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总有种“吃饭饭不香,喝水水不甜”的感觉。于是,又怀念起了那些碾磨出来的五谷杂粮……

杂粮是炒熟了磨还是生磨(碾磨出来的杂粮香)(1)

“捻转”是鲁中农家人端午节前后的最佳美食。从地里割几把八成熟的麦穗进锅煮熟,再放簸箕里搓去皮。然后,把熟麦粒用石磨推成“捻转”。在磨扇的碾压下,“捻转”或如粗面条状、或如细筷子状,长短不齐,粗细不均。它飘着淡淡的鲜麦清香,手抓即可食,美不可言。

杂粮是炒熟了磨还是生磨(碾磨出来的杂粮香)(2)

喝麦仁饭,一般是在小满节气前后七八天,这时的麦穗饱满却未完全成熟。为尝鲜,把新鲜的麦穗用柳条簸箕搓皮簸净,再用水浸泡半天的时间,拿到大碾上粗qia破皮,即成麦仁。夹杂着清香味的麦仁饭,让人味蕾大开。

杂粮是炒熟了磨还是生磨(碾磨出来的杂粮香)(3)

吃炒面也有讲究,拌着吃、喝着吃和干吃。拌着吃就是加些开水搅成面团一口一口吃,喝着吃就是用开水冲成粥,这两种吃法都还好吃。而干吃就要巧吃,不会吃就呛到气管里喷出炒面,引起不停的咳嗽。干吃就是干嚼,嚼在嘴里是越嚼越多,越嚼越有味,再泯一小口茶或开水下咽,那才是回味悠长的感觉。

吃炒面也是鲁中山区人的一大爱好。这里说的炒面不是食品店卖的点心渣子,而是直接把麦粒干炒熟,连麸带皮的全麦面。

炒面是个技术活儿。首先要选籽粒饱满、无杂质和霉变的优质小麦,用水冲洗干净后再晒干。然后把晒干的麦粒放进铁锅里用麦草火温炒,不断搅拌翻动,让其受热均匀,炒至微焦即熟。

最后再上石磨慢推细磨,用细箩筛滤后即是“炒面”,可直接食用。那炒熟了的麦香味,会让你满口生津,吃了还想吃。

炒面是干炒熟面,水分极少,可以长时间存放。存放得当,三年都不生虫子、不发霉。

杂粮是炒熟了磨还是生磨(碾磨出来的杂粮香)(4)

淀粉是将鲜地瓜切片,在太阳地里晒成地瓜干。然后,上大碾qia成粉面,再把粉面倒入滤布中,放在水中细滤。过滤出的粉面在沉淀数小时后捞出,晒干成粉末后再次筛箩,即成淀粉。

北方的淀粉多是地瓜粉或绿豆粉,也叫生粉。这淀粉是农村人的一宝,它可以用来做粉条、粉皮、凉粉,做菜时也可以用来勾芡或做调料,还能用于中式点心的制作。

小时候,走姥娘家,总缠着妗子们给我加红糖冲泡淀粉喝,这味道可以和现在市场上售卖的葛根粉、藕粉相媲美。

杂粮是炒熟了磨还是生磨(碾磨出来的杂粮香)(5)

秋季,新鲜的小米下来后,农家人把它冲洗淘涝凉干,然后上大碾qia,qia一遍,用箩筛一遍,再继续qia,连续好几遍过箩,直道把小米糁子全qia细了,就成了茶汤面。

“茶汤”吃起来很方便。用开水先在碗里调入红糖,再放入一调羹茶汤面,滚沸的开水冲泡,边倒水边用筷子调匀。

杂粮是炒熟了磨还是生磨(碾磨出来的杂粮香)(6)

冲好的“茶汤”呈乳脂状,凝稠褐色,绵软香甜。一碗茶汤,就着酥皮火烧,心里甜滋滋的。

唯有大碾qia细的茶汤面才能冲成“茶汤”。电磨磨的小米面比石碾qia的还要细,但冲出来后绝不是“茶汤”味。

杂粮是炒熟了磨还是生磨(碾磨出来的杂粮香)(7)

北方的农家过年多喜欢蒸糕坛,这糕坛就是大黄米加红枣蒸出的窝窝头。金黄色尖尖的坛面上点缀着鲜红色的小枣,红白相间,煞是好看,只看颜色就足以勾起人的食欲。

蒸糕坛要挑选粒大饱满的大黄米上碾qia,几遍qia几遍过筛,qia筛成米面。先用开水烫一半面再加温水揉成光滑的米面团,饧发一小时后揪剂搓捏成窝窝头。把小枣洗干净控去水分,取出枣核,点缀在糕坛表面。

把窝窝头上屉,盖上锅盖开始蒸,开锅二十分钟后即蒸熟。掀开锅,枣和米的香味儿扑面而来,香中有甜,甜中有香,入口软且糯,年味浓浓!

杂粮是炒熟了磨还是生磨(碾磨出来的杂粮香)(8)

困难时期,农家人常吃渣豆腐。这渣豆腐是把豆子放到大碾上qia成豆面,里面还掺杂着不太大的碎糁子(也有人把qia的豆面放水浸泡,再在石磨上推成“豆磨糊”)。然后把它放到烧开的锅里,再放进叶类菜煮熟,点上“酸浆”,即成渣豆腐。

搽渣豆腐用的野菜五花八门。有青青菜、苦菜、婆婆丁、妈妈头、车辙子,还有榆树叶、榆钱、槐花、萝卜缨子、白菜帮子等等。

苔苔乎乎的渣豆腐,营养丰富,好吃抗饿,让农家人狼吞虎咽。

现在饭店用碾碎豆腐做的“小豆腐”,品种很多,有野菜小豆腐、海鲜小豆腐、菇扎小豆腐,很好吃。只是缺少了过去搽的渣豆腐那纯鲜的农家味道。

杂粮是炒熟了磨还是生磨(碾磨出来的杂粮香)(9)

推煎饼要先把脱粒的棒槌、小米、蜀黍等在大碾上qia碾三四遍,过箩筛细;然后用大盆把粉碎好的粮食加水掺和,放些“对冲”或磨糊水”,让其自然发酵。浸泡十来个小时,再上磨推成糊,然后在型垛上烧火摊煎饼。

岁月悠悠,碾磨远去,五谷杂粮不再受宠。

但那泥土的芳香,天然的粮食味道留在了心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