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带鱼人工驯养技术

基金项目: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博士启动基金(2020B05);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带鱼人工驯养和繁育技术研究及种质基因库构建(02129)

_尹敏等

东海带鱼分布广、生长快、产量高,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品种,但长期的过度捕捞,已造成带鱼资源衰退。探索建立东海带鱼的人工驯养和繁育技术对其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课题组于2020年7-9月在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西轩渔业科技岛进行了带鱼人工驯养试验,在带鱼人工驯养过程中发现有多种寄生虫寄生感染,现将驯养技术及相应寄生虫病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为养殖业者进行带鱼人工驯养、病害防控提供参考。

一、人工驯养

2020年7月在浙江省舟山市六横岛海域夜晚用灯光诱捕带鱼。带鱼应激反应较强,有离水即死的特点,因此捕捞过程要带水、动作轻柔且迅速,所捕带鱼采用“活水仓”运输至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西轩渔业科技岛进行人工驯养(图1)。

带鱼野生或养殖辨别(东海带鱼人工驯养技术)(1)

图1 带鱼室内人工驯养

驯养池长10米、宽5米、深度约1.2米。带鱼驯养前用消毒水全池泼洒,消毒、冲洗后注入沙滤海水,养殖水位约 1 米,养殖水温 21.0~28.0℃。带鱼养殖池附近需要保持相对安静,避免其受到惊吓。驯养过程中每天定点、定时混合投喂冷冻毛虾、糠虾、脊尾白虾仁、黄占鱼肉和马鲛鱼肉,投喂量随带鱼摄食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饵料投喂前用淡水浸泡冲洗,以去除其中可能混有的海水鱼寄生虫。带鱼摄食凶猛,一般在饵料下沉过程中会自下向上窜起并迅速咬住饵料,沉底的饵料不会被摄食,因此需要及时捞出,以防水质污染。带鱼池每天早晚各换水100%,并保持24小时不间断微流水。试验驯养带鱼2 000尾左右,至大部分带鱼正常摄食时存活约1 000尾。

二、病害防治

1.梅氏新本尼登虫病

梅氏新本尼登虫属于吸虫纲、分室目、分室科,是一种常见的海水寄生虫,主要寄生在大黄鱼、青石斑鱼、真鲷等海水鱼的体表、鳍、鳃丝和眼眶部位,呈现白色透明状,以破坏宿主黏液组织、吸取血液或者吞食体表组织生存。它具有发育周期短、生长快和适应能力强的特点。

本研究发现,梅氏新本尼登虫寄生在带鱼的鳍、体表、头部以及眼部周围。虫体呈半透明、椭圆状,肉眼可见背腹扁平,身体前端稍突出,前后两端各有一个吸盘。将虫体放入淡水中浸泡,虫体变白并逐渐失去活力(图2A)。被寄生后的带鱼不摄食,体形消瘦,腹部明显向内凹陷,多有蹭墙行为,并出现带鱼死亡现象。死亡带鱼呈弓背状、眼睛突出、眼球红肿、充血,患病严重的甚至出现眼球脱落的情况。

带鱼野生或养殖辨别(东海带鱼人工驯养技术)(2)

图2 驯养带鱼感染的各类寄生虫

A为吸附于带鱼体表的梅氏新本尼登虫,B为带鱼咽部缩头水虱科类寄生虫,C为寄生于体表的刺激隐核虫,D为寄生于鳃丝的淀粉卵甲藻

治疗梅氏新本尼登虫最常见的方法是采用淡水浸泡5~10分钟,浸泡时间随鱼体症状改善与否适当缩短或延长,同时增加抑菌或杀菌的药物防虫咬及浸泡后的继发性感染。由于养殖场地四周环海,淡水资源稀缺加上带鱼自身耐受性较低,本试验采用福尔马林和过氧化氢交替使用的方法对患病带鱼进行治疗,每次采用适当浓度药浴12小时后再换水100%。连续用药3天后死亡数量明显减少,用药12天后出现零死亡。肉眼可以观察到鱼体表面有虫体脱落的病灶,但未见带鱼体表有梅氏新本尼登虫,说明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夏秋季节是多种寄生虫流行高峰期,也是梅氏新本尼登虫繁殖的时期。该虫繁殖能力比较强,身体透明,早期不容易发现,一旦发现时大多已经造成病鱼烂尾、烂嘴、红眼等损害,并出现死鱼现象。因此,在疾病治疗方面应以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治疗。

