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越

时代的天空风起云涌。

8月26日,省委、省政府正式发布《关于支持佛山新时代加快高质量发展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动佛山全面提升发展能级,增强珠三角地区核心引擎的战略支撑。

这是省委、省政府首次为佛山出台支持打造制造业创新高地的政策,赋予了佛山部分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含金量”极高。

《意见》明确提出四个战略定位,分别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示范、粤港澳大湾区西向门户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标杆、高品质现代化人文都市,并提出“十四五”末,佛山GDP力争达到1.5万亿元以上;到2035年力争达到2.5万亿元以上。

可以判断,《意见》的出台是佛山改革开放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佛山高质量发展走上了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

佛山市创新城市(南方观察广东新高地)(1)

佛山城市鸟瞰。 戴嘉信 拍摄

为何是佛山?

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九个字,字字千钧。

这是整个《意见》的“题眼”,四大战略定位和一系列政策礼包也与此紧密相关。这是省委、省政府交给佛山的使命,也体现了对佛山的肯定和期待。

广东,去年GDP达12.44万亿元,连续33年居全国首位。当前,广东正在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推动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在这样一个省份之中,对于任何一个地市来说,要肩负起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的使命,都是巨大的荣耀。现在,这个荣耀和使命,属于佛山。

为什么是佛山?今年5月,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在对过去五年发展成就做总结时,党代会报告中有这样一句话:“十三五”期间,继广州、深圳之后,佛山、东莞靠创新驱动、深耕制造业跻身万亿元级城市行列。

短短的一句话背后,是一段长长的跋涉。不仅是过去五年,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佛山就始终如一地走在制造业立市的大道上,穿越风雨,奋斗至今。

佛山市创新城市(南方观察广东新高地)(2)

佛山城市鸟瞰。 戴嘉信 拍摄

俯瞰中国城市,佛山最突出的成就是什么?2016年,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中,正文的第一句话这样说:“佛山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历史不断证明这个判断的正确性。

坚守制造的佛山,去年一年时间里,生产出超过4.8亿件服装、4800万件家具、6000万台微波炉、32亿只电子元件、2.3万套工业机器人,行销全世界。同年,佛山二产规模居广东地级市前列,GDP突破1.2万亿大关。从全国看,佛山制造业规模超过包括杭州、合肥在内的多数省会城市,工业总产值长期位居大中城市前十。

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佛山有底蕴、有规模,更有信念、有志气。佛山市委书记郑轲有一句话很好地表达了这个城市的思考:“佛山服务全省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最大优势是制造业,最大抓手也是制造业”。

在发展大局中找准位置,在践行使命中书写新篇,这就是一个城市的机遇。这样的佛山,一定能够建设好制造业创新高地。

为何是现在?

省委、省政府为何在现在这个节点,推出一份专门支持佛山发展的新政策?

原因首先要从佛山本身找。

城市经济规模越大,集聚资源的能力就越强,万亿就是一条重要的规模分界线。2019年,佛山跻身万亿级城市俱乐部,2021年我国内地超万亿城市共24个,这张“万亿榜单”广为人知。每一个万亿城市,都成了全国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的重要集聚地。

跻身万亿之后的佛山,既迎来了很多新的机遇,也遭遇了不小挑战,这与佛山的城市能级有关。

佛山市创新城市(南方观察广东新高地)(3)

佛山城市鸟瞰。 戴嘉信 拍摄

在佛山的前后左右,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是万亿城市中的主流。经济总量超过佛山的城市之中,属于普通地级市的寥寥无几;而在佛山后面,合肥、济南、西安等强大的省会城市已经跻身万亿,正在大踏步向前。

相比佛山,这些万亿城市在行政、金融、交通、科教等功能和要素上优势强大。反观佛山,相差很远。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佛山往往是要用短板,与其他万亿城市的长板相比拼。

制造业发展到今天,早就不是企业自身的奋斗,而是城市之间综合优势的较量。面临新的挑战,怎样才能让佛山制造保持竞争力?在这个时候,从省的层面,给予佛山新的定位、作出新的指引、提供关键领域的政策支撑,就是对万亿佛山最及时的支持。

佛山的发展要迈入新的阶段,整个珠三角也在迈入新的阶段。在这个时候赋能佛山,不仅是对佛山的护航,也从珠三角发展大局作出的决策。

今年,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就珠三角核心区提出了“提升一体化水平”的命题,要求把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作为突破口,着力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带动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协同发展、聚势腾飞。

与之契合的是,此次出台的《意见》也要求佛山,依托承东启西的区位特点,助推珠江口东西两岸协同发展,强化对粤西及西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广东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提供重要支撑。

佛山的发展到了这个阶段,区域发展到了这个阶段,就需要佛山尽快扛起更大的责任。

改变佛山什么?

