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至汶川大巴(长治到汶川大爱跨越千里)(1)

成都至汶川大巴(长治到汶川大爱跨越千里)(2)

再望汶川 再迈新程

——5·12汶川大地震10周年特别报道

灾后恢复重建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有力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在推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继续发力,把人民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

10年前,发生在四川省的那场特大地震,让巴蜀大地山摇地动、满目疮痍。灾难见证人性,患难最见真情。上党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及时伸出了援手,守望相助。10年间,汶川地震灾区已经从当年的残垣断壁,发展到如今的繁荣兴盛。如今,看到经历了灾难的人们,在感恩中不断前行,上党老区人民的脸上也挂满了欣喜的笑容——

成都至汶川大巴(长治到汶川大爱跨越千里)(3)

七一映秀中学(原漩口中学)新貌。记者 李阳鸿 摄

成都至汶川大巴(长治到汶川大爱跨越千里)(4)

10 年前,映秀漩口中学在地震中遭受重创。记者 李阳鸿 摄

爱心如潮 上党人民情牵巴蜀大地

10年前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8.0级特大地震撼动四川汶川,刹那间山崩地裂、满目疮痍。虽然长治离这次地震的震中很远,但也有轻微震感。这场特大地震,撼动了大半个中国,也牵动了整个神州大地的神经。

灾难发生后,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积极行动起来,爱心从四面八方向四川涌动,力量从大江南北向灾区汇集。灾情也时刻牵动着上党老区人民的心,地震发生后短短几个小时内,我市社会各界已经迅速行动起来,纷纷自发地捐款捐物,一股股暖流从上党老区涌向巴蜀大地。

市里成立了支援四川地震灾区工作协调指挥部,确保捐赠救助等各项工作有力、有序、高效进行。全市的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纷纷行动起来,他们通过向党组织交纳“特殊党费”的形式支援地震灾区,凝聚每份爱,点燃颗颗心。地震发生的第二天晚上,我市援助的1.5吨药品装上飞机,满载着上党老区人民的深情厚意的食品、棉被、帐篷等救援物资被紧急运往灾区。

长治市红十字会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开设了专门账号接受市民捐款。社区居民来了、还在上学的孩子拿着零花钱来了、年逾古稀的干部不顾年老体弱带着退休工资来了,企业家也纷纷带头捐款捐物、号召员工伸出援手……当时,一家火锅店有近一半的员工是四川人,当他们看到长治市民的捐助热情后,纷纷流下了眼泪:“上党老区的人民真是热心肠,让我们既激动又感到非常温暖。”

上党老区人民关注震区传来的每一条信息,关切震区人民的生命安危。地震发生后,很多群众被砸伤,当地血液告急,长治市中心血站门前排起来了长长的队伍,大家踊跃为灾区人民献血;灾区救治伤员急需大量抗感染的药品,长治振东集团旗下的一家药业公司正好生产这种药,董事长李安平得知情况后,立即安排药厂加班加点生产灾区急需的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也坦钠等抗生素类药品,短短一天时间,就组织了850余件、价值1000余万元的抗生素类药品,并通过飞机及时运送到成都,立即用于一线治疗。

四川籍旅客得知家乡发生强震急于返乡,我市客运部门开设了绿色通道,及时调配车辆分流运送,满足他们返乡看望亲人的需求。

这就是充满爱心的上党人民!一笔笔捐款、一份份爱心、一件件物资汇聚成浓浓深情,长治人民的爱心跨越长江黄河,涌向岷江两岸。

紧急驰援 老区和灾区血脉紧相连

这是一场8.0级的特大地震,破坏力极大,灾区不仅物资、药品等紧缺,医疗救治等工作也需要援手。我市在组织开展捐款捐物的同时,还针对性地组织了矿山救护、医疗卫生、疾病防控等多支队伍奔赴灾区,支援救灾。当救援的集结号吹响时,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退缩,带着300多万长治人民的嘱托冲锋在前。

我市抽调26名矿山救护人员紧急赶到四川,第二天就迅速展开了工作。与此同时,市卫生系统组建了医疗救助、卫生防疫、卫生监督3个专业队伍9支应急小分队,各医院和卫生医疗单位对应急装备和常用应急药品进行了储备,随时支援灾区。首批由24名急救队员组成的赴川抗震救灾医疗队携带价值30万元的药品、器材飞往成都开展救援;18名队员组成的疾病防控应急小分队携带价值16万元的应急药品和物资也赶赴灾区一线。他们没有豪言壮语,用实际行动表达着长治人民的爱心。他们不畏条件简陋,克服种种艰难险阻,用专业技能帮助着灾区群众。

