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勃迪伦为什么能获奖(时代变了谈谈莫回首)(1)

《莫回首》海报

鲍勃·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由来已久,原以为他此生大约做定陪客了,不想今年得偿所愿,遂想起整整50年前美国导演D.A.彭内贝克跟他相处一年有余拍成的那部《莫回首》,不能说此片预言了今日之盛事,但了解迪伦的一切,无妨从此片入手。

鲍勃迪伦为什么能获奖(时代变了谈谈莫回首)(2)

《你是如何入这一行的?》

电影开场,是一个非洲记者问鲍勃·迪伦:“你是如何入这行的?”埋头于报纸的迪伦在沙发上支起身子寻思起来,镜头切到他在乡间的一次演唱,边上三三两两的围了些黑人,迪伦手挥琴弦直着嗓子吼叫不已——就这样,马丁·路德·金又多了一个的战友。

1 ▽

一对同情兄

乔布斯离世后,好莱坞以最快速度敲定其人传记片的拍摄事宜。据说,观众最想看的是他跟鲍勃·迪伦抢老婆,如果此事属实,那么两个差了14年的名人,抢的应该是民谣王后琼·贝茨。

鲍勃迪伦为什么能获奖(时代变了谈谈莫回首)(3)

迪伦和乔布斯共同的情人贝茨

迪伦和贝茨相识于1961年,但到1965年11月,迪伦秘密迎娶的却是萨拉·劳登,3年后,双性恋身份的贝茨嫁给了社会活动家大卫·哈里斯,迪伦的第一段婚姻延续到1977年,8年后,他娶了自己的伴唱歌手卡洛琳·邓尼斯。

在传记《卷土重来的乔布斯》一书中,作者多伊奇曼透露了乔布斯可能与贝茨结过婚的内幕,而斯坦福大学存档的 500 箱苹果公司文件中,有一份乔布斯编写于80年代的私人电话薄则显示,他的联系名单除了琼·贝茨,还包括好莱坞名流黛安·基顿和女作家莉萨·比恩巴赫——乔布斯和迪伦的关系,充其量就是《围城》里说的,是一对“同情兄”(同有一个情人)而已。

此外,迪伦还一直是乔布斯的偶像,1984年1月24日苹果股东大会的开场白,乔布斯便是选用了迪伦的歌《答案在空中飘扬》,而中国人第一次听到此歌,是在80年代的英语教材有声读物里。

鲍勃迪伦为什么能获奖(时代变了谈谈莫回首)(4)

《莫回首》的开场

最低限度讲,《莫回首》一片忠实记录了1965年(即迪伦第一段婚姻前夕),一对旧情人之间生活与工作关系的某种真实状态,其中一段是旅馆包房里,迪伦在打字机前若有所思,打打停停,身后是贝茨边弹边唱,声音圆润有力,曲子也倍儿动听,只是稍暗的光线里,她的面容憔悴见老,房间角落是脚翘得高高的经纪人格罗斯曼在闭目养神。

鲍勃迪伦为什么能获奖(时代变了谈谈莫回首)(5)

迪伦和贝茨共同而短暂的时光

纪录片“真实电影”流派干将彭内贝克说,他拍本片前根本不识迪伦和摇滚,而总是坚信“真实本身自会呈现一切”的他之所以把这段实录收进影片,用意也许是:第一,让迪伦那些吐词不清曲调含混的唠叨,跟贝茨富有穿透力的谣唱形成对比;第二,迪伦和贝茨共同的经纪人种种在场的姿态,无疑在暗示,不管迪伦身上带着何种光环,被当成何种符号风行于世,他借以引发世人关注的“布道”,他的叛逆和抗议架势,归根到底,也不过是一桩包装得时的买卖的一部分罢了。

