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西安交通大学一位退休教授家中突然来了一名不速之客,来人是个长相略有些羞涩的年轻男子,贸然登门拜访是因为他最近在研究一种减肥药,遇到一些化学难题想向教授请教。

几番交谈下来,老教授发现眼前的年轻人简直就是个天资过人的化学奇才,虽然他一直强调自己是贫农出身而且只有初中学历,但对很多问题他都有独到见解。

惜才的老教授欣喜难耐,再加上查阅了青年人所说的化学成分的确是制作减肥药的其中一项,便大着胆子带他来到学校简陋的实验室,教会他结晶工艺。

制毒大案刘招华(初中学历制毒31吨)(1)

几个月后,两名毒贩在福州闹市区进行交易的刹那,被早已获悉情报的警方一举抓获,当场缴获冰毒5千克,并顺藤摸瓜找到一个简陋的制毒工厂,令他们吃惊的是,这批冰毒并不是以麻黄素为原料,而是毒贩运用市场上随处可见的材料用化学方式合成的。

制毒者是谁?他到底用了什么方法合成冰毒?在《焦点访谈》报道了这一起案件后,那名老教授看着电视中有些熟悉的手法,突然想到之前那个虚心求教的化学热爱者,这才反应过来这批冰毒正是那个年轻人所制。

这个幕后黑手,名叫刘招华,在他浮出水面后,警方立即采取行动,却不想他棋高一着早已逃之夭夭,从此开启了长达八年的逃亡生涯。

制毒大案刘招华(初中学历制毒31吨)(2)

他在逃亡过程中屡屡犯下大案,生产的冰毒曾创下全世界被查获毒品的最大量。在公安部的A级通缉犯中,他的“大名”排在首位。关于他的民间传闻甚嚣尘上,有人说他隐居山林,有人说他早已整容出国了。

他一生崇尚科学,却也极度迷信。就连四十岁生日当天被捕,面对警察他也毫无惧色,甚至脱口而出:“外国人曾经用鸦片战争打开我国大门,我应该也能用冰毒打开他们的国门”之类惊人言语。

一个化学天才为何会走上不归路?又为什么说出如此狂悖言论?这一切还要从他的童年讲起。

制毒大案刘招华(初中学历制毒31吨)(3)

图-刘招华

草窝里飞出的金凤凰

刘招华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12岁时就失去了父亲,母亲也常年卧病在床,整个家庭由大哥操持。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调皮的刘招华格外受宠,尽管家人没办法让他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但一直咬牙坚持供他读书。

刘招华也不负众望,在学校里成绩一直很优异,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数学和语文没几个人可以赶得上我”,不仅如此,他对化学也充满浓厚兴趣,甚至还曾经在一次化学竞赛中拿过二等奖。

高二的时候,考虑到家庭原因,刘招华选择退学并瞒着家人偷偷入了伍,成为福建平潭的一名边防战士。

只要安心呆在部队,他得到提拔是早晚的事,但刘招华等不了那么久,毕竟部队需要服役满十五年才能转业。为了尽快脱身,他想出一个堪称“绝妙”的点子。

制毒大案刘招华(初中学历制毒31吨)(4)

图-刘招华 (大毒枭)

利用自己代理司务长的便利,刘招华给出差的战士都报了差旅费,超出账面的那一部分钱成为了他贪污的证据,数额也十分微妙,仅有一百四十五块,既实现了自己想要通过违纪离开部队的想法,又能因为数额太小不至于触犯法律。

很多人恐怕都想不通,这个明明拥有大好前程的年轻人,为什么要为了区区一百多块断送职业生涯。但无论如何,迎着众人惋惜的目光,刘招华还是成功转业成为福安市人民法院的一名法警。

聪慧的头脑、会来事的性格让刘招华再一次得到领导的赏识,被借调到市里负责招商引资工作。

按照常理,一个农民家庭出生的贫寒子弟,学历仅仅只有初中,能混到如今地位实属不易,想必放在一般人身上都会好好珍惜。

但这是普通人的想法,很明显,刘招华并不属于这个范畴。

招商引资,一个“肥缺”职位,不安分的刘招华又会有什么惊人举措呢?

