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郓哥才是害死武大郎的人(小人物的命运十七)(1)

郓哥,原本姓乔,因在郓州生养而就此得名叫郓哥,家中只剩一个老爹健在。他是《水浒传》中的一个小人物,靠着在阳谷县卖梨而为生养家,平时与武大郎非常交厚,两人相约一起相伴做糊口生意。

在得知西门庆和潘金莲的奸情后,郓哥故意到王婆家寻找西门庆,希望讨要几个小钱,结果还被王婆打了一顿。

水浒传郓哥才是害死武大郎的人(小人物的命运十七)(2)

在看到武大郎太过老实厚道而一味宠爱潘金莲时,他索性将潘金莲与西门庆的奸情告诉他。结果,武大郎还不相信他,郓哥于是怂恿武大郎当场捉奸。可惜,武大郎非但捉奸不成,反而被西门庆毒打一顿,躺在病床上养病时,被潘金莲下药毒死。

后来,武松回家为兄长奔丧,找到何九叔和郓哥等人求证,打探潘金莲的不轨之事,判断兄长的死亡真相。最后,武松终于下定决心,斩杀了仇人为兄长报仇。到了第二十七回时,在武松被判罚充军后,郓哥这个小人物履行完自己的角色职责后,就再未出场过。

郓哥这个小人物,虽然戏份不重但却不能或缺。可以这么说,郓哥不仅是武大郎遇难的见证者,还是武松怒斩西门庆和潘金莲事件的引爆者。他虽然是一个还未成年的孩子,但却机敏灵活,本质纯良,还特别有孝心。

一开始,当他得知西门庆和潘金莲的故事后,带着孩子般的得意和闹着玩的心情,来到了王婆家,希望讨要点赏钱贴补家用。下面是两人当时的对话,王婆问道:

“郓哥,你来这里做甚么?”

郓哥道:

“要寻大官人赚三五十钱养活老爹。”

王婆又道:

“甚么大官人?”

郓哥道:

“干娘情知是那个,便只是他那个。”

施耐庵用短短几句话,明白无误的交代清楚了郓哥的性格和特点。郓哥小小年纪,就知道和王婆打哑谜,希望获取王婆的封口费。

郓哥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暴露出了他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在此地位下形成的性格特点,显示了他在特定场合下的复杂心理状态。毕竟,生存不易啊!

水浒传郓哥才是害死武大郎的人(小人物的命运十七)(3)

也正是有这个郓哥作为铺垫,才使后来的武大郎被打显得顺理成章,之后才引出了“王婆计啜西门庆,淫妇药鸩武大郎”的《水浒传》经典章回,以及后来的郓哥大闹授官厅和武松计杀西门庆等系列情节,从而合理地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演绎。

可以清晰的看出,施耐庵安排郓哥这个人物出场,是为了推动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为后来武松这个英雄形象的塑造助力不少。

水浒传郓哥才是害死武大郎的人(小人物的命运十七)(4)

因此,郓哥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小人物,他的成功塑造,推动了《水浒传》的剧情发展。正是由于许许多多个郓哥形象的存在,才成就了《水浒传》的价值。

原创作者:文史不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