2.缩头水虱科类寄生虫病

缩头水虱科类寄生虫一般寄生在鱼的体表,以宿主的表皮组织和血液为食。病鱼会出现不摄食、体形消瘦、狂躁不安、体表分泌大量黏液并且体表有破损的症状。

在养殖过程中将死亡带鱼捞出,发现带鱼的口腔和体表有肉眼可见的乳白色寄生虫。该虫呈椭圆形,身体对称分节,头节小,大小为1.0~2.0 厘米,初步鉴定为缩头水虱科类寄生虫(图2B)。该类寄生虫抓附能力很强,一旦吸附则难以从病鱼体剥离,寄生在口咽部时会导致带鱼摄食受阻,故可对带鱼造成致命性的损伤。发现该寄生虫后,立即使用0.5克/米3 乙酸铜全池浸泡12小时,药浴后再100%换水,用药期间停止饵料的投放,连续用药3天,此后带鱼的口腔及体表未发现有该虫寄生的情况。

3.刺激隐核虫病

刺激隐核虫病俗称“白点病”,是一种常见的海水鱼寄生虫病,病原主要寄生在鱼的体表、鳃和鳍等部位。该病传染性强,短时间内可造成大面积水体污染,给海水养殖带来极大危害。

在养殖过程中发现带鱼出现行动迟缓、体表分泌大量黏液、呼吸困难、摄食减少、常蹭墙或摩擦池底的行为,将死亡的带鱼捞出发现体表有肉眼可见的小白点,表皮点状充血,鳃呈粉红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鳃丝之间有在旋转的黑色圆形或椭圆形团块,因此确诊为刺激隐核虫病(图2C)。

刺激隐核虫病具有暴发突然、早期不易察觉、繁殖周期短、繁殖率高的特点。目前针对刺激隐核虫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使用高锰酸钾、福尔马林、硫酸铜、中草药、淡水浸泡以及紫外线照射水体消毒等方法。由于养殖场四周环海、缺少淡水资源以及带鱼自身脆弱性,因此采用2毫克/升的维生素C和0.4毫克/升的乙酸铜全池泼洒方法治疗,连续用药3天,带鱼死亡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4.淀粉卵甲藻病

淀粉卵甲藻病的病原为眼点淀粉卵涡鞭虫,主要寄生在海水鱼的鳃、皮肤、鳍等部位,有传播快、致死率高的特点。

被感染带鱼摄食减少、游动迟缓、鳃盖无规律闭合,体表黏液增多并出现肉眼可见的小白点。将死亡带鱼捞出,发现鳃呈淡红色或灰白色,将鳃丝剪下放置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可见附着于鳃丝的不透明卵圆形孢囊(图2D)。

养殖中发现死鱼要立即捞出并埋掉,防止病原传播。使用0.5毫克/升乙酸铜浸泡12小时,每次药浴后再100%换水,用药第3天仍然可见少量虫体,带鱼死亡量明显减少;用药第6天检查没有发现虫体,可见虫体脱落后留下的病灶,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此后每天多次更换海水,冲走脱落的虫体,降低发病概率;观察带鱼摄食情况,沉底饵料要及时捞出以减少对水体的污染;定期检查水质,防止出现倒藻现象。

目前带鱼病害方面的报道并不多见。水产养殖中鱼患病具有季节性,夏秋季节气温和水温较高,容易造成病害频发,因此在带鱼人工养殖过程中可将死亡样本送至实验室检测,如果发现鱼出现非正常死亡,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在人工养殖过程中要规范操作,避免因为人工操作不当而造成带鱼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