生命大于一切!道路被泥石流阻断,矿山救护队员们徒步前行,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救援工作中,清理被毁的煤矿巷道、在废墟里搜寻被埋群众;医疗小分队在余震不断的平武县重灾区争分夺秒救治被砸伤的群众,和救援部队官兵一起搜救幸存者、挽救更多的生命;卫生防疫小分队积极对灾民安置点、简易厕所、饮用水源等进行反复消毒处理,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出现疫情的地点,保证了灾区安置点的环境清洁卫生,切断了传染病传播的途径。

有一种荣耀,叫作“火线入党”。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有危险的地方,就有共产党员,他们发挥共产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怕艰难险阻,冲锋在第一线,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坚强的战斗力!鲜红的党旗给了灾区人民极大的信心和无穷的力量,英勇无畏的共产党员不仅给灾区人民提供了精神支撑,而且影响了一大批普通群众,奋战在救灾一线的很多工人、医生、战士纷纷申请入党。市人民医院参加医疗救援的外科医生张铭录在抗震救灾一线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并得到了组织批准,成为山西医疗队第一个“火线入党”的人员。

从山崩地裂的那一刻起,成千上万的志愿者自发奔赴灾区参加生命大营救。地震发生第三天,一支由10多辆出租车和私家车组成的“长治抗震救灾志愿车队”宣告成立并立即奔赴四川绵阳,给灾区人民送去食品等物资、提供志愿帮助……

大灾面前有大爱,老区和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他们用实际行动,将太行精神和长治人民的深情厚谊传到了灾区群众身边,真实演绎着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高贵品格!

成都至汶川大巴(长治到汶川大爱跨越千里)(5)

映秀漩口中学生乘专列来到我市过渡复学。记者 李阳鸿 摄

成都至汶川大巴(长治到汶川大爱跨越千里)(6)

成都至汶川大巴(长治到汶川大爱跨越千里)(7)

我市援建队员在帮助灾区群众搭建过渡性简易住房。记者 李阳鸿 摄

守望相助 众志成城浇灌希望之花

“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房屋倒塌和损坏,面对如此严重灾情和灾后重建任务,我市了解到地震灾区急需过渡安置房后,民政、城建、经委等部门积极安排部署、制订方案,生产运送灾区所需帐篷;工厂克服原材料供应紧张等困难,工人加班加点,为灾区提供过渡安置房及相关配套设施4500套,并及时送往灾区。

与此同时,山西省第二建筑设计院、长治市建筑总公司也派出了城市规划等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突击队员赶赴汶川地震灾区帮助规划设计、搭建过渡性简易住房,帮助受灾群众早日住进温暖的家。山西中德塑钢型材有限公司董事长程田青得知灾区急需建设过渡安置房用塑钢型材产品,组织员工加班加点生产,毫不犹豫地再次向灾区捐助了110吨、价值110万元的塑钢型材产品,为灾区人民献出了一份爱。

大灾无情,人间有爱。地震发生后,当地人员伤亡惨重,校园成为一片废墟,许多孩子成了孤儿。山西潞宝集团董事局主席韩长安在捐款500多万元的同时,得知灾区学生需要异地安置过渡复学时,主动跟四川省民政、教育等部门联系,希望接收灾区学生和孤儿来长治过渡复学,并承诺负担他们在长治学习、生活期间的费用,当地政府被这种深情所打动。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在地震中遭到毁灭性破坏,教堂楼、实验楼、宿舍楼全部坍塌。2008年7月4日和14日,汶川县漩口中学1000余名师生分两批先后来到长治,长治北郊的校园里响起了琅琅书声。这所中学采取全建制跨省搬迁的方式,来到山西异地办学,这是震后四川灾区转移学生人数最多的一次。在长治,他们受到了亲人般的对待,老区人民把他们当作了自己的孩子。

在灾难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城堡,而无数个城堡汇聚在一起,足以形成任何灾难都无法战胜的力量,这就是我们“坚韧不屈、守望相助”的民族精神!

