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有人说放不下这个放不下那个。仔细想想,放不下的,真是那个人那件事吗?

一位女性有个纠缠了十余年的前男友,人家问她为什么总是念念不忘?她说就觉得那个人能给她幸福的生活。可是如果他们在一起真的很幸福,当初为什么要分手?即使能再复合,就一定会感到幸福吗?她只是把幸福和那个人绑在了一起罢了。她放不下的,不是那个人,而只是一个想法:我认为有他就可以获得幸福了。

所以说,人都是活在自己的认知里。你放不下的,就是你现有的那些认为理所当然的认知。

比如,诸多父母认为孩子上了好的幼儿园就能上好学校;进了市重点就能考上985,就能事业有成,就能光祖耀宗,就能......

比如,男生认为有钱了就可以拥有一切,女生认为嫁个富一代或者二代、三代就万事不愁......

比如,网上的那些名句:有一种冷叫奶奶觉得你很冷,有一种热叫妈妈觉得你很热;我不要你觉得,我只要我觉得....

看看你的大脑里是不是充斥着各种认为“这个不可能”“那个不可信”;觉得“应该如此”,觉得“必须那样”......

那些认知是真的吗?多少实践证明并非如此,它们只是被当真了:你认为那些认知就是真的。于是那些被当真的认知,就左右了你的生活。

你做出某个行为,是因为你认为那个行为是对的;你对待别人的态度,是出于你对那个人的判断。但事实是否确实如你所想呢?在做出行为之前你很少甚至从来都没有问过。

换句话说,你始终活在自己认为的事实里,而不是真正的事实里。除非那些认知是符合事实的,不然你一定会常常感到矛盾痛苦,因为相信虚假的认知就等于在对抗事实。试问谁能赢过事实?

为什么你会想当然地当真?因为你认为那就是“你的”。“是我的当然不会错”,这里潜藏的前提还是一个想当然:“我的认知就是我”“我不可能出错”。

这也是你放不下某种认知的原因:不愿意承认自己是错的。承认错误会感到痛苦,拒绝承认就能拖延那个痛苦。这也是一种好处,认为有好处自然不肯放下。

所以,修行最重要的是要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知否;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要总是试图证明自己是对的。修行是为了追求真实,要遵循事实前进。而在事实面前,你不是臣服于事实,就是不承认事实。臣服于事实,你的“对”等于事实正确,没有你的功劳;不承认事实,那你一定是错的。

那些认知确实是“你的”,很久很久以前你选择把它们当做事实,成为“你的”。只是你忘了,忘了自己是有选择权的。如果发现它们是错误的,可以选择不再把它们当真。

就像一位皇帝,因为懒得上朝把权力移交给了大臣。本来想落个清净自在,结果反受到了大臣的控制。不幸的是他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还以为大臣就是皇帝自己就是臣子。于是只能每天在大臣的驱使下过得别别扭扭,心里还总觉得哪里不对。本来就不对嘛。

可是你让他反抗大臣,他的心里又会打鼓了:可以吗?他不会杀了我吧?他忘了大臣也只是听他的话而已:你来当皇帝,替我安排一切;并不是真的谋朝篡位。

这也是许多人放不下自己那些当真的认知的原因,因为放下了就会感到恐惧。就如同溺水时抓住了一根稻草,好歹是个念想,如果连稻草都没了,那不要陷入绝望了吗?

所以这里还有个“好处”在,稻草就可以给人心里一个希望的安慰。但问题是,稻草根本救不了你,这个所谓的安慰是假的呀。

所以,要放下就必然要承受痛苦。像那位皇帝,要忍住恐惧和大臣抗争,才能夺回皇位,才能发现原来大臣就是一只纸老虎。只要他拿出皇帝的威严,大臣立刻就怂了。

说白了,要有点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思。比如开头讲的那位女士,如果抱着“只有那个人能让我幸福”的想法不肯放,就只能一直蹉跎下去。但她不愿意承受放下的痛苦,就要承受一辈子可能得不到幸福的痛苦。如果她下决心肯把另外一个认知当真:还有其他人可以给我幸福。或许她的生活很快就会发生变化。

看看这里又提到了痛苦。承认错误会痛苦,感到恐惧会痛苦,所以放不下的最终原因是:不愿意吃苦。任何你拒绝不愿意做的事情,背后的原因其实都是这个:我害怕吃苦,我不能吃苦。但问题是,放下让你感到痛苦,难道不放下你就感到幸福吗?谁的生活不是始终在“不吃这种苦,就吃那种苦”之间摇摆?这世上有不吃一点苦就能获得的美事吗?

总之,你的生活状态就是源自自己的认知。指挥你的限制你的;帮助你让你感到自由的,从来不是他人外物,而是你对他们的认知。不同的认知带给你不同的感受,有的让你喜有的让你忧,有的让你又喜又忧,还有的让你感到完全的满足。你相信什么,把什么当真,就会做出相应的行为,承担相应的后果。

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人,始终在自己的认知里跳来跳去。究竟哪个认知是正确的,是符合事实的,只有靠实践证明。

人生,就是为了找到终极真实做出的一场场验证真假的实验。你现在已经置身在实验室当中了,只能选择用哪个认知做实验,而无法选择做不做了。即便你说不做,也是关于“不做”这个认知的实验。所以,大胆去尝试吧,早做完早回家。

一个能改变你认知的人(认知修正你放不下的)(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