制毒大案刘招华(初中学历制毒31吨)(5)

图-刘招华 (大毒枭)

中国版“绝命毒师”

由于工作原因,刘招华得以接触大量外商。童年贫穷的阴影似乎一直笼罩着他,让他对金钱的欲望格外强烈。每天都和有钱人打交道,让刘招华乐此不彼,他希望在自己平淡的人生中能够出现一个贵人,指引自己走向通往富贵的康庄大道。

对金钱同样热衷的台湾人找到刘招华,开始约着他进行一些走私的生意,一个月只拿五十多块工资的刘招华欣然同意,想尽办法拿到虎骨酒等紧俏物,一转手就赚了很多钱。也就是从那时起,热爱化学的刘招华开始接触到冰毒的制造流程。

制毒大案刘招华(初中学历制毒31吨)(6)

图-虎骨酒 的概述图

就在刘招华决定从法院辞职时,之前在部队认识的平潭人陈阿章(又名陈文印)找到他,说自己有日本和台湾的渠道,只要刘招华能制造冰毒,他就可以进行销售。

冰毒的巨大利润一下子说服了刘招华,他之前怎么也没想到,这宛如冰糖一样的东西能如此暴利,几乎就是躺着赚钱了。

两人随即一拍即合,但由于当时制作冰毒的原材料麻黄素,已经被国家严格管控起来,刘招华决定自己研究出一个新的合成方式。

制毒大案刘招华(初中学历制毒31吨)(7)

1996年5月,刘招华的冰毒工厂在福建正式开工,对外这是一家生产保健品“洋葱晶”的合法公司,污水处理系统等一系列配套设施也非常完善。

也就是在这里,一批新工艺合成的冰毒正式诞生,但“技术控”刘招华并不满意,因为这种新方法合成的毒品卖相并不好看。

在吸毒人员眼中,冰毒也有三六九等。外表晶莹剔透的才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上等货,愿意花极高价格购买。而刘招华刚开始生产的冰毒,由于结晶技术等原因,成品呈现出浑浊的黄色。

制毒大案刘招华(初中学历制毒31吨)(8)

“要做就做最好的”,为了寻求更专业的结晶技术,刘招华将自己伪装成一个化学狂热者,前往西安交通大学取经。

他的诚恳彻底骗过了老教授,在得到点拨后,内心狂喜的刘招华火速回到工厂。不久,十五千克晶莹剔透,纯度达到99%的极品冰毒出产了。

收到消息的陈阿章赶到工厂,拿上刘招华给他的五千克冰毒开始联系买家。正当他在约定地点准备将手上的货出售时,早就伏击在外的警察一拥而上,将两人当场制服。

这缴获的五千克冰毒,让警方诧异不已,这很明显是用全新技术合成出来的,究竟是谁,研究出这项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技术?

制毒大案刘招华(初中学历制毒31吨)(9)

逃脱追捕的头号毒枭

虽然陈阿章和另外一名毒贩被捕,但他们在法院宣判死刑后才将幕后的刘招华供出,等民警赶到他的别墅时,那里已经人去楼空。

1997年2月,福建警方正式对刘招华进行通缉,关于他的任何信息似乎在一夜之间消失。有人开始揣测,也许他提前收到风声,早已出逃国外了。

两年后,云南边防与广东警方联合查获谭晓林贩毒集团,由缅甸发往广东的109千克海洛因时,民警偶然发现一处仓库,里面竟然堆了554个大箱子,打开一看,所有箱子装满了冰毒,整整12.36吨,全部是用先进合成手段制成。纯度之高、数量之大震惊了在场所有人。

警方这才意识到,原来刘招华没有潜逃国外,而是一直在国内继续生产冰毒。

制毒大案刘招华(初中学历制毒31吨)(10)

图-刘招华

这些纯度普遍在99%左右的冰毒,如果远销美国,总价值可高达55亿美金,这是什么概念?按照1999年世界GDP排名,55亿美金相当于非洲一个小国家的全年生产总值。

更令人吃惊的是,这次缴获的毒品数量虽然已经是当年全世界缴获冰毒数量的总和,但并不是刘招华生产的全部。

他在被捕后面对《焦点访谈》记者提问时,就曾经说过当时一共生产了大约31吨冰毒,除了警方缴获的毒品,其余早已销售一空。

人们不禁奇怪,刘招华是如何在警方追捕下做出如此惊天大案的?