《意见》不是一份应对短期挑战、解决短期问题的政策,而是指向2025年乃至2035年的大战略。整个文件内容很多,核心内容就在于,佛山将如何实现四个战略定位。

佛山,要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示范。

接下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将按照能放则放、应放尽放的原则,结合佛山改革发展需要,依法依规赋予其部分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同时,支持佛山充分行使地方立法权,为深化改革探索提供法治保障。支持佛山在产业集群培育、村级工业园改造、常住人口市民化等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佛山,要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西向门户城市。

交通是佛山建设门户城市的基础,目前仍有差距。接下来,广东省不仅将统筹资源支持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规划建设,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还将支持佛山西站打造成为大湾区西部铁路客运主枢纽,并支持佛山全面对接跨珠江口通道,加强与珠江口东岸城市的联系。在此基础上,佛山将成为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

佛山,要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标杆。

一流的创新,才能支撑一流的制造。广东省将支持佛山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支持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集聚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支持三龙湾科技城建设,打造珠江口西岸创新极核,加强与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对接合作。推动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提质升级。做好了这些事情,佛山制造业就真正有了长远发展的底气。

佛山,要成为高品质现代化人文都市。

与很多万亿城市相比,佛山城市品质存在明显差距。接下来,佛山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品质,彰显岭南文化魅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化都市。

这些目标和举措,都与佛山当前面临的挑战紧密相连。在《意见》的指引和支持下,把这些事办成,佛山产业、城市的发展上限将得到极大提升。

佛山准备好了吗?

如今的佛山,是一个能抓住机遇的城市。

去年以来,围绕经济发展、特别是制造业发展,佛山实施了一系列改革行动。今天看来,这些行动为落实《意见》的各项举措打下了良好基础。

去年,佛山市委首次提出,把营商环境改革作为佛山一号改革工程,并公布“益晒你”企业服务体系。截至今年6月底,佛山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21.76万户,同比增长18.64%,同比增长率在珠三角九市排第一。

长期以来,佛山制造业存在工业不连片、供地不保障、产业不高端、招商不给力的状况。去年,佛山重构优化产业空间发展格局,首次提出“中部强核、东西两带、南北两圈”的高效联动产业格局。

佛山市创新城市(南方观察广东新高地)(4)

佛山城市鸟瞰。 戴嘉信 拍摄

针对土地空间问题,佛山把顺德、南海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作为主阵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空间,加快重构优化提升城乡“三生”空间。

解决缺乏优质产业园区、且布局不均衡、不科学等问题,今年初以来佛山启动了佛北战新产业园、佛中人才创新灯塔产业园、临空产业园等三大新园区建设。

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佛山出台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若干措施,宣布投入100亿元支持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至今年上半年,佛山已有33%的规上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加大对外招商力度,佛山去年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政策统筹、资源统筹、产业统筹。今年上半年,佛山五个区全部挂牌成立了区招商局。上半年全市招商引资超1966亿元,日均引资超10亿元。

推动项目快速落地,今年6月,佛山宣布建立市领导联系市重大项目机制,并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完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指挥部运行机制,通过机制创新推动大项目建设。

强化国资国企引领,7月,佛山重组整合、挂牌运作8大市属企业集团,深入推进产权、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试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增能减常态化机制。

在省党代会后,佛山召开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谋划建设“十大创新引领型特色制造业园区”,以高水平园区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

这一系列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的改革创新和重要举措,正在从发展基础、发展形态上为佛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解决很多长期存在的问题。其中不少举措,也将在佛山实施《意见》的过程中深化推进。

东风浩荡,号角催人。

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作为万亿级城市和全国地级市中的“高手”,佛山即将在新起点上再出发。

期待佛山书写新的传奇。

佛山市创新城市(南方观察广东新高地)(5)

链接

南方日报头版|省委省政府出台新政:将佛山打造成为制造业创新高地

图解|@佛山人:政策大礼包来了!制造业创新高地这样建(附全文)

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佛山怎么干?

【作者】 赵越;戴嘉信

城市方法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