成都至汶川大巴(长治到汶川大爱跨越千里)(8)

孩子们在长安慈善学校教室里上课。记者 李阳鸿 摄

生机勃发 昔日灾区焕发勃勃生机

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灾区的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对灾区群众的生活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十年间,汶川地震灾区经历了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到发展振兴的不凡历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汶川地震灾区的城乡面貌、民生事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焕发出勃勃生机。今年2月12日,在汶川县映秀镇考察时说:“我很牵挂这个地方,十年了,这里的变化我很欣慰。”

如今,那里的天更蓝、水更清,一排排整洁的居民房屋、学校、医院等建筑矗立在秀美的山川之间。汶川县萝卜寨、理县桃坪羌寨、茂县黑虎羌寨等一大批羌寨修葺一新;茂县古羌城、北川巴拿恰羌族风情一条街等具有浓郁羌族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建筑拔地而起;一批具有羌文化特色的魅力乡镇、旅游精品村寨成为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

中华民族是一个坚强不屈的民族,是一个团结友爱的民族,是一个奋发向上的民族。在同胞遇到危难的时刻,上党老区人民及时伸出援手、倾力相助;昔日灾区已经旧貌换新颜,到处生机勃勃,长治百姓欣喜雀跃、鼓劲加油!

十载巨变,爱心绽放。看到经历了巨大灾难的人们,从悲壮走向豪迈,并在感恩中不断奋进,我们由衷地感到高兴和自豪,为他们的坚强不屈、为我们的守望相助!为我们的心手相连、为我们的情深意重!灾难已是过去,如今幸福安康,我们已经迎来了美好生活的新时代!

成都至汶川大巴(长治到汶川大爱跨越千里)(9)

长治,让我毕生难忘

时光在悄无声息地流转着,一些时刻和画面却让人无法忘怀。2008 年5 月12 日14 时28分,一场猝不及防的8.0 级特大地震,带走了无数人的生命和梦想,一时山河破碎、满目疮痍,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痛与遗憾。“汶川不哭!”“中国加油!”回望十年,当年响彻神州大地的呐喊,仍然历历在目,声声震耳。

弹指一挥间,十年过去了,变化的是时间,不变的是信心和勇气。十年,对一个人,是一段漫长的岁月,对一个国家,则是非同凡响的印记——灾难带来的不仅仅是毁灭,还有重生和希望。许多人逝去了,也有更多的人们从废墟上站起来,选择了崛起,开始了新生活。在“5 ·12 ”汶川特大地震10 周年纪念日前夕,本报记者走近当年来我市过渡复学的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的几位学生,通过文字、图片等方式,讲述他们今天的新生活。

成都至汶川大巴(长治到汶川大爱跨越千里)(10)

记者 李阳鸿 摄。

寻访照片中的女孩——刘静

成都至汶川大巴(长治到汶川大爱跨越千里)(11)

人物名片

刘静

幼儿教师

2009年7月7日长治日报《新闻摄影周刊》头版刊登了一篇名为《难说再见》的图片新闻,图片中一位文静清秀的女孩,手里捧着课本,依依不舍地走出了教室。这位女孩名叫刘静,当时也是在长安慈善学校复学的学生。这张照片拍摄于她离开长安慈善学校返回汶川的当天。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的刘静还好吗?

带着对刘静的那份牵挂,记者几经辗转多方打听,终于通过刘静的同学知道了刘静的手机号码。为了不影响刘静的工作,记者在5月8日晚上7时拨通了她的电话,电话中刘静告诉记者,她回到汶川后,通过刻苦努力考取了大学,并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学前教育专业,现在居住在汶川县映秀镇,从事的是幼儿教师的工作,她非常喜欢这份工作。今年26岁的她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并且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回忆起在长安慈善学校读书的那段时光,刘静告诉记者:“那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记得2008年奥运会开幕的当天,韩长安伯伯带着我们大家一起和长治市参加奥运火炬传递的20名奥运火炬手举行了一场火炬接力。当时大家都很激动,并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重建家园,回报社会……”

对于现在的生活,刘静感觉很幸福,她说,当年的大地震虽然对她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也正是因为这场大地震,让她有机会来到了长治,结识了那么多热情善良的长治人,感受到了许许多多的关爱,也正是那段特殊的经历让劫后重生的自己变得更加坚强乐观。现在对于前进路上遇到的困难,她认为:“世上本就没有什么困难,只有当你向困难屈服时,困难才会真正地出现,每个人的生活都会有挫折,不要轻易放弃,生活永远青睐充满热情和坚韧生命力的人。

王智富:一碗泡面,温暖人心

成都至汶川大巴(长治到汶川大爱跨越千里)(12)

人物名片

王智富

在职人员

王智富的家住在汶川,他曾是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一名高二学生。据他回忆,2008年地震发生时,他正在四楼的教室上课,地震发生后,他随着同学们一起逃生,幸运的是他只在逃生的过程中受了点擦伤,而且家中除了房屋倒塌外,父母和姐姐均安然无恙。

