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自己的人生?这个话题比较大,说起来,可以无边无际但是灵感突然来了,这里就bia唧几句,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怎样书写自己的人生?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怎样书写自己的人生(如何设计自己的人生)

怎样书写自己的人生

如何设计自己的人生?

这个话题比较大,说起来,可以无边无际。但是灵感突然来了,这里就bia唧几句。

通常的观点是,设计人生,要“以终为始”。

也有人说,活在当下。

甚至还有人说,人生是不可设计的。

这种观点我不太赞同。万事万物都有规律。火箭上天,潜艇入海,都只不过是遵循和利用了规律。

有投资前辈说,创业也是有规律的。这话我信。因为创业十多年,我回首张望,发现:如果我十年前就懂现在这么多的商业知识、创业知识、战略和管理知识,我一定会做得更好。

所以,我觉得,即便人生是不可复制的,但一定是有规律的,至少,有一些底层的逻辑和原则在里头。

那么,如何设计自己的人生?

01以终为始

先说通常的观点,“以终为始”。

这个当然很对。先把终极目标确定了,怎么画都是直线。终极目标就是你想过的人生,或者你想要成为的样子,甚至是你想考取的职位。

但问题是,大多数人,并不确定这个“”字。大多数人,并不清楚自己想要的人生、想要的样子,甚至不知道自己想从事的行业,更别提岗位。

不信,问问周边的人,或者回忆一下自己青葱的岁月。

02活在当下

另一种观点:活在当下。

这话当然也对。

问题是,可操作空间太大了。努力是活在当下,享乐也是活在当下,胡来也是活在当下,醉得不知今夕是何年,也是活在当下。

甚至由着性子来,想干啥就干啥,这也是一种活在当下。但是,这简直就一种无序的熵增。

人生短短几十年,有时候来不及回头,就老了。

03自我认知

还有人说,人生设计,可以从专业角度出发,专业指引。

有人说,从兴趣角度出发,兴趣指引。

我也说过,要从自我认知出发,自我认知指引。

……

角度太多太多。

但是,共同的问题在于,都有操作的前提。

“以终为始”的操作前提,是要知道“”在哪里。这对于大多数年轻人,难。

“活在当下”的操作前提是,什么叫当下?当下具体做一件什么事情?有什么标准?步骤在哪里?

专业指引”的前提是,我喜欢这个专业,我热爱这个专业,我以后就从事这个专业。但问题是,有些专业,50%的人都不会从事本专业。对于他们,如何设计人生?

“兴趣指引”的前提是,得知道自己的兴趣。这个看似简单,其实很难。

这里说的兴趣,其实不只是生活兴趣,更是事业兴趣。大多数人被带到沟里,就是因为把生活兴趣当成了事业兴趣。

“我喜欢唱歌,我喜欢爬山,我喜欢听音乐……”

难不成,唱歌会成为每个人的职业?

难不成,爬山会成为大多数人的人生目标?

难不成,对大多数人来说,“听音乐”也可以当饭吃?

所以,难啊。

至于“自我认知”,那更是难上加难的事情。这么说吧,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自我认知,比马斯克的火箭上火星难多了。

我毕业十多年,也就是创业十多年了,我发现,我对自己的认知,才稍稍开始。

自我认知,是一个终生的工程。

谁会在短时间内认知自己?你以为是照CT啊?

认知不难的话,那苏格拉底的那句“认知你自己”,为什么流传千古?

那怎么办呢?

人生设计,有没有别的方法?

有!

04快乐是终极追求

我觉得“快乐”这个角度,可以试试。

首先,它有可操作性。

快乐是我们最直观的感受,也是我们最能感受的感受,而且快乐大多数时候不会欺骗我们。

深邃的人,能感受到快乐。再粗浅的人,也能感受到快乐。

要不要学这个专业?快不快乐,自己知道。

要不要做这件事?快不快乐,自己知道。

要不要选择这份工作?快不快乐,自己知道。

要不要跟这个人谈恋爱?快不快乐,自己更知道。

……

有人把“快乐”看成了一个感性的词,觉得用一个感性的词来引导自己,会不会引发百年恨?

我觉得不会。

快乐,其实是我们的终极追求。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过这个问题。

我们为什么拼命读书?

我们为什么要拼命工作?

我们为什么要拼命赚钱?

……

有人说,为了丰富自己,为了孝敬父母,为了创造价值,为了做贡献,为了让社会更好……

不管哪种说法,似乎都没错。

但终极目的是什么?

丰富自己?最终还不是让自己内心感到丰盈和快乐?

创造价值?还不是因为成就感带来的快乐?

为他人做贡献?还不是因为自我实现这个层次的快乐?

让社会更美好?还不是为了让自己和人们更加快乐?

我们为什么要蓝天绿水?为什么要富国强兵?为什么要科技兴国?都是为了让人们更快乐啊。

说到底,快乐才是我们的终极追求啊!

05快乐指引

严肃地说,“快乐”其实包含了很多指标:

“做这个工作快乐”,其实说的是:你的特质、兴趣、价值观,与能力符合及一致。

但是,不论它包含的指标有多少,至少,快乐是我们最容易理解和执行的。

所以,对于“你要不要学这个专业”,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不能说,“因为它是最有前途的,所以我要学。”

而是你学起来,感到快乐,这才是你的标准;这才符合你的特质和天赋。

能做好的事情,无一不是从中获得了快乐。快乐才会钻研,才会获得正反馈。不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么?兴趣也是一种快乐呀。

巴菲特为什么要跳着舞去上班?

因为感到快乐呀。

创业十多年,我为什么能十年如一日地努力?

不是坚持。

“坚持”只能用来形容你不喜欢的东西。因为喜欢的东西,根本不需要坚持。

你可以说,“我坚持跑步三天了”,“我坚持减肥三个月了”。

但你不会说,“我坚持吃饭20年了”,“我坚持跟我女朋友在一起2年了。”

我选择创业这条路,不是因为它很安稳,也不是因为它很坦途。

而是因为,它能让我感受到快乐。

这种快乐来自:一切都是未知,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有可能性。

具体来说,我可以选择我想做的项目,我可以把公司总部搬到我喜欢的城市,我可以选择志同道合的人,我可以打造我喜欢的企业文化……

估计,“钢铁侠”马斯克最能体会这种快乐。

毕竟,如果不是创业,他怎么可能自由选择新能源汽车,怎么可能去做隧道里的超级高铁,怎么敢想火箭上天、殖民火星、甚至脑机接口这种脑洞大开的事情?

如何设计自己的人生?

与其高屋建瓴、纵览全局,不如察觉青萍之末——好好体会一下,做哪些事让你感到快乐?

最新文章:

她通过短视频赚到了100万

不管别人怎么丧,反正我一路高歌猛进

不懂经营用户,生意会越来越难

我是晋早,平时会写创业、商业研究、职场发展、短视频创作等文章,欢迎关注,一起进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