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要有谨小慎微的心思,更要有果断决绝的勇气,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有关素书的名言?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有关素书的名言(人生需要未雨绸缪)

有关素书的名言

人生要有谨小慎微的心思,更要有果断决绝的勇气。

有很多事情,不要等到完全准备好的时候才出发,因为所有相对正确和圆满的条件,都是在出发之后之后逐渐打磨完成的,在出发之前不存在完全充分的条件。

在三国时期,诸葛亮用马谡的反间计让曹睿削掉了司马懿的兵权。

这个时候曹睿派夏侯楙迎战诸葛亮,魏延这个时候对诸葛亮说:“夏侯楙是膏粱子弟,懦弱无谋,我愿意带精兵5000,从中途沿着秦岭以东开始出发,走小道子午谷,不到十日就可以抵达长安。夏侯楙面对我的突然袭击,必然会弃城而逃,丞相可率大队人马从正面袭击,这样咸阳以西,就可一举定胜负。”

诸葛亮听了笑着说:“这并不是万全之策,你以为中原没有好人物吗?倘若有人进言,在山谷中以兵劫杀,这5000人必然受害,这也是能伤我们锐气的,绝不可用这个计策。”

魏延再三进言,而诸葛亮则坚决不用此计。

而诸葛亮没有采用魏延的计策,一来是有意打压魏延,想抬高马谡的地位,二来也正是因为诸葛亮过于谨慎,才造成了这个遗憾。

魏延的这个计策正合乎了《道德经》之中所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的道理,《孙子兵法》之中也说“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如果沿用此计,虽然说承担一定风险,但是所能得到的结果,价值大于风险本身。

后来司马懿掌握兵权之后,也分析到:“如果我用兵,一定会从子午谷进攻长安,这样长安便能唾手可得。”

这就是当时非常著名的子午谷奇谋事件,而这一个奇谋却因为诸葛亮的过于谨慎而失之交臂。

在《素书》之中有这样一句话叫:富在迎来,贫在弃时。

国家富有是在于增产节约,生聚有力,而国家贫困是在于放弃农业生产,违背农时。

在合理的时间做合理的事情,这是达到自己理想境界的基础,任何事情都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可见时间对于一件事情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就好像农耕一样,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有效时节,如果错失了这个机会,那么秋天必然难以有所收获。

比如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当越王勾践需要按例进贡给吴王夫差粮食的时候,就拿煮熟的粮食送给吴王夫差。

吴国的百姓将粮食播种下去之后,看到粮食一直不发芽,才知道这粮食已经被动过手脚的,但是发现的时候已经错失了播种的时间,最后也因此造成了饥荒,而越王勾践正是借助这一点打败了吴王。

很多伟大的事业都是取决于偶然之间的机会,而在偶然机遇出现之时及时的发现,抓住,并且充分利用,才能将偶然的人生化为必然的成功。

《菜根谭》之中说:人肯当下休,便当下了。若要寻个歇处,则婚嫁虽完,事亦不少;僧道虽好,心亦不了。

这句话意思就是说:人在可以停歇下来的时候,就应该及时的停歇,不必等到万事俱备。如果一定要寻找一个好的时机,就像人们所说的,婚礼虽然完成,但是结婚之后也会有许多事情发生,出家的和尚和道士虽然暂时获得清静,但是内心却未必了却一切欲望。

生命中会有我们难以预料的事情,在该放下的时候就要放下,因为想等到完全合适的时间再放下,反而会错失相对适当的时机。

但同时生命也会有看不见的惊喜,这些惊喜通常在你出发之后的路上隐藏着,只有自己开始出发,才有资格去遇见惊喜。

所以人生可以有未雨绸缪,也可以谨小慎微,但是不必事事思虑的过分齐全,因为想的太多,反而会给未来的路带来阻碍。

就好像很多人常犯的错误一样,一生总在不断的思虑,不断的筹划,但是从来没有真正的去实施和行动,人生的结果也坏在了想法比做法多。

所以选择一个对的时机,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这非常重要。

作者|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