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教学目标,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三年级上册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熟练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让学生学会解决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活动,进行归纳,概括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有探究的欲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已经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知道了它们都有4条边,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在上一节课学生学习《认识周长》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就是4条边的总和。这些都是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基础。三年级的学生还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有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经历,这些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学生在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时会有一定的难度。

三、新设计

1、在操作活动体会周长计算的实用价值。让学生测量身边的数学书、课桌面、地砖和开关面等实物的周长,在测量的过程中不但加深了周长的含义的理解,而且体会到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设计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首先基本练习的设计让学生对本堂课的知识得到了扎实巩固,再通过变式练习的设计沟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让学生能灵活运用本堂课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深化了周长的含义,空间观念得到了发展,思维得到了拓展。

3、最后板块的拓展延伸将其他图形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进行了对比沟通,突出了周长计算的本质。让学生明白了求图形的周长的方法与边的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边的特征不一样,求周长的方法也会有所区别。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能熟练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解决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长方形和正方形。

学具:软的米尺,记录单,练习纸。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图形的周长,谁能来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呢?

生: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出示课题)你能在我们的教室里找一找长方形和正方形吗?

生举例。瓷砖的表面是长方形的……

2、师:老师把刚才小朋友提到的一些放在了大屏幕上。想一想,你能计算这些物体表面的周长吗?需要知道什么信息呢?

3、师:现在请你们同桌合作,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量一量,算一算,求出周长。填写在记录单上。

(二)、周长的计算。

1、学生操作,师指导。

2、投影反馈。

(1)、师:我们请这几组同学来汇报下,下面同学如果测量的是同一种物体,有不同算法的可以进行补充。

生1介绍:我们组测量的是数学书封面:长:(18厘米)宽:(26厘米),周长是:(88厘米)。

生2介绍:我们组测量的是课桌面,长:(6分米)宽:(4分米),周长是:(20分米)。

生3介绍:我们组测量的是地砖面,边长是:(11分米)周长是:(44分米)

生4介绍:

我们组测量的是开关面,边长是:(8厘米)周长是:(32厘米)

其他学生补充,教师板书记录在黑板上。

(2)、总结提炼。

A、长方形的周长。

师:同学们都很能干,解决了这些物体的周长问题,我们一起先来看长方形的物体。仔细观察这些计算的方法,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呢?(四人小组讨论,师指导)

相同点:它们都是在计算长方形四条边的总和。

不同点:计算的方法不一样。(让学生边指边说,用笔指长方形的4条边,2条长,2条宽,一组长加宽)

①四条边相加。

②长×2 宽×2。

生介绍:先算出2条长和2条宽,再合起来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③(长 宽)×2

生介绍:先算出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长方形有这样的2组,就乘2。

师:听清楚了吗?谁还有补充?谁还能再来说说看?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不错,那这些方法,你比较欣赏哪一种呢?

小结:嗯,同学们都认为第3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所以

长方形的周长=(长 宽)×2(出示板书)

B、正方形的周长。

师:我们再来看看正方形的周长,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因为正方形的4条边都是相等的,只要用1条边的长度×4,就可以得到正方形的周长。

师:说得很有道理,所以正方形的周长就可以用边长×4得到。(出示板书)

(三)、练习巩固。

师:同学们真能干!刚才我们通过测量、计算,得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现在请你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下面几个图形的周长?拿出练习纸。

1、基本练习。

同学们都好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位同学的作品。

长方形:第一题: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呢?第二题:问这里为什么要乘2呢?正方形:这样做对吗?

再来看另外一种,这里的2乘6表示什么意思?2乘3呢?

师:三道题都做对的请举手。

2、变式练习。

选择题(遥控器答题)

(1)、师:春天到了,我们到公园里去走一走,看这里有两个花坛,一个是长方形的,它的一边是靠墙的,另一个是六边形的(课件出示两个图形),为

了使花坛更加整洁、美观,园丁叔叔要在两个花坛的周围围上了围栏,(课件出示围栏),想一想,这两个花坛分别需要多长的围栏呢?同桌之间商量一下。

好了吗?现在请大家拿出遥控器,我们一起来选一选。

6米

3米

5米

9米

3米

4米

4米

9米

①、长方形花坛至少要()米长的围栏。

A、(4 3)×2=14(米)

B、3×2 4=10(米)

C、4×2 3=11(米)

遥控器答题

反馈:

师: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B,谁能来说说看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这个长方形的花坛一面靠墙,所以只要围3条边就可以了。3乘2表示什么? 4呢?

生:3×2算出两条宽的和,再加上一条长,就算出了围栏的长度。

师:那么A这个选项求出的是什么?如果已经求出了长方形的周长,只要怎么改就可以了?

:只要再减一条长就可以了。

师:你们真聪明,如果算出了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只要再减去一条长,就是三条边的总长度了。

师:那选项C呢?

生:C是把2条长和1条宽相加了,如果围墙是在宽的那边就对了。

②、六边形花坛至少要()米长的围栏。

A、6×4=24(米)

B、6×4-3×2=18(米)

C、6×2 3×4=24(米)

师小结:同学们真能干,帮园丁叔叔解决了花坛围栏的问题。而且在解答实际问题时,能根据题意,灵活地选择计算的方法!

(五)、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你有什么收获吗?

生: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六)、拓展应用。突出周长计算的本质。

1、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老师这里还有几幅图案,我们一起来看看!漂亮吗?这些图案也有它们的周长。想一想,要知道他们的周长,又需要知道哪些信息呢?

生:逐题回答。课件出示边的信息。

师:这些图形就在同学们的练习纸上,请你们动手来算一算。

生完成练习纸。

反馈:选题口答。

师:解决了这3个图形的周长后,联系我们刚刚学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正五边形的计算方法和正方形的计算方法类似。后面2个图形的计算方法和长方形类似。

师:同学们不仅学会了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而且还学会了用相同的方法求类似图形的周长。

小结:看来求图形的周长的方法与边的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边的特征不一样,求周长的方法也会有所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