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01还是02年,一部《还珠格格》横空出世大杀四方,捧红了军旗装和偷漏税等一众明星。“格格”这个词也红透了半边天。很多人都以为格格专指公主,其实不然,“格格”是满语的音译,就是对于家里面未出阁的小女孩的一种称呼,没有阶级,谁都能用。比如小男孩“哈哈珠子”,妈妈“讷讷”等,都是满语音译来的。当然,清朝皇家也这样叫,不过在正式场合,公主有着等级区分的称谓。皇后诞下的公主,也称中宫所出,称为固伦公主,等级相当于亲王,属于最高级别的爵位;而其他嫔妃诞下的公主或是皇宫里抚养的女孩皆称为和硕公主,等级次一等,郡王爵位。注意,固伦和硕是等级,在等级后面加上名号某某才是全称。不过呢,有时候皇帝特别喜欢某位女儿,也会破格给她授予固伦,比如乾隆皇帝的十女儿就是偏妃所生,因为乾隆特别喜欢他,赐婚给大贪官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时,就把和硕提升为固伦了,称为固伦和孝公主。

清朝的公主们童年时期相对于整日苦读的皇子来说还是比较幸福的,因为没有夺权篡政的风险,所以跟妈妈接触的时间多,学习文化也就是由宫中女官教授,点到即止。平时过得还是比较滋润。但是,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女人多属于工具,哪怕她是个公主,皇帝嫁女儿择婿都是出于政治的考量(清朝皇帝娶妻又何尝不是政治联姻呢?都一样苦逼)。

公主到了十四五岁的年纪就会被皇帝指婚,好一点的嫁给在京官员的儿子,命不好的远嫁内蒙甚至西藏的王爷家,基本一辈子都回不来了,至于驸马的年纪长相性格喜好,那就是开盲盒喽。

公主出嫁不像现在要求男方有车有房的,公主是自带住房和陪嫁结婚的。按照固伦和硕的等级在京中择地修建公主府邸,从此这就是公主毕生的所在了。出嫁后,公主带着最贴心的一两个丫鬟入住公主府,由皇宫任命年长女官和规制内数量的仆人太监在府内伺候生活起居,工资由皇宫内务府发放。因为公主是有爵位的,所以每年有固定的收入,亲王俸禄年白银2万两,郡王1万两,另有一些土地和产业营收,生活还是无忧的。悲催的是驸马爷不能住在公主府里公主是皇帝女儿,哪怕驸马地位再高也是在公主之下,没资格生活在府邸,要在公主府邸门外修一处门房,驸马住门房,悲催吧,还有更悲催的呢。两口子不能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甚至想见面都困难,公主想见驸马叫召见,由府邸执事女官(也称嬷嬷)去传,这个嬷嬷可不是公主的贴心人,她是内务府指派的,所以经常会借此刁难公主和驸马来敲诈些钱财。也就是说公主想见驸马得花钱买钟儿,这种事我以为只会发生在洗浴中心呢。驸马想见公主那就更难了,那是要请见的,先提出申请,逐级上报,但凡钱没给够或者某太监嬷嬷心情不好,今儿就见不着了。在这心里环境里体验夫妻生活,就问你愿意吗?快乐吗?所以,清朝公主们基本寿命不长,多是郁郁寡欢。驸马爷稍微好点,没人监管的情况下时不时还能出去偷个腥儿,打报告给内务府并且公主批准后还能在门房养个妾啥的。不过别以为娶个公主你就可以无法无天了,家族犯事儿皇帝照样办你,丝毫不会顾及公主的体面和心思。清朝驸马因罪判死或者流放多的数不胜数,在历朝历代最高。当然,公主不同罪,她会在公主府邸孤老一生。

最后说个特例,还是乾隆的十公主,她嫁给和珅独子丰绅殷德后虽然一样有众多的不方便,可两人感情依旧很好,以至于嘉庆帝上台清算和珅抄家赐自尽后,丰绅殷德也连坐被判流放内蒙,十公主坚定的选择放弃公主府,跟随夫君一起流放,一度成为佳话。

清朝悲催人物就算是讲完了。刚才提到丰绅殷德后就想起了和珅,下回说说大贪官和珅吧,我个人觉得应该客观的去看待和珅,他除了贪婪之外还是有很多优点的,

清朝最后一位公主嫁给谁了 趣谈清朝最悲催的角色之三(1)

清朝最后一位公主嫁给谁了 趣谈清朝最悲催的角色之三(2)

值得写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