地震过后,他跟随漩口中学的同学们一起来到了长安慈善学校读书。在长治读书的一年中,有一件事让他印象深刻,每次回忆起来,都感觉非常温暖。据王智富回忆,那时的他刚满18岁,非常喜爱运动,所以常常会感到饥饿,每到这时,他就会到学校门口的小卖部去买一元一包的泡面吃,由于没有合适的炊具,所以只能干吃。当小卖部的店主夫妇得知他是在长安慈善学校读书的学生时,就主动为他把面泡好再端给他。就因为店主夫妇这样一个善举,让他在很多个寒冷的夜里能吃到一碗热乎乎的泡面。他说,这碗泡面不仅温暖他的胃,更温暖了他的心……

回到汶川后,王智富发奋努力终于考取了成都的一所大学,毕业后留在了成都工作,现在的他已经在成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虽然平时工作十分忙碌,但是他只要一有空闲,就会开车回汶川看望父母,现在他的父母都住在政府的统建房里,各方面条件都不错,老人住得也很舒心。

王智富告诉记者,十年前的那场灾难,让他学会了感恩,感恩在灾难面前,那些素不相识的人伸出的援手;感恩善良热情的长治人给予的无私关怀;感恩自己还能活在这个世界上。人只要能活着,就不应畏惧任何艰难险阻。

曾强:努力工作 回报恩人

成都至汶川大巴(长治到汶川大爱跨越千里)(13)

人物名片

曾强

潞宝集团职工

5月7日上午,在潞宝集团的一间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曾强。26岁的曾强现在是潞宝集团的一名职工,2008年汶川地震时,在映秀镇漩口中学读初三,震后和千余名孩子一起被潞宝集团的董事长韩长安接到我市学习生活。汶川恢复重建后,其他孩子都陆续回到四川,曾强却选择留在长治。

2011年,曾强考入山西机电学校读大专,毕业后进入潞宝集团工作,如今已成长为化工方面的骨干。在潞宝,曾强不仅收获了亲情,还找到了甜蜜的爱情,与同在潞宝集团工作、家在常庄村的韩晓丽相识相恋,2015年11月两人正式结为夫妻,2016年12月,韩晓丽还为曾强生下了一个男孩。

曾强告诉记者,多年前,他就正式改口称韩长安为韩爸爸了。他幼年丧母,后来父亲也离他而去。这些年是韩爸爸对他无微不至的关心,才让他拥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当年为了他结婚,韩爸爸为他准备了120平方米的房子,家具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这些年在工作和生活中,曾强也处处以韩爸爸为榜样。工作中,谁有困难,曾强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下雪了,同事来不了,他二话不说顶上;要好的同事生病了,他会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同事缺钱,他总会倾囊相助;哪里发生灾情,他知道后总是第一时间捐款……

曾强有一个妹妹叫曾兰,现居成都,已经成家。姥姥和姥爷现在还住在汶川老家。每逢过年过节,曾强也会带着妻子和孩子回家乡看望两位老人。曾强说,刚到潞宝工作时,他是甲醇车间的一名普通工人,通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已经是一名设备维护管理人员了,在今后的工作中,他还将刻苦学习,努力钻研,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来感恩回报那些关心和帮助过自己的人。

杜晓琴:“我觉得自己很幸运”

成都至汶川大巴(长治到汶川大爱跨越千里)(14)

人物名片

杜晓琴

交通局职工

今年26岁的杜晓琴,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姑娘。谈起十年前的汶川地震,她只说了一句,一切都已经过去了,我觉得自己很幸运,现在生活得也很幸福。

2008年5月12日地震发生时,杜晓琴正在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上课,地震发生后,她被倒塌的水泥板压埋了7个小时后才被同学救了出来,经诊断肝部受到挫伤,手部轻微骨折。幸运的是,她被及时安排到了成都的华西医院接受治疗,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她恢复得非常好。身体康复以后,晓琴和她的同学们一起来到了我市的长安慈善学校就读,几个月之后又回到了家乡。后来通过努力考取了四川司法警官学院,现在已经是当地交通局的一名工作人员了。

晓琴告诉记者,她和《上党晚报》的记者很有缘,2008年她刚来到长安慈善学校的第一天,正好遇到晚报的一位记者过来采访,采访结束后,这位记者还为她们宿舍的八个女孩每人购买了一份学习用品和零食。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回忆起这件事来,心中仍然感觉温暖……

