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离职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就像吃饭喝水一样平常。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也有很多营盘是纸糊或泥塑的),反正是你方唱罢我登台,好不热闹。

员工为什么离职?感兴趣的可以看看我之前的小文:你为什么要离职(辞职)。

对于员工离职,要一分为二的看。用人单位没有离职没有流动,就没有新鲜血液,就可能成了一潭死水,所以适当的离职和流动能够起到激活的作用。当然,员工离职和流动如果太多太频繁,容易造成人心浮动军心不稳,不利于打造一支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

怎样提高员工离职率(聊聊如何正确计算员工离职率)(1)

来自网络

言归正传,今天的话题是如何正确计算员工离职率,也就是说,不少用人单位离职率的计算是有问题的。

很多用人单位都会做离职分析,图表精美,洋洋洒洒(吐槽一下,不少离职分析是形式大于内容,冷饭来回炒,没啥新意,有的意见和建议一大堆,却很少有落地可执行的)。但是,如果你仔细看一下就会发现,不同的用人单位,离职率计算的口径却是五花八门。

这里,我推荐两种比较常用的离职率计算方法:

方法一:离职率=期间内离职人数/[(期初人数 期末人数)/2]*100%

方法二:离职率=期间离职总人数/(期初人数 期间新进总人数)*100%,或者离职率=期间离职总人数/(期末人数 期间离职总人数)*100%

方法一适用于人员相对稳定的用人单位,计算月度、季度或半年度离职率。

方法二适用于人员变化较频繁的用人单位,计算月度离职率,且这个方法动态体现了离职人员的变动情况,比较直观。

这里强调几点:首先,离职率这个数据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最多统计到半年,统计全年的离职率其实更具有象征意义,因为数据太滞后了;其次,离职率这个数据要跟同行比,而不是关起门来自嗨;最后,产生离职率的问题很多不在离职本身,而是在离职之外。

当然,对于有些用人单位而言,分门别类的计算诸如老员工、核心骨干员工等人员的离职率,或者员工的主动离职率,或者按照员工服务期限计算离职率等更有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