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National flag)是国家的一种标志性旗帜,是国家的象征,它通过一定的样式、色彩和图案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国旗是一个国家的主权意识不断增强后必然的产物,最初的国旗产生于近代欧洲。中世纪的欧洲各国统治阶层将“纹章”作为家族的象征,后来纹章的缎带颜色与徽章图案就发展成为国旗。世界上最古老的国旗是丹麦国旗。

关于国旗的冷知识(国旗冷知识你知道多少)(1)

但是,关于国旗的冷知识,大家了解多少呢?

以我国的国旗来说,国旗上面的五颗五角星分别代表什么呢?五角星为何使用黄色呢?周围的谷穗和齿轮是代表什么意思呢?国旗的标准尺度是多少?

关于国旗的冷知识(国旗冷知识你知道多少)(2)

其实,黄色是为了更显出光明,四颗小五角星正对着大五角星的中心,代表着团结的意思。而五角星和谷穗、齿轮则是代表着“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升旗仪式相信是大家都经历过的,可是大家知道国旗在旗杆上升到多少才可以吗?

曾经有一个说法:天安门广场的国旗只升到28.3米,其有着深刻的含义:28.3这个数字代表着新中国曾经走过的日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间是1921年7月,新中国成立的时间是1949年10月,两个时间正好相差28年零3个月。这段时间里,我国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为了纪念这些历史时刻,规定国旗只升到28.3米。

关于国旗的冷知识(国旗冷知识你知道多少)(3)

可事实真是如此吗?天安门广场的旗杆究竟有多高呢?为了让所有国人知道,天安门国旗班第八任班长赵新风专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网上发文,给出了明确的答复。他表示,“从1949年10月1日到1991年4月15日,天安门广场的旗杆高度为22米,从1991年4月16日开始,正式启用了30米高的旗杆升国旗。”

此外,《国旗法》规定,在举行升旗仪式的时候,我国国旗法第十八条规定:“在直立的旗杆上升降国旗,应当徐徐升降。升起时,必须将国旗升至杆顶;降下时,不得使国旗落地;下半旗时,应当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降至旗顶与杆顶之间的距离为旗杆全长的三分之一处;降下时,应当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再降下。”

而国旗本身的制法是什么呢?它只有一种规格吗?《国旗法》中指出:

(一)国旗形状

国旗制法说明中指出我国国旗旗面为红色,长方形,其长与高为3:2,旗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一星较大,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十分之三,居左;四星较小,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十分之一,环拱于大星之右。旗杆套为白色。

(二)国旗的通用尺度:

长288 cm,高192cm;长240cm,高160cm;长192cm,高128cm;长144cm,高96cm;长96cm,高64cm。

而网友所说的中国这28年的艰苦岁月,国人会记在心里,历史也不会忘记。但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历史,更应该准确的知道一些关于国家象征物的特征。而不是人云亦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