晓琴现在和父母哥嫂在一起生活,她们一家都住在四川卧龙镇上政府统一建造的房子里,房子是二层独幢的小楼。自己的工作单位和家相距也很近,业余时间还在网上帮父母售卖自家生产的土蜂蜜和牛肉干,她说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记者在晓琴的朋友圈里看到了一个小视频,视频的内容是晓琴和朋友们在一起欢度四川地区的传统节日——羌年节,视频里她的朋友们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手拉着手载歌载舞,这段欢乐的视频被命名为“感恩党、爱家乡、过羌年”。

王春林:那件让人难忘的蓝毛衣

成都至汶川大巴(长治到汶川大爱跨越千里)(15)

人物名片

王春林

成都凤凰传媒员工

王春林和曾强是同班同学,现在就职于成都凤凰传媒,该公司隶属于香港凤凰卫视。王春林主要负责媒体运营的工作。回忆起2008年在长安慈善学校读书时的情况,王春林很有感触,他说往事历历在目,好像就发生在昨天。

2008年5月12日地震发生时,王春林正在教室上课,地震发生后他被埋在水泥板下面,幸运的是他只是脚部受了轻伤。伤好后,他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了我市的长安慈善学校读书。刚到长治时,各方面生活不太适应,尤其是长治的气温比四川那边低,所以常常要套好几件衣服在身上。有一天,学校来了几位志愿者阿姨拿着尺子给学生们量尺寸,几天后他就收到了一位阿姨为他织的一件蓝色毛衣。那件毛衣穿在身上非常暖和,也很合身。这么多年过去了,王春林还一直珍藏着那件蓝毛衣。

王春林告诉记者,当时因为年龄小,常常思念家乡和父母。特别是快过生日的时候,这种思念之情更甚。让他没想到的是,就在他快过生日的时候,韩长安伯伯专门让人定制了一个大蛋糕,让生日在那个月的几位同学过了个集体生日。当大家集体合唱生日歌的时候,那一刻他忘却了大地震带来的阴影,真正感受到了温暖和热情。

他说:“我非常感谢长治这座城市和许许多多的长治好人,在我们遭遇灾难的时候及时伸出援手接纳我们,包容我们,用爱心温暖我们,谢谢你们……”

汶川,让我始终牵挂

“5·12”汶川地震过去十年了,长治和汶川,虽然远隔千里,可在10年前,我们许多长治人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与这个四川的小城有过千丝万缕的关系。有的人捐过款、捐过物,有的人第一时间赶到那里当了志愿者,有的人参与了灾后重建,还有的人亲身经历了那场大地震,无论何种形式,10年前的那场大地震成了我们许多人永远不会磨灭的记忆,甚至影响了一些人的人生。在汶川地震10周年之际,我们采访了8位,曾经历过汶川地震或参与过地震救援、恢复重建的长治人,让我们听听他们与那场地震的故事。

支教教师陈焕敏

灾难让我学会豁达

成都至汶川大巴(长治到汶川大爱跨越千里)(16)

震后在茂县南新镇支教。

陈焕敏,2008年大学毕业,通过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于震后在茂县南新镇支教一年,现为我市一名公务员。

说起10年前的汶川地震,陈焕敏略微沉默了一下,她说十年了,没想到还有人记得。10年前,在陈焕敏大学毕业前夕,汶川发生了那场大地震,作为一名正值火热青春的大学生,陈焕敏总想为灾区做点什么。恰在这时,她得知了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要招一批到地震灾区进行支教的应届毕业生,她毅然报名,并顺利通过选拔,于2008年7月来到茂县南新镇学校,成为了一名支教教师。

陈焕敏说,在去灾区前虽然也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没想到会那么困难,当时震后才一个多月,茂县一片废墟,到处都是才搭建起的抗震板房,他们支教教师到达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投入教学,而是自己搭建板房,不然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他们当中许多人平时在家最多就是做点简单的家务,可在这里什么都需要自己动手,清理废墟、搭建板房……几天的功夫,个个都晒成了“非洲人”,却没有一个人叫苦退缩。

干体力活还仅仅是身体上的劳累,可对于从未经历过地震的陈焕敏来说,最可怕的是随时到来的余震对她心理上的折磨。她说,茂县背靠大山面对岷江,余震袭来时,恍如身边开过一列火车,地面摇摇晃晃,声音轰隆隆的不绝,最开始时遇到余震会特别紧张,后来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

陈焕敏在茂县南新镇学校整整支教一年,不但教孩子语文,还会承担其他课程的教学。她说,现在想来那一年的经历,是自己人生的一笔财富,从那场灾难中,她学会了自立、学会了豁达,如果人的生命都如此脆弱,还有什么是放不开的呢。

