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我们先从中庸说起中庸呢,一开篇三句话,面上看都是非常抽象的形而上学的概念,但是一旦你和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这个现实的问题一对接,你会发现非常的清晰,非常的落地中庸开篇三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什么意思呢?首先是个天命的问题,什么是天命?我们要是按照孔子的话孔子非常智慧,晚年的时候给自己一生经历做了一个总结,他说他15有志于学,三十而立,40而不惑,50而知天命,60而耳顺,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人为什么要学传统文化?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人为什么要学传统文化(为什么要学传统文化)

人为什么要学传统文化

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我们先从中庸说起。中庸呢,一开篇三句话,面上看都是非常抽象的形而上学的概念,但是一旦你和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这个现实的问题一对接,你会发现非常的清晰,非常的落地。中庸开篇三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什么意思呢?首先是个天命的问题,什么是天命?我们要是按照孔子的话。孔子非常智慧,晚年的时候给自己一生经历做了一个总结,他说他15有志于学,三十而立,40而不惑,50而知天命,60而耳顺。

这个天命知天命一般是怎么理解啊?你都到50了啊,哎,年过半百啦,你啥样就是啥样啦,你行也就行了,不行也就那么招了之,天命认命吧。老百姓一般都是这么去理解,那其实不是那样,啥是天命,天是一个时空的概念,天时吗?其实我跟大家分析了30年一个节点,30年一个主题,如果你能认清这种社会发展的规律,你会发现,哎呀,社会到了今天,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就是历史赋予给我们这个社会的使命,也是我们今后一段时期内的时代特征。大家记着,这种历史的使命,时代的特性加在一起就叫做天命之谓性,没有别的解释。历史赋予给我们这个社会人人都必须担负起来的使命,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们这个社会要呈现出来的一种特性。所以你到了50岁之后,你突然之间发现啊,哎哟,实际上这里边儿不完全是认命,还是人到了50岁的时候才知道我自己的事。那怎么能够用半辈子的积累,把中国文化做了一个为往圣继绝学的传承,其实就是今天在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的使命,这也叫天命啊,天命之谓性,这也是我们今天这个社会的特征啊,你抓到了这种社会规律,你认知了这种天赋于时代的这种使命,你担负起了这种责任,这就叫率性啊,率两个意思。第一,你要是领导者,你就率领他,第二,如果你不是领导者,你就跟随他。那是不管怎么着,你得对这个时代的特性,历史的使命有一个清晰的把握,有一个认知,你率性了,抓住了这个特征了,你就符合了这种发展的规律了,这就叫率性之谓道。他这个道是什么?我不怎么清晰,不清晰怎么办?学习啊,读书思考啊。求教啊,修道之谓教,要想认知这样的社会规律,那你就明白了。其实学习的目的和教育的使命就是让我们知道明道做事儿能合乎这种规律。各位为啥说这些能作为经典呢?好的理论就是这样,它来源于实践,但是反过来又能指导实践啊,就是说他谈的是人生永恒的东西,所以到什么时候他不过时,你像这个。这2000多年前的东西,当时说的好像就是我们当下的这种社会发展的规律啊,所以真的是值得我们去珍惜这些。之所以能够在数千年来为中国社会这些精英层面而不断的去认知,那就是因为啊,他对我们解决社会生活有一个很好的启迪,有一个很好的引领,有一个很好的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