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建团百年讲团史故事的背景(庆祝建团百年100个团史故事)(1)

学团史·忆初心

100个团史故事

㊺“团歌”诞生的初心与担当

1989年

1922年5月5日,中国共青团正式成立,中国青年运动进入了全新的篇章。但在1987年之后,中国共青团才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歌曲。本期“百物述百年”专栏走进团歌的曲作者——雷雨声老先生的一张珍贵手写团歌修改稿,为大家讲述广为团员青年传唱的团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诞生的故事。

1949年4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一成立,征集团歌的工作就提出来了,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这项工作一直没能落实。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伴随改革开放的兴起和发展,在1987年开始筹备召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时候,提出确定团歌的任务,同年5月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征集团歌的启事。那一年,对共青团充满感情、曾因创作《长江之歌》而名声大振的军旅艺术家胡宏伟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团歌歌词的创作中。

胡宏伟16岁入团,22岁在部队入党,期间一直在团组织做宣传工作,让他深感遗憾的是,国家有国歌,少先队有队歌,而共青团一直没有自己的团歌。此前,胡宏伟30岁时曾因创作《长江之歌》而名声大振,正处于创作的激情之中。《长江之歌》创作只用了三天的他,创作团歌歌词时却整整琢磨了一个月。他一口气拿出了五六个方案,经过反复修改,胡宏伟将《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的歌词寄到了《中国青年报》。他用最少的词,涵盖最深厚的思想感情。创作最艰难的阶段,他会逼着自己出门散步,盯着小河苦思冥想。有一天,脑海里闪出一幅油画:五月的天安门前,姹紫嫣红的花朵盛开,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年轻人的意象就是五月的花海,花海体现群体感。

迎建团百年讲团史故事的背景(庆祝建团百年100个团史故事)(2)

图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

五四运动在五月,显示出历史的纵深感。5月又如同年轻人一样朝气蓬勃,青年比作五月的花海,意味着他们在中国大地上奋斗。于是,就有了“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的团歌开篇。4天后,胡宏伟将《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的歌词改定后寄到《中国青年报》。这时,担任辽宁歌剧院副院长兼辽宁乐团团长的作曲家雷雨声看到歌词后“一见钟情”。为了更好地谱曲,两人一起带着歌词深入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听取一线青年对词作的意见。通过深入调研,雷雨声最终在谱曲中吸收了进行曲和通俗音乐的特点,将旋律分为三个段落,从“我们是五月的花海”这样铿锵有力的开始到“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表现对厚重历史的回顾,然后再逐渐把音乐往上推,“光荣啊,中国共青团……”进入高潮,尤其是最后一句“我们,开创,新的世界”体现出青年群体的担当。这首经过两位艺术家精心打磨的精品歌曲从全国5300首应征歌曲中脱颖而出。

1987年10月31日,该报刊登了10首从全国5300首应征歌曲中选出的团歌候选作品,胡宏伟的词排在第一位。经过多次评选,最终在1998年5月召开的第十二次全国团代会上,经全体代表投票表决,被选定为代团歌。

迎建团百年讲团史故事的背景(庆祝建团百年100个团史故事)(3)

图为胡宏伟

2003年3月,中国共青团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筹委会宣传组专门通知胡宏伟,让他进京对代团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作进一步的修改完善。老版本是盒式磁带形式,时间大约1分47秒,整首曲子重复两遍,录制比较简单,全是成年人齐唱。为了体现时代感,胡宏伟曾试图把“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改为“伟大的复兴,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后来团中央领导和音乐界人士考虑到原词已经在广大团员中广为传唱,认为还是不要轻易改变为好,最终歌词只字未动。

迎建团百年讲团史故事的背景(庆祝建团百年100个团史故事)(4)

图为团歌歌谱

2003年3月10日,有关单位组织在北京八一电影制片厂录音棚录制了新版本。新版本在时间上进行了压缩,由原来的从头反复,改为副歌反复,即一遍半的形式,总长只有1分30秒,并制成光碟。

2003年7月22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将《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确定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

迎建团百年讲团史故事的背景(庆祝建团百年100个团史故事)(5)

凝聚青年 服务大局

当好桥梁 从严治团

素材来源 | 浙财东方财税学院

编辑 | 赵 婧

审核 | 白世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