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应该给孩子怎么安排(老师给家长的7条建议)(1)

文:超妈

有句话说得好: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每一个虚度的假期,都会变成通向平庸人生的滑梯。

暑假是用来放松的,但也不能完全放纵着过,利用好每一个假期,孩子会成长得更快一些,更稳一些。

以下是老师的7条建议,希望对家长都有所启发,帮助孩子过一个充实的假期。

1、写字不好的孩子要多练字

写一手好字,对孩子来说有多重要?

俗话说:字是人的第二张脸。能写一手好字的孩子,就能赢得老师和同学的青睐,自小树立起自信心。

而且,写字好在电子阅卷时发挥很大作用,帮助孩子取得更高的分数。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已经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可见,写字好是对孩子的要求,练字是孩子必须坚持的事情。

暑假最适合练字,一来孩子空余时间较多,二来可以让孩子修炼心性,培养气质。

字无百日功,想要练出一手好字,就必须从小开始练习。

2、成绩差的孩子要多学习

每年暑假,都意味着将有一批学生荒废日子,这些学生一般基础较差,成绩一般。

成绩差的学生在自我放纵,成绩优秀的学生却自觉学习。

你的孩子还在睡懒觉,别人家的孩子早已起床背书,你的孩子抱着手机不放,别人家的孩子捧着书不放。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现在不学习,开学很吃力,现在不努力,将来很吃亏。

每个暑假都应该让孩子系统地复习学过的知识,提前预习新课知识,利用好假期巩固薄弱环节,强化优势学科。

越努力,越幸运。每一个假期都不应该荒度,好好学习,让孩子赢得人生的筹码。

3、不自觉的孩子要培养习惯

叶圣陶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培根说过,习惯可以主宰人生。

孩子贪玩是天性,但好孩子是管出来的,熊孩子是惯出来的。

就像高考状元杨晨煜的妈妈所说,她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打好所有习惯,等他长大了,自然就能够自觉学习。

刚开始是很痛苦的,父母要把所有时间和心思放在孩子身上,一点点改变他的坏习惯,养成好习惯。

但培养习惯不能等孩子长大了才去做,必须趁着孩子还小,还不懂事,就督促他学会自觉、自律、自理。

利用好每一个假期,养成孩子学习与生活上的好习惯,将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暑假应该给孩子怎么安排(老师给家长的7条建议)(2)

4、有网瘾的孩子要少玩手机

孩子对手机、电脑、游戏等娱乐的沉迷,大多是因为缺少父母的关心与陪伴。

父母不能说一套做一套,不能一边斥责孩子沉迷手机,一边自己抓着手机不放。

平时要收好手机,给孩子书籍,陪孩子读书,让阅读成为整个家庭的习惯,取代孩子对手机的上瘾。

管住手机,管住电脑,父母在监督孩子时一定要下得了狠心,别让孩子的一辈子被毁了。

比起玩手机,父母的陪伴与引导才是孩子最需要的教育。

5、爱出去玩的孩子要注意安全

暑假,应该让孩子多出去走走,锻炼身体,拓展见识,不要一直宅在家里。

但出去玩要记得安全,无论何时都谨记安全为先,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不能前往水库、河流等危险水域,更不能下水玩水,学习防溺水安全知识。

尽量远离陌生人,不理会陌生人的搭讪,外出要注意人身安全。

每次外出前要告知父母,并且最好有同伴同行,随时和家里人保持联系。

安全无小事,我们要给孩子做好安全教育,杜绝各种意外的发生。

6、娇生惯养的孩子要学做家务

每一个被宠溺的孩子,将来不是成为“巨婴”,就是危及社会安全的“坏人”。

因为,他们为人自私,自小缺乏底线教育,不懂得遵守原则、道德和法律。

有远见的父母,都舍得“用”孩子,让孩子在家务劳动中养成责任感,培养无私和奉献的优良品质。

不要再说什么“做家务是大人的事,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的话了,多做家务对孩子有数不清的好处,理应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习惯。

暑假应该给孩子怎么安排(老师给家长的7条建议)(3)

7、所有孩子都要多阅读

每年的高考都证明了一个真相:语文成为拉分王,多阅读者得天下。

大多数状元语文成绩都不差,而且很爱阅读,会利用每个假期大量阅读。

读的书越多,孩子的知识储备越丰富,思维深度越深刻,无论是学习表现还是生活表现都明显优于同龄人。

哈佛前校长洛厄尔说过:“让学生养成大量阅读的习惯,这也是我们的教育取得实效的原因。”

所有孩子都必须坚持阅读,多读书,读好书,好好读书。

希望在父母的帮助下,孩子能度过一个健康有益的假期,在得到休整之余,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