制毒大案刘招华(初中学历制毒31吨)(11)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毒枭,陈炳锡。

在认识刘招华前,陈炳锡一直在贩卖海洛因,还称不上是毒枭。从福建逃窜出来的刘招华带着自己的设备和技术来到广东普宁,找到了陈炳锡。

一向自负的刘招华觉得陈炳锡搞“四号”(特指海洛因)的生意没什么前途,决定由他出技术,陈炳锡出资金的方式共同开办冰毒工厂。

那时候,以坤沙为代表的第一代毒枭,发家致富靠的是手里的地盘和军队;第二代毒枭谭晓林则是围绕贩卖海洛因,为主的由商转销。

和他们比起来,技术是刘招华引以为傲的资本。他的出现,也预示着毒品犯罪从愚昧型转向知识型发展。

制毒大案刘招华(初中学历制毒31吨)(12)

图-陈炳锡 (冰毒之王)

从最初的15千克一下子跳跃到上吨的生产规模,销售成为刘招华最头疼的问题。

与陈炳锡合作,这个难题得以彻底解决。利用对方雄厚的资金和毒品销售网络,刘招华的冰毒工厂如果开足马力,每天生产的毒品数量就可以达到一吨。

但一家小小的工厂怎么可以消化如此体量的毒品,很快工厂排出的废水就将附近鱼塘的鱼全部毒死,引起村民的强烈不满。担心事情闹大的刘招华很快来到宁夏,继续打着开办工厂的幌子生产冰毒。

仅仅一年时间,他就批量生产出数十吨毒品,其中的12吨被广州警方查获。

制毒大案刘招华(初中学历制毒31吨)(13)

在掌握到刘招华正位于广州某家酒店的818号房间后,警方决定对他实施秘密抓捕。巧的是,那天正准备回房间的刘招华鬼使神差般与民警坐在了同一个电梯里。曾经在部队和法院待过的他意识到,这些警察很有可能是冲着他来的。

虽然深知“大事不妙”,但刘招华还是神态自若地按下七楼的按键,伴随着“叮”的一声,他在一众警察眼皮子底下安然离开。

按照常理,既然侥幸逃脱应该火速离开酒店才对,但刘招华从来都不是一个按常理出牌的人。

他还特意从楼梯拐上八楼,看到818房间被打开后,才慢慢转身下楼,然后骑上一辆自行车悠哉离开酒店,穿梭广州警方在各个交通要道布下的天罗地网,再一次逃脱了追捕。

制毒大案刘招华(初中学历制毒31吨)(14)

智斗毛贼的投资客李森青

2000年初,广西桂林一个叫做李森青的投资客频频出现在各大政商聚会中,一度成为县政府招商引资部门的座上宾。

他不仅注册了森森生物科技公司,还在凤凰林场开始种植红豆杉。在众人眼中,这个李总虽然偶尔看起来有些小气,但还算和蔼可亲,和太太也是恩爱有加,还生养了一个可爱的男孩。

虽然是有钱人,但李总见义勇为,他和入室毛贼展开机智搏斗的事迹还曾经一度上过当地晚报的特别版面,成为大家的饭后美谈。

直到2004年11月的一天,公安部通过电视第一次发布了A级通缉令,悬赏38万元通缉五大毒枭,刘招华的名字和照片赫然在首位。

制毒大案刘招华(初中学历制毒31吨)(15)

