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心得

学习了《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之后,我才深刻领悟到自己离一个专业型教师的标准还有很大距离。下面浅谈学习《幼儿专业教师标准》以后的几点体会:


幼儿园园长个人工作总结(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解读)(1)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师德为先的理念是:对教师职业的特别要求,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具有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二是尊重和热爱幼儿,三是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能力为重的理念强调幼儿园教师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专业”的能力确保保教工作的科学性,并在实践中通过研究和学习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教师必备基本修养。常有家长向我们反映说,老师的话就是“圣旨”,老师说一句抵我们说十句。这句话是对我们的褒奖,也是对我们的鞭策。幼儿的可塑性、模仿性强,老师是他们学习模仿的对象。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身上都有老师的影子。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为孩子做好表率。


尊重孩子,因材施教。康欣欣是班上一个比较活跃的幼儿,平时,总有小朋友告她的状。“老师,康欣欣打我了;她抢我的玩具;”„„为此,我们不知教育了她多少次。有一天,她和小朋友一起玩手工制作,开始时,她自己玩得很开心,过了一会儿,她忽然把旁边孩子的橡皮泥抢了过去。我刚想大声斥责她,可转念一想,看看她要干什么。


于是,我没有大声指责她,而是走到她身旁,很随意地问:“你在干什么呢?” 她说:“他不会做,我想帮帮他。”那个小朋友立刻说:“ 我不需要她帮。”听了这话,我才恍然大悟。我鼓励了她和伙伴说清楚自己的意图,并帮助她找到了一个正确交友的方法。

事后,我暗自庆幸,当时如果按以前主观的判断去批评她,没有尊重幼儿的观念,那必然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因此,作为幼儿教师,要学会尊重幼儿。也就是要努力做到不武断地批评或否定幼儿的想法和做法,不简单、粗暴的指责幼儿,而是了解实情的来龙去脉,再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进步,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好老师。必须学会与家长交流,摆正自己的位置。

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同时他们又是一个未成年的人,因此与家长沟通是我们教师的职责。真诚对待每一位家长,如实的和他们交流对孩子教育方面的看法,对家长提出的要求尽量去满足,对家长提出的教育孩子的疑问帮着查资料回答。当问题出现第一时间与家长联络很重要,让家长知道老师对他们反映的问题很重视,对幼儿的发展也很在意。

家长是我们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儿园的每项工作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比如说材料的收集、环境的创设等等,我们必须学会相处,放下身段,与家长做朋友,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的工作中来,和我们一起,为幼儿创建游戏的空间,改变家长的育儿观念,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时间,让孩子做回孩子,度过一个愉快的童年。

读着《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作为一名二十多年的老幼儿教师,清醒地认识到,在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方面,是学无止

境的。专业成长的空间是无限的,成熟是相对的,成长则是绝对的。刻苦钻研,是作为一个教师的责任感体现,自己在教学中技巧、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到自己在孩子中的威信、影响家长们对我的信任。这需要我常静坐独思已过,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剖析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断完善,尽快成长。



如果你对园长职业知识感兴趣,可以关注公众号小马职考,共同学习交流!

分享转载只为网友交流学习知识,如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予以修改或删除


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