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柔术招数有多少种(巴西柔术是如何风靡世界的)(1)

追根溯源,巴西柔术源于中国古代的手搏。后来这种武技传遍亚洲各地,并被融入日本武士的古武道中。柔术和柔道后来成为日本最主要的徒手格斗武道。

柔术的起源历史

在19世纪末期,日本的一位名叫前田光世的柔术大师(柔道之父嘉纳治五郎的得意弟子之一),到欧洲和美洲旅行,同各种挑战者决斗并打败了他们。

前田光世1910年在巴西同一位名叫卡斯托·格雷西的政要成了好朋友,后者帮助他在巴西建立日本移民社区。作为回报,前田光世把柔术的格斗技巧传授给卡斯托的儿子卡洛斯·格雷西。卡洛斯把这些技术传给了自己的兄弟,其中最著名的是他最小的弟弟艾里奥·格雷西。

艾里奥天生弱小,从来无法同他的哥哥们一同练习。但他每堂课都参加,观察所有技术的细节。

一天,因为卡洛斯不在,艾里奥获得机会替哥哥教课。他很快意识到,大多数技术可以通过加强应用杠杆原理,从而减少使用力量的方式来完成。通过艾里奥的早期实践和在训练与真实打斗中的不断完善,如今众所周知的巴西柔术就这样诞生了。

巴西柔术招数有多少种(巴西柔术是如何风靡世界的)(2)

巴西柔术同其他种类的缠斗武术(如:桑博、柔道)的区别在于柔术选手构想和完成技术细节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另外一个不同的地方是练柔术的人会采用不同的策略。

如果你遇到的对手比你又高又壮,学习柔术就能保证你掌握在生死格斗中存活下去,并取得胜利的技巧。舒适地躺倒在地上可以让弱小者信心倍增,弥补缺少耐力的弱点,从而战胜缺乏地战知识的大块头。

柔术的技术

巴西柔术适用于一对一的格斗,它强调地面格斗技巧。它的制服技术包括:关节技、绞技。这些技术在众多其他的强调地面战和不使用地面战的武术流派中也很常见。这就说明了一个事实,所有身高力大的对手的优势在于他们拥有长胳膊和长腿,能发出更强有力的打击。但这两个优势一旦到了地面上,很多时候会被遏止

柔术中包含很多投技和扭倒技,可将对手摔倒在地,利用身体上各部位:胯、肩等固定对方。除非受过专门的训练,化解对手胯、肩等部位的控制,将攻击引进落空,否则很难应对。一旦对手被拖到地面上,就会有一连串的方法将他摆放成某种易受攻击的姿势,从而完成预先想好的制服绝杀技巧。如此的斗智斗力可以同两个象棋高手的对垒相提并论,完成制服绝杀的一瞬就好比将死对方的老帅。

巴西柔术招数有多少种(巴西柔术是如何风靡世界的)(3)

制服技巧可分为两大类:关节技和绞技。关节技通常是通过利用自己的身体位置,固定其四肢之一形成杠杆,并迫使它超出其可移动的范围进行移动。对关节的压迫应采用一种自我控制的方式,当对手不能逃脱或有迹象表明已经被打败了的时候,应尽快松手。表示自己认输最常见的方式是拍对方、垫子或自己三次。

也可以口头表达,但不常见。另外,也可以采用绞技,阻断对手心脏对大脑的供血。

多数巴西柔术中的绞技靠的是阻断对手颈动脉中的血流供氧,让他失去知觉的。“被绞昏”实际上是相对安全的,只要使用者在对手昏过去后马上松手。在大脑因缺氧而造成坏死前让血液输入大脑,就不会有太大危险。因此这样的练习必须在老师的监督下进行。

同其他缠斗类武术(如中国式摔跤)一样,巴西柔术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允许练习者使用全速和全力进行对抗,这同真实比赛的情况是非常接近的。

巴西柔术招数有多少种(巴西柔术是如何风靡世界的)(4)

巴西柔术中的关节技包括很多种,在多数比赛中对膝盖和脊椎的关节技有所限制。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形成角度完成这些关节技不仅会引发疼痛,并且同时会造成关节的损伤,有些对膝盖的擒拿需使用扭转膝盖,这样的技术在比赛中是禁止的,因为在比赛中如果使用成功,会造成对手膝盖伤害,必须通过手术才能治愈。

同样,对脊椎骨的关节技也在比赛中禁用,因为这些技术有可能压碎脊椎或让脊椎错位。在巴西,只有拥有褐带的选手才被允许使用脚踝和膝盖关节技,任何从白带到紫带的选手,如果使用这类技术将被禁赛。

另一方面,很多针对手腕、肘、肩膀或脚踝的关节技是可以使用的,因为这些关节的灵活程度较高,在比赛里使用是安全的。在一些低层次的比赛中,有些选手喜欢使用一些意在造成对手疼痛的技术,目的是让对手拍垫子认输。这些技术包括折指关节,紧抱对方的头扭转,让对手气短认输(俗称:开罐头),将体重压在对方胸口或肋骨上。

这些技术不是真正的制服技巧,如果在较高层次的比赛中使用会被轻松化解并遭到更猛烈的反击。这些技术多半是用来分散对手注意力的,而不是用来制服对手。巴西柔术强调通过使用技术来控制住对手,迫使他们投降。

巴西柔术招数有多少种(巴西柔术是如何风靡世界的)(5)

使用巴西柔术的技术,一个小个子男士或女士,可以控制比他更强更壮的对手,最后迫使他投降

授权转载自《中华武术》杂志

赵易平(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