当时李总正在桂林一家酒店与朋友喝茶,看到刘招华画像出来后,他转头问了下身边的人:“你觉得这个人像不像我?”朋友打量一番后说道:“开玩笑,怎么可能像,完全不像。”

大家纷纷被李总的幽默所折服,氛围顿时变得轻松愉快。

在场的人恐怕无法想象,此刻正在与他们谈笑风生的李总,就是电视上的头号通缉犯刘招华。

原来,从广州逃窜出来的刘招华通过熟人关系,利用2000年全国人口大普查这个契机,成功将自己的身份换成了农转非户口的李森青。

有了合法身份的掩护,他在桂林安营扎寨、生儿育女,过上了高调富裕的生活。虽然对外一直在种植红豆杉,但他内心深处始终没有放弃过冰毒制造,一直妄图东山再起。

但事与愿违,看到自己成为公安部A级通缉犯后,刘招华虽然表面云淡风轻,但也明白警察迟早会找到自己。因此,他没有选择回家,而是买了些吃的东西就匆匆跑进山洞里躲藏起来。

制毒大案刘招华(初中学历制毒31吨)(16)

我的毒品只给国外人消费

过了十多天似人似鬼的生活,刘招华再度来到广州,那时候,浑身上下只剩不到一百元钱。于是,他不得不冒风险上街,把身上唯一值钱的劳力士以两万元的价格当掉。

有了钱,又再次躲避过警察的追捕,刘招华的赌徒心理开始作祟。也许所有人都以为他早已山穷水尽,但在他看来,自己多年与警察斗智斗勇积累下的极高反侦查意识就是自己的本钱。

刘招华料定警察绝对不会想到他会再次回到最危险的地方,因此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回福建老家。

回去后他租了一个老旧的房子,狡诈的刘招华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一旦有警方前来,他可以利用这里的三个出口再度脱逃。

有句话叫“机关算尽太聪明”,刘招华忘记了一件事。那就是警方在多年追捕他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积累经验,并根据他妻子的行踪,最终锁定了刘招华的具体藏身处。

制毒大案刘招华(初中学历制毒31吨)(17)

2005年3月5日,一张精心设计的天罗地网悄然覆盖在刘招华藏身处附近。在长达八年的“猫鼠游戏”后,警察终于将刘招华一举擒获,巧的是,这一天还是他四十岁生日。

“你是不是刘招华?”

“是啊,这还用问吗?”

“你知道你做了什么吗?”

“你既然知道,我也知道,何必还要问呢?”

这就是刘招华被捕时与民警的对话,没有仓皇失措,没有痛哭流涕,这个大毒枭在落网后甚至张狂地对警察说:“你们想知道什么?列一个提纲来,企图用智慧来战胜我,那是不可能的。”

因为坚信命中缺木,极度迷信的刘招华众多化名都带有“木”字,包括所开公司、子女的名字也带有“木”。想要逆天改命的他也许到死都想不到,落网的这次警方行动,代号就叫“啄木”。

制毒大案刘招华(初中学历制毒31吨)(18)

随着刘招华被捕,他的一系列惊人之语也通过电视节目曝光于大众,最著名莫过于那句“我的毒品只卖给外国人,因为当初他们用鸦片打开我国大门,我觉得自己也能用冰毒打开他们的”,当年此话一出,有些人甚至从这个恶名昭著的毒枭身上看到了“民族大义”。

殊不知,这只是一个犯罪分子最后的诡辩而已。要知道,任何一张毒品网络,都布满了形形色色的丑恶嘴脸在榨取价值。赚取差价、以贩养吸都是贩毒过程中的重要元素。

毒品一旦出手,所包含的巨大利润真的能如他所说流向国外吗?恐怕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最终的去向吧。

制毒大案刘招华(初中学历制毒31吨)(19)

如果不是走上邪路的话,凭借刘招华出众的化学天赋,再通过系统培养,他很有可能会成为化学方面的一个天才。而不是在2009年9月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

所以,一个人只要选择走上犯罪道路,即使他再天资过人,从他作出选择的那刻起,就注定走向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