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与信息化究竟有何区别和联系?有人说数字化是信息化的另一种说法?有人说数字化是所谓的“新瓶装旧酒”?也有人说信息化是人为主系统为辅助,数字化人为辅系统为主,智能化是系统自己学习自动处理。

本文将深度解读两者之间的差异所在,也整理了大部分被认可的观点,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各位伙伴明确自身所处阶段,更好地推进数字化转型。

1、业务侧重点不同

信息化:侧重业务信息的搭建与管理

数字化:侧重产品领域的对象资源形成与调用

这点咱在之前的文章中分析过,大家还记得那张图吗?一句话总结就是信息化就像将纸质表格或者电子表格统一整理,方便以后查询,数字化是对查询表内容进行下一步操作。数字化并不能脱离信息化单独存在,数字化就是解决信息化建设中信息系统之间信息孤岛的问题,实现系统间数据的互联互通的。

这就好比Workfine中表单和视图,视图没有表单做数据源,无法调用数据做计算和数据处理。

数字化与信息化的一点辨析(如何区分数字化与信息化)(1)

2、思维模式不同

信息化:是支撑,是工具

数字化:是思维模式,是业务本身

这里问一下大家,你们处理业务就比如小到请假上,还是线上申请然后拿着纸质单去找上级签字吗?如果是那只能说你们还是信息化阶段,即使正在进行或者已经进行了数字化转型,那也是好像转了但不明显。

3、数据分析方式不同

信息化:数据统计型

数字化:算法型

咱们还拿Workfine来举例,信息化的时候大家用Workfine可能最多的功能应用点是建立表单和视图,为了更好统计业务数据以及给上级领导呈现可视化效果;数字化时代,更多功能点的应用就是通过组合视图进行决策分析。

数字化与信息化的一点辨析(如何区分数字化与信息化)(2)

信息化提高并辅助了人的记忆和统计能力,而数字化直接增强了人的分析和决策能力。

4、企业组织结构不同

信息化:维持型发展

数字化:变革型发展

之前小W也分享过一篇数字化转型,组织不协同转了也白转的内容。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企业的组织模式是不需要变化的,最多是增加了IT部门以及一些工作岗位,企业的整个架构和决策执行流程不变。

中高层管理人员只是从看纸质数据变为从移动端看电子数据,但是决策在下达前还是要经过头脑判断的,这整个流程实际上是没有变化的。

但是到了数字化,这种企业的组织结构就被打破了。因为大量的数据采集、运算、反馈过程是自动、扁平发生的,直接指令到事,指挥到人,绕开了传统的授权模式。

所以看你的企业有没有进行到数字化就看组织结构有没有发生变化,是只多了个系统将一些业务流程照搬上去了,还是一些业务流程节点或者对接组织部门也发生了变化。

5、企业转型路径不同

企业做信息化建设相对简单。由IT部门立项和询价,由于OA或ERP的基本需求是格式化的,所以选型工作并不复杂,都在通用的产品基础上加上适当的定制化。

很多分不清信息化跟数字化的企业,在初期找到Workfine的时候也会上来就问你们有没有OA或者ERP的系统,有没有成品的软件试用?

但企业做数字化却没有这么简单,Workfine业务数字化管理平台是需要用户从调研企业的数字化战略开始,充分了解自身业务需求,找到适应数字化生存的新商业模式,适应数字化员工的新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再构建出适合自己企业的技术平台、数据平台。

数字化与信息化的一点辨析(如何区分数字化与信息化)(3)

经过这样的过程和设计的需求,Workfine并不能直接提供产品,只能是双方或多方共同研讨后,一起开发出解决方案,并制定项目化计划,协同实施。

由此也可以看出信息化跟数字化的转型路径区别在于,信息化大多使用通用型产品,部分需求通过定制或者二次开发来满足;数字化需要有私有化部署,双方协同实施搭建个性化产品。这也就要求了数字化厂商能够提供简单易操作易维护的数字化产品,能缩短开发周期灵活调整应用,让复杂的关系型业务处理起来更简单。而这一切Workfine业务数字化管理平台都能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