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廉(经济学者),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五大战略?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五大战略(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新发展格局的几点思考)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五大战略

□ 王廉(经济学者)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有利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提供支撑。

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新发展格局,需要找准大湾区城市群发展的特点、亮点和重点,定位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对标国际一流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要强化腹地支撑功能,尤其是在完善交通服务设施、增强产业影响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方面要为经济腹地提供全方位服务。

原创理念、原创理论和原创产品是大湾区未来竞争的利器。我们要补上前沿理论、前沿科技的短板,就必须在原始创新上下功夫,在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

广州与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两大核心引擎,仍需在发挥特色上做好文章。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稳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广州、佛山均超过2万亿。从产业结构与经济质量看,深圳还须进一步提升资源的整合效率。广州资源利用与服务能力较强,科创方面潜力尚待进一步挖掘,尤其是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船舶制造等产业集群,有待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

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应各有发展的侧重方向。如,东莞市行政资源的优化配置到了新阶段,33个镇街(园区)的城市空间有待优化治理,产业发展空间有待进一步集聚、创新与整合。又如,佛山需在企业发展质量、组织形态、投资权益和消费市场提升、城市化上积极推进。又如,江门作为世界侨乡,在城市形态、产业集群、平台建设、战略空间布局、个性化商圈打造等方面仍有较大空间。再如,惠州应从城市形态、区域产业链、全域文旅等方面升级;中山、珠海、肇庆应在构建城市形态、产业与人力资源方面优化资源配置。再如,珠海与澳门借助文化交流,塑造产业、城市形态,更好开展国际资源配置。

从交通方面看,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较好,应进一步发挥好枢纽作用。从科教方面看,2022年,全球共有1905所大学被纳入大学第三方指数研究计算范围。其中,有157所大学分别属于纽约湾区、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占全部入选大学总数的8.24%,展现出四大湾区强劲的高等教育竞争力。粤港澳大湾区目前是全球专利最多的湾区,广东拥有6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但仍需扩大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并加快名校、名专业建设。此外,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卫生总体上有待整合提升,全科医院、全科医生以及相关治理机制有很大提升空间。尤其在生物科技和大健康产业、前沿医学科技等领域有待进一步做大做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