市场,为创业者提供合适的资本。美元基金会更重视本土决策,人民币基金也将美元基金风格融入其中,同时对人民币基金所投企业,也会花更多精力在企业财务表现上,以符合国内资本市场的要求。

延续与转变

在国内投资人中,由于历史的原因,周炜在行业中常被低估。不过名川资本合伙人王求乐分析称,在周炜独立掌舵的2011年到2016年期间,凯鹏华盈基金投资了不少好的项目。

2013年,当其他机构疯狂的在O2O领域投资时,周炜却看到了另外一个更大的机会——内容平台。当时国内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渗透率很高,基础设施已经比较完善,这也为内容平台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按照当时周炜的判断,未来内容将会成为很重要的入口,其中内容平台无疑是最有价值的部分。从具体模式来说,UGC的优势在于平台能够迅速产生规模效应,但是内容质量相对较差,而PGC能保证内容质量,但是数量上规模化较难,因此在周炜看来,应该有个介于两者之间的模式,他将其称之为“SPGC”,由类似于人人字幕组的半专业团队在平台上生产内容。按照这样的思路,周炜带领的TMT团队在2013年集中看了一批内容平台公司,最终投资了音频内容平台喜马拉雅以及短视频平台秒拍。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投资时两家公司并不是行业中的前三名,喜马拉雅的市场份额甚至只有第一名的五分之一,不过由于模式和团队上的优势,两家平台很快在行业中跑了出来。目前喜马拉雅估值相对于其投资时翻了近60倍,秒拍也已获得了E轮融资,估值近30亿美元,并逐渐发展出了一直播、小咖秀等多产品矩阵。

除了上述两个项目之外,凯鹏华盈二期美元基金名单中还包含秒针、力美科技、美餐、亚洲创新集团、探探、融360等公司。

在不错的投资表现背后,其投资打法更值得关注。TMT行业细分领域和机会较多,相较于同行几十人的团队来说,凯鹏华盈投资团队人数较少,TMT投资团队如何更有效的抓住机会是周炜一直在思考的战略问题。

最终他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他将之称为 “围猎式”打法。首先预选要覆盖的领域,之后团队所有人扑到这个领域,在1-2周内密集去看项目,了解该行业情况,确定是否值得投资,如果要投的话,所有团队的人会花更多的时间去找项目投资。“像成吉思汗打仗一样,队伍数量不一定比别人多,但是打优势拳的时候,我们绝对是集中优势兵力,保证在该垂直领域能够让我们赢。”周炜解释道。

这种打法的特点在于灵活性,每个月会切换投资主题,同时投资人更多时间是集体作战而非独狼式的投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行业覆盖率和决策顺畅性的问题。周炜表示,这种打法也将继续在新基金中沿用。

在熟悉周炜的人士看来,他并不是一个特别爱社交的人。曾经跟周炜有过项目上合作的投资人回忆称,几乎很少能够在圈子中见到他。

在社交媒体时代,当VC机构的品牌成为一种重要的软实力,影响力成为创业公司选择投资机构重要的考量标准时,周炜也在反思过去在这方面的不足。“原来认为专业人士做专业的事,不过社交媒体时代,除了让投资业绩说话之外,还是要善于用社交媒体,要让创业者知道你是谁”。

周炜正在尝试做出更多改变,而新基金将是他和团队的试验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