这段实录的结尾是贝茨的离去,她抱着迪伦的后脑勺吻别,但他仍旧写他的——类似的温馨时刻,后来再没有在影片里重现。

2 ▽

挤兑多诺文

据说,公众人物一般有很多张脸,且善于在不同场合祭出合适的一张,迪伦显然谙熟此道。

本片虽说记录了英国巡演实况,但如火如荼的台上时光,其实只是零星点缀。

在谢菲尔德、曼彻斯特、伯明翰以及伦敦皇家阿尔伯特厅的演出,迪伦均以当红的一曲《时代变了》开场,剧场唯一的光束打在他身上,他能够折射的唯有歌唱。

有一场演出开场是他的一段绕口令,台下气氛顿时热烈起来,他补充道,这是T.S.艾略特说的,于是全场大笑,迪伦又说,“你们会出现在我梦里,如果你们允许,我也会出现在你们梦里。这是我说的。”声浪于是更高了一层。

好在彭内贝克的镜头,更关注迪伦的台下行迹,这让影片显出了独辟蹊径的格调。迪伦臧否同行的片段前后安插了不少,明显包含着彭内贝克对迪伦私德的品评,这一手颇耐人寻味。

我们在迪伦和他的团队的一次闲谈里听到有人在议论多诺文——这个英国本土的民谣歌手小迪伦5岁,流浪中尝遍人间冷暖,便有了自己的一套表达风格。

迪伦来英国时,他才出道三个月,但人气不容小觑,而且据迪伦的一个伙伴说,“他吉他弹得比你棒。”终于,满脸不屑的迪伦在空中划动着他夹着香烟的长长手指问道:“多诺文是谁?”哥儿几个察觉气氛不对,于是搬出些多诺文如何幼稚、创作力如何单一、有时还怯场的说辞,最后拿出排行榜来强调他根本就是小菜一碟,迪伦的脸色才有些回暖,“所以我说,他成不了气候嘛!”

不料这以后,多诺文还被迪伦挤兑过好几次。第一次是对着记者说的,“我不是流行歌手,也不要什么奖,把奖颁给多诺文好了。”

另一次是哥儿几个在看报纸上对多诺文的评论,迪伦用手指重重点着图片,一脸的嘲讽,“他是我们下一个目标!”

再一个是伦敦演出上台之前,后台里迪伦还在跟哥儿们争论,“你说台下坐的都是多诺文的听众?”一伙人只得七嘴八舌地劝慰,“喜欢多诺文的也必定喜欢你。”迪伦这才老大不乐意地上的台去,唱罢一曲,他随手去换了一把布鲁斯口琴,这间隙他嘴里总不肯消停,听清了这回他说的是,“让多诺文呆在橱窗里吧!”

也不知是谁从中斡旋,一日,多诺文竟来到迪伦的旅馆包间,小男生有些怯生生,眼神却分外有神,他抱琴吟唱,迪伦这回姿态平易,认真聆听,等多诺文唱完,他也唱了首自己的新作。

彭内贝克用一个长镜头记录了这场会面,为的大约也是提供给观众一个机会,让人纯粹从音乐出发,去比较两者优劣。

在面对英国受众或同行时,鲍勃·迪伦身上不知为何,竟有一种先验的俯视姿态,莫非战后英美格局消长,已经无意识地渗透于彼此?

3 ▽

众星捧月,未能免俗

彭内贝克偶尔也把迪伦放在一边,比如他就带着摄影机紧随经纪人格罗斯曼来到伦敦皇家阿尔伯特厅的经理室,拍下了他跟对方商讨演出细则的场面,单机位的运镜虽不连贯,但基本抓住了他们讨价还价时候的神韵。

两个谈判高手云里雾里指东说西那一套都使得精熟,听上去谈的该是剧院里的演出,但嘴上扯的尽是BBC节目的话题。

谈着谈着,格罗斯曼要经理接通BBC节目组的电话,这正是他精明的一招,有迪伦这块底牌在手,他几乎有恃无恐,所以几回合下来,他就当着经理的面在电话里就把BBC的节目给一口回绝,态度还特别平和冷静。