潞宝集团董事长韩长安

紧握爱心的接力棒

成都至汶川大巴(长治到汶川大爱跨越千里)(17)

韩长安和孩子们在来长治的专列上 。记者 李阳鸿 摄

如果说哪个长治人在汶川地震中贡献最大,可能许多人都会想到潞宝集团的董事长韩长安,他不仅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还把四川映秀漩口中学1200名师生接到长安慈善学校异地复学,在当时是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第一次成建制、大批量、远距离迁移复学。

2008年“5·12”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身为潞宝集团董事长的韩长安心急如焚,他放下手头的所有事情,除了捐款捐物外,还于5月14日奔赴灾区了解情况。看到那些无家可归、无学可上的孩子们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惊恐地张望,他心如刀割,当即决定接收千名灾区学生和孤儿来到他位于长治的山西长安慈善学校复学,并承担他们学习和生活的全部费用。随即他从汶川县到阿坝州,从四川省民政厅到教育厅,马不停蹄去申请、解释、说明,在得到同意的答复后,他连夜赶回长治,亲自安排学校的修缮改造工作。

2008年7月四川映秀漩口中学1200名师生终于顺利地踏上专列,来到山西长安慈善学校复学。漩口中学学生大部分是少数民族,以藏族、羌族、回族居多,无论是饮食搭配、生活习惯、学习任务,韩长安都想尽办法安排妥当:他给回族学生设专用食堂;请四川厨师给学生做饭。他经常对身边的人讲:“孩子们都是从废墟爬出来的,很脆弱,我们要像父母、亲人一样,好好爱护他们。”

2009年6月,在长治生活、学习近一年的孩子们返乡复学了,但韩长安给予孩子们的温暖却铭刻在他们的心中,逢年过节他总能收到孩子们的信件和礼物。这些年,韩长安只要到四川,都会尽量到汶川县七一映秀中学(原漩口中学)看望那里的师生们。今年3月,韩长安再次来到七一映秀中学,不少受过资助的师生特意赶来看望“韩爸爸”,他对师生们说:“一场地震把我们连在一起,让我们成了“亲戚”,再见到你们真的特别亲切,地震过去10年了,我希望你们真正做到胸怀壮志,脚踏实地,用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成才之日,紧握爱心的接力棒,回报社会。”

武乡县副县长兼公安局局长李朝阳

援建结下警民鱼水深情

成都至汶川大巴(长治到汶川大爱跨越千里)(18)

一面面锦旗记录着那段难忘岁月。

李朝阳,10年前还是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政委的他,带领30多名长治民警奔赴四川茂县,支援当地的灾后重建工作,转眼10年过去了。

说起当年支援茂县的那段经历,现在已经是武乡县副县长兼公安局局长的李朝阳说的最多的是他的那些战友。他说,那段经历太刻骨铭心了,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当时他们是2008年7月奔赴茂县的,在那里工作了整整三个月,30多名民警被编入茂县公安局的各个科室和派出所,担负起灾后维护治安、赈灾物资分发、户籍信息维护等多种工作。李朝阳说,虽然当时地震已经过去两个月,但危险还是时刻相伴,他们仅在工作途中就遇到过两次滑坡,其中一次滑落的石块砸中了他们乘坐的车子,另一次则是差一点就被山体滑坡掩埋。

这些危险他们还不放在心上,最让长治民警感到痛苦的是四川湿热的气候,几乎让所有民警身上都长了湿疹,又痒又难受,让人招架不住。还有麻辣的川菜,让许多不吃辣的长治民警几乎靠方便面度日。这些民警中,有些出发时孩子才刚出生,有些在执行任务中家中老人去世,即使这样,却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最后高质量的完成了援建工作。当他们凯旋时,为灾区留下了5万多元的捐款,带回来了灾区人民赠送的三十多面锦旗。

李朝阳说,这段经历虽苦,但他一直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因为这样的经历可能一辈子就这一次,虽然从中看到了大自然的残酷,但也看到了灾区人民的乐观和坚强,甚至对他自己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沁源县矿山救护队中队长刘拴锁

好好活着就是幸福

成都至汶川大巴(长治到汶川大爱跨越千里)(19)

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救援。

刘拴锁,现任沁源县矿山救护队中队长,曾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参与汶川地震救援。

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肯定是救人,为了拯救更多的生命,沁源县矿山救护队与市矿山救护队共同组成专业的救援队,在第一时间就紧急赶往灾区参与救援。抵达灾区后,刘栓锁他们没有歇一下,就赶往什邡市一磷矿的家属区开展救援。看到已经成为废墟的家属楼,队员们顾不上难过,立刻开始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开始了挖掘。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没有一个人停下挖掘的动作,实在累了,在废墟里就地躺下打个盹,再起来接着干,每个人只想争分夺秒多挽救几条生命。

