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锅冷油更健康全媒体记者 胡海娟,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致癌的七种炒菜?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致癌的七种炒菜(炒菜方式不正确)

致癌的七种炒菜

热锅冷油更健康

全媒体记者 胡海娟

在生活中,在家自己炒菜吃,与叫外卖吃相比,既卫生又营养。殊不知,如果炒菜的方式不正确,很可能日积月累吃坏身体,让疾病“找上门”。

营养专家介绍,肺癌、食管癌、肠癌和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都与不健康的炒菜方式有关。改变一下烹饪方式,也许就能远离疾病。专家建议做到以下几点,对健康更有利。

倒油,点火,当油开始冒烟,放入葱姜蒜爆香——相信这是不少人做菜的“法门”。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高油温不仅会破坏菜中的维生素,还会产生很多对身体健康不利的物质,比如反式脂肪酸、苯并芘等,有些具有致癌性。

专家表示,热锅冷油更健康。先把锅烧热,再倒油,这时就可以炒菜了。此时,油温在150℃左右,油刚开始从四周往中间滚动。往油锅里放入菜叶、葱花,周围会出现均匀的气泡。

每炒一道菜都要刷锅

很多人在炒菜的过程中,刚炒过青菜,锅看起来也没啥油,挺干净的,那就不用洗了,再继续炒。

事实上,这样做是非常不健康的。因为看似干净的锅表面,其实附着油脂和食物残渣。当再次高温加热时,可能产生苯并芘等致癌物。而且不洗锅再接着炒菜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本在锅里残余的菜很容易烧焦,食物烧焦会产生致癌物质,存在一定的致癌隐患。因此,炒完菜后一定要洗干净锅再炒,为了身体健康,不能偷懒。

平底锅炒菜更省油

我国80%的家庭食用油量超标,油吃多了不仅容易发胖,高血脂、动脉硬化等疾病也会随之而来。而用平底锅炒菜,则能帮助人们减少食用油的摄入量。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人每天烹调油的摄入量为25克~30克。日常生活中,即便使用了限油壶,一不留神还是会超标。尤其是平时用圆锅做菜的话,圆底炒锅由于锅体受热不均,极易出现粘锅现象,为防止粘锅,人们往往会大量用油。

而用平底锅炒菜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平底锅受热均匀,油入锅后稍微转动一下锅,就可以使油铺满整个锅。同时,还会大量减少油烟的产生,使每滴油都用得恰到好处。

炒菜快出锅时再放盐

炒菜时放的盐多,进入体内的钠离子就会增多,造成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血管压力增大等一系列变化,最终导致血压升高。每人每天吃盐量应严格控制在6克以内。

专家建议,菜炒到七八成熟时再放盐或者出锅前放盐。这样的话,即使放少量盐,咸味也可以很突出,而且也不影响营养。

太早放盐,会使蔬菜中的汁液流出过多,不仅造成营养素损失,而且还会让菜肴塌蔫,影响观感和口感。肉类放盐太早,则会让蛋白质过早凝固,不仅难消化,汤汁的鲜味也渗不进去。

有些菜炒完焖一下更健康

炒菜时盖锅盖,不仅有助于减少油的用量,还可以让食物熟得更快。菜花、土豆、茄子、豆角、胡萝卜等蔬菜往往不太容易熟,需要反复翻炒。可是,炒得时间越长,营养损失就越多。

因此,最好用焖的方式,翻炒后加点水焖,锅内温度更高,炒菜用时大大缩短,味道上原汁原味,营养也更好。一些淀粉含量比较多的蔬菜,例如土豆、山药,焖制后更易于消化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