“很遗憾,我们的心理价位是你们开价的两倍。”这就等于旁敲侧击,逼宫写字台那头的剧院经理。

歌手出马,自有粉丝护驾捧场,彭内贝克镜头里的粉丝,也各有层次:一种只在迪伦一行进出的道上恭候,好不容易等到偶像行色匆匆而来,就等着给迪伦叼的那根烟点个火;一种是跟在迪伦的车后,甚至大着胆子乘机挤上车来逐之不去,险酿祸端;还有一种是整宿等在饭店外朝楼上迪伦的窗户挥手示意的小女生,还没搞清看没看到偶像,便已激动得泣不成声。

“天啊,我美梦成真了!”后面一组镜头是这群女生跟迪伦面对面交流,其中一个问,“你有没有兄弟?”迪伦很认真地答,“我不知道。”这三种,属于满足于偶像皮毛触摸的低端粉丝。

某夜,迪伦接见了一支少年乐队,领头的小孩坦陈自己“唱了你的二、三十首歌,我们只是为了向你致敬。”对于此等精神上归附效忠的地方势力,迪伦豁达地未予追究版权;

最可笑的是一个冒充记者前来采访的大学生,这人对迪伦的作品所知不多,当然是话不投机,还特享受跟迪伦的争论,惹得迪伦来了火气,直嚷着让他滚蛋,这时门外有人递来名片,来头不小,哥儿几个于是对着迪伦起哄,“高级女警官看上你了!”

这个恐怕连粉丝都算不上的女警官带了自己的三个儿子前来,迪伦于是赔了笑容开门迎客——这一段的看点是他的表情切换,女警官对着偶像,礼貌地把准备得烂熟的一套颂词说完,才亮出她的本意,“鄙人在5个月后将出任本市市长,届时务请大驾光临寒舍,蓬荜生辉!”

迪伦自是满口应承,一向愤世嫉俗、不妥协不合作的迪伦,竟如此爽快地成了好好先生,不禁让人生出几分讶异。

如果说,迪伦对于粉丝的态度尚属因人而异,那么,他对媒体好像从来就没给过好脸色,不过那帮记者也真是无聊,比如这一位:“你手里为什么常带着个灯泡?”

还有一位:“你的歌具体想表达什么?你认为你的听众能听懂你的每一个字么?”还有一个更是犯贱,“你关注你的歌么?”难怪迪伦像是受了侮辱,“你会对着披头士问这问题么?”

不过,时刻关注着电台排行榜的迪伦,在轿车里总是喜欢研读报章对自己的评论,这一段相对中肯,“他的歌曲像布道,也许是他悲剧化的世界观让听众共鸣,所以那些留小胡子的男生和卷发的女生,会在浓妆艳抹的掩盖下追捧他的歌曲,他们沉浸在现场的气氛里,真正的动机则是对整个社会的抗议……”

回到彭内贝克。他镜头里的迪伦远非全貌,却足够真实,他不是粉丝,所以能冷静地借迪伦呈现时风,他后来对于流行歌坛人物的热衷,其出发点则在经由偶像及其光环,折射出值得反思的人类现状——时代的喧嚣,自会物色到代言者,这人的悲剧是,既然大众认可了,你就得一直当下去,你摆出姿态跟大众保持距离,但你仍然是大众趣味的承载物,你的高度、深度,终究属于大众。

这时候你自己真是什么已不再重要,大众永远在意的是你被当成什么。也许迪伦本来就是彭内贝克捕捉到的一个嗜烟的、背着吉他像挎着冲锋枪的苍白小孩,一个民主社会的寻常产物,他的吼叫见证的无非是言论自由社会的常态。

这点上说,五年前迪伦到访京沪受人膜拜,更大的意义不在迪伦的足迹扩张,而是侧面见出了国人对于尽情“表达”的向往,如此而已。

鲍勃迪伦为什么能获奖(时代变了谈谈莫回首)(6)

▲ 现今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半世纪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