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图文/刘向荣(南京市宁海中学分校教师)

有关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人定胜天,还是天人合一?让我们先来看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

自从有了太阳系和地球,人类就成为地球中最耀眼的物种。但人类是地球环境中的产物,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也是大自然的家园,相比起大自然来说,不是大自然离不开人类,而是人类离不开大自然。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物质资料来源于大自然,人类只有在不断适应环境和改造自然中,才能持续获得物质资料,才能求得持续生存和发展。

人与自然最好的关系是什么(在人与自然之关系上)(1)

老子

中国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意思是说,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

人与自然最好的关系是什么(在人与自然之关系上)(2)

孟子

中国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这意思是说,只要不违背农时,耽误老百姓耕种,粮食就吃不完;不用细密的网在池塘里捕捞,鱼鳖就吃不完;按照时令采伐林木,木材就用不完。

人与自然最好的关系是什么(在人与自然之关系上)(3)

荀子

中国战国时期另一位大思想家荀子也曾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这意思是说,草木开花生长之时,不能进山林砍伐,不能砍伐幼苗,不能断绝它们的生长。鼋、鼍、鱼、鳖、泥鳅、鳝鱼等怀孕产卵之时,不能将渔网或毒药投入水中,不能捕杀幼鱼、幼鳖,不能断绝它们的生长。

荀子又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这意思是说,万物各自得到了阴阳形成的和气而产生,各自得到了风雨的滋养而成长。

人与自然最好的关系是什么(在人与自然之关系上)(4)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古代先贤先哲的这些话语无一例外地都说明,人类是地球万物之一部分,万物生长都有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类应该与大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应合一。

既然天地一视同仁地对待大自然万物,“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那么人类也应该顺应自然,善待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并在此基础之上,改造自然并与万物和谐相处。

换句话说,人类应爱护地球,遵循自然规律。爱护大自然,保护动植物,实际上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身。反之,如果一味地强调人定胜天,强力改变自然规律,严重破坏自然界,迟早必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马克思主义重要创始人恩格斯曾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类与大自然是真正的命运共同体,此语可谓一语中的。

综上所述,有关人与自然的关系,究竟是人定胜天,还是天人合一?答案显而易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