可老天爷给了他们一个残酷的结果,在磷矿家属区挖出了八九个被掩埋在废墟下的群众,已经全都没了生命迹象。虽然参与煤矿救援多年,刘栓锁还是第一次经历地震救援,看到这么多鲜活的生命,瞬间就被大自然吞没,让这个硬汉子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在磷矿家属区的救援结束后,我市的救援队又被安排到一座煤矿进行救援,强烈的余震、连轴转的疲惫、饮食的不便,都没能拖延这些矿山汉子们的救援脚步。在灾区他们连续工作了近半个月,直到确认废墟下不可能再有生命存活,他们才拖着极度疲惫的身躯回到长治。

刘拴锁说,参与汶川地震救援最遗憾的就是没能救出一个幸存的群众,也让他深深的认识到人和大自然相比是多么渺小,能好好活着就是幸福。通过地震他看到党和政府的力量,更是让他坚定了一心一意跟党走的决心。

长治日报社摄影记者张国平

很想拍一拍灾区10 年的变化

成都至汶川大巴(长治到汶川大爱跨越千里)(20)

张国平在灾区采访。

张国平,十年前是长治日报社的一名摄影记者,现在调整到广告部工作,但他仍然没放下心爱的相机。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5月18日中午,张国平接到单位的紧急任务——随振东集团捐赠的药品一起出发立刻赶赴灾区。他二话没说,回家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带好摄影器材就连夜出发了。当天中午接到工作任务,第二天凌晨他们一行就已经抵达了成都。

抵达成都后,张国平的第一项工作并不是采访,而是变成了一名志愿者,在成都363医院内搬物品、抬伤员,他说,当时在363医院里,到处都是地震受伤的群众,床位不够,走廊里、大厅中都躺满了人,医护人员更是不够,看到这样的情景,谁也不会不帮忙,于是他连相机包都没打开,就开始帮着医护人员搬物品、抬伤员。而当时,所有人都不分职业,能动手就动手,不管是同行的同事,还是振东集团的工作人员,全都成了志愿者,在医院里帮忙。

而采访工作仿佛成了他的副业,往往是才拿起相机,那里有伤员需要搬动,他立刻放下相机,前去帮忙。白天忙碌了一天,晚上还睡不踏实,住在已经破损的宾馆里,张国平却连衣服、鞋子都不敢脱,他左手挽着相机,右手拿着手电,随时做好余震来临赶紧撤离的准备。

在既当记者又当志愿者的高强度工作中,他和同事们先后到了成都、江油、北川等灾区,虽然看到了满目疮痍,但也看到了灾区人民的乐观、坚强。张国平说,地震已经过去十年了,那里肯定建设的很美了,我特别想再去看看,用手中更先进的摄影器材,拍一拍灾区10年的变化。

志愿者宋卫国

只为此生无悔

成都至汶川大巴(长治到汶川大爱跨越千里)(21)

宋卫国在灾区救援。

宋卫国,长治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28年如一日坚持自费宣传安全知识。

10年前的汶川地震,我市不少市民成为志愿者投身到抗震救灾中去,宋卫国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但他和普通志愿者又不一样,因为他先后两次赶赴灾区,第一次是参与救援,第二次是参与灾区的灾后重建。宋卫国是一个有心人,当年在灾区救援,虽然又苦又累,但却每天坚持写日记,把那段难忘的经历全部转化成文字,永久的留在了日记本上。十年后的今天,从他的日记中,让我们看到了那场地震的惨烈。

“12号地震,今天14号。50多个小时后,极有可能还有幸存者被埋在废墟下等待我们去救援。我艰难跋涉上千公里从山西来到四川,就是要到地震灾区的最前线去拯救生命,哪怕能救出一名幸存者,自己的人生将会变得更加有意义。”

“当车队驶入平通镇,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里远比我们一路上所看到残垣断壁要严重的多,可以说是一片废墟。一阵又一阵的哭声不断传来,我立即下车,戴上手套和口罩,准备马上投入到搜寻幸存者的队伍中。”

“我弯下腰仔细观察,发现这不仅仅是一只鞋。啊!有幸存者,我兴奋得疲惫全无,赶紧把上面压着的木料吃力的抽了出来,这时一条已经渗满血迹的腿露了出来。我赶紧大叫“这里有人,这里有人,快来呀。”消防队员帮助下,经过十多分钟挖掘,一名尚有一丝气息的妇女被我们小心翼翼地救了出来,抬上了已经等候的救护车。”

