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稿 手 迹

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独守清斋享寂寥)(1)

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独守清斋享寂寥)(2)

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独守清斋享寂寥)(3)

繁华落尽,喧嚣声远,热闹散去,秋风扫黄叶,满地见枯枝。踏着冷清的秋意,独自走进书舍清斋,室内寂无人声,窗下水池里流水汨汨,池边的绿萝依旧茂盛攀援。安坐于书案前,面对昨夜临书墨迹,心境上与往日不同,昔日人来东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今日恬淡自守,独坐幽篁里,心远地自偏。

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独守清斋享寂寥)(4)

书坛,这个浮躁无序了二十余年的行当,终于开始回归它固有的安静、诚然,这突入其来的冷清给许多人等带来诸多不适。于是乎,有人如入穷途叹息不已,有人若临绝境牢骚满腹,但毕竟往事如烟,昨日不再,黯淡了繁华竞逐,酒绿灯红,远去了假誉驰名、书法江湖。真的很好,绚烂之极,返于平淡。想起陈忠远先生的寂寥诗,“西园鸟雀还林梢,蓦地池蛙也寂寥。窗外不知风又起,闲听中夜雨潇潇。”

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独守清斋享寂寥)(5)

成长路上,完成一番名利追逐,无论成功失败都会积累一份经验,消磨一次心路历程,无论痛苦愉悦,都会提升一次境界。如同演绎的一场热剧,当舞台大幕落下,粉墨登场者谢幕走向舞台,抹去伪装,颓然于后台某一个角落。身心疲惫回顾这场演出,你会哑然失笑,突然发现,无论你卖力与否,演技如何,台下的观众早已看的分明。出彩也好,倒彩也罢,剧情人物,表现优劣,都已深深的烙印在观众心中。

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独守清斋享寂寥)(6)

对我而言,依然忙碌,不同的是往日忙碌于纷扰热闹的名利场上,今日忙碌在宁静专注的读书临池里和零乱杂陈的故纸堆中。前者慕虚荣而不能免俗,后者处安雅可养心志。前者熙熙攘攘为名而来,在繁华声中迷失自己。后者门庭冷落,固守书斋在清静里找回本真。

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独守清斋享寂寥)(7)

选择了书法就是选择了漫长的等待和坚韧的付出。从初涉翰事,朝夕临池,匆匆往返于经典之内,到书魔附身,废纸三千,艰难徘徊于笔墨之间。从新奇、好玩、初享临习之乐,到衣带渐宽为伊憔悴的苦苦追索自我。每次小小进步和成功都会使你把目标定的更高。当你把终极高地定位于笔塚墨池之上,这时你会发现,迈出半步,艰辛良多,天分、学养、勤奋、修为都变成了这半步的羁绊。于是,终于明白,即使书者人人用尽洪荒之力,也不能造就一个二王,以此为分水岭,一些人开始负俗名而游走于江湖之上,一些人安贫乐道、砥砺前行。走江湖者靠自我标榜,沽名钓誉而捞取资本,丰衣足食。真爱苦行者,甘于清苦,呼号奋发,向心中的圣殿前行。目标不一,成败价值观各有相背,忧乐不同,快乐的定义更是各异。

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独守清斋享寂寥)(8)

书斋的守候是清冷的,少去了人来人往、前呼后拥;书斋的守望是枯寂的,耐得住喧闹吸引、红尘诱惑。打开久已尘封未读完的半本书,展开久为心仪的未临完的半本帖,守的是心灵的净土,铭心的爱好,感受的是苦行之乐和身心充实。

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独守清斋享寂寥)(9)

守候会使你懂得,读不进的书籍不在眼里,而在心里。诸多的问题,不是理而不清,而是欲望多时,烦恼也多。当一切静寂,心无挂碍,突然明白其实入定的方法和解决的途径很多、很多……。

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独守清斋享寂寥)(10)

东壁图书、西墙画卷、几上笔墨、窗下新绿是独守中最美、最亲的风景。在这里远离尘想,独处安宁,失去的是原来山珍海味、风花雪月大好时光,换来的是今天清清静静,简简单单的真实生活。在这里持一锭老墨,摩挲于端石的研台里,在静心的移动中走向圆满;执一枝秃毫,摩挲在洁白的宣纸上,在笔墨的变幻中自得享乐。

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独守清斋享寂寥)(11)

丙申的深秋,独守在这宁静的水一方居,窗外秋雨滴滴嗒嗒,窗下流水叮叮咚咚。书斋之中清雅安然,纸墨生香,弥漫四周,静默流年里,守一隅自在,享一片寂寥。

丙 申 秋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