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宋卫国写下了6000多字的救灾日记,今天读来仍看到字字血泪,令人动容。他说,救灾的那段时间虽然疲惫不堪,但十分充实,当时只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多做些事,只为此生无悔。

汶川地震亲历者张俊

如果没有地震我应该生活在四川

成都至汶川大巴(长治到汶川大爱跨越千里)(22)

张俊 ( 图中穿蓝衣者) 在地震灾区。

和其他人比起来,10年前的那场地震,对张俊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因为他是那场地震的亲历者,地震甚至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2007年,张俊满怀希望从长治前往都江堰工作,蜀地的人杰地灵很快让他动了定居于此的念头,于是他把妻子、儿子都接了过去,儿子在当地顺利进入一家幼儿园,妻子也很快会找到新工作,什么时候买车、什么时候买房,这些都已经成了他们的近期规划,眼看着日子越过越好,可恰在这时,那场大地震来袭。

5月12日,正在公司上班的张俊忽然感到天摇地动,从未经历过地震的他,甚至不知道这就是地震,直到其他同事的呼喊声让他清醒过来,一起跟着跑出了办公楼。在他眼前呈现出的一幕,仿佛是电影中的世界末日,周围的建筑一栋一栋坍塌,烟尘四起,土地变形隆起,让他第一次有了恐惧的感觉。地震袭来时,张俊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还在幼儿园就读的儿子怎么样了,就在他准备前往幼儿园看望儿子时,一位惊魂未定的女员工对大家说道:“今天,咱们就是死也死一块儿。”就这一句话,让张俊停住了脚步,他是公司的负责人,这时候离开了,那其他员工怎么办。

于是张俊开始清点人数、封存财务、购买物资,所有事情都安排妥当后,地震已经过去了5个小时,这时他才匆忙去寻找妻子和儿子,万幸的是公司建筑物质量过硬,竟然没有一栋建筑坍塌,这也使得公司所有员工零伤亡,而在幼儿园的儿子和在家中的妻子竟然也都毫发无伤。

张俊说,当时年少的儿子看着路边躺着的伤亡人员还问他,这些人是怎么了。那一瞬间他的内心就崩溃了,瞬时就下了离开四川返回长治的决心,并于震后几个月举家返回长治。

10年前的那场地震,对张俊影响巨大,不但让他改变了定居四川的决定,许多人还觉得他比以前沉默了。张俊说,如果没有那场地震,我们全家现在应该生活在四川,也许生活会比现在更好吧。

市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张铭录

怀念那段难忘的经历

成都至汶川大巴(长治到汶川大爱跨越千里)(23)

在灾区为群众问诊。

张铭录,现任市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10年前曾参与汶川地震医疗救援,并在救援一线火线入党,在灾区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说起当年参加汶川地震医疗救援,张医生还记得特别清楚,几乎不假思索地说,医疗队是5月17日出发,在重灾区汶川响岩镇工作了17天。他们刚到灾区时,每天就靠自带的方便面、面包、火腿肠充饥,别说热饭了,就连一口热水都喝不上。后来还是找周围的老百姓借了一口锅,他们自己搭灶、拾柴,到河沟里拉水,这才喝上了热水,吃上了热饭。工作、居住的帐篷里,白天酷热难耐,晚上湿气深重,被子湿得几乎可以拧出水来。由于医疗队驻扎在山前的一片空地上,余震袭来时,让人心慌,一到阴雨天,山上的雨水还会顺着山势流进帐篷,每当这时,医疗队就得轮流值班观察水势,好几次甚至全体半夜起床挖排水沟。

可是艰苦的条件,挡不住白衣天使们救死扶伤的决心,医疗队的医生们每天编成待发、留守、巡诊三个小队,救治前来就诊的灾民,还要到路途不便的偏远乡村巡诊。张医生说,每当看到灾区群众感激、放心的眼神,每个医生都深受震撼,恨不能立刻消除他们的病痛。在偏远乡村巡诊时,不少群众给他们送鸡蛋、送草莓,医生们不忍心吃,就说花钱买一些,可灾区的群众却执意不肯,他们说:“你们这么远来帮我们,吃些东西算什么,我们应该谢谢你们呢。”

张铭录医生说,17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却足够让他刻骨铭心,也让一同前往的同事们,结下了像战友般的情谊,直到现在,他们都会不定时聚会,一起怀念那段难忘的经历。

成都至汶川大巴(长治到汶川大爱跨越千里)(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