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鹰潭3月24日消息(见习记者刘培俊 通讯员黄龙)江西省鹰潭市,以打造“世界铜都”为目标,铜产业被誉为鹰潭工业的“定海神针”。为了推动铜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鹰潭市锚定打造全省万亿元有色产业集群核心区目标,既固本培元、做大总量,又强筋壮骨、做优质量。

步入2023年,鹰潭市正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就冲刺”的精神状态,主攻工业招大引强,科技赋能转型升级,全力推动铜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全产业链营业收入力争突破5500亿元

近日,位于鹰潭高新区的江西鑫铂瑞科技有限公司铜箔生产车间,一台台智能化的机器高速运转,制箔等作业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企业的订单十分充足,所有生产线满负荷运转,确保一季度强劲开局。”江西鑫铂瑞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娟告诉记者。

工业稳,则经济稳。鹰潭因工业而兴,而铜产业是鹰潭工业的根本和心脏。

鹰潭主导产业现状(江西鹰潭智造新)(1)

江西鹰潭铜加工生产车间(央广网发 许志平 摄)

2022年,面对诸多超预期因素的冲击,鹰潭工业经济发展仍然保持稳中有进,铜及铜基新材料营业收入占规上工业营业收入的80%以上,占江西省有色产业营收的45%。新增营收超200亿元的铜企业2家、超100亿元的铜企业2家,全市规上铜工业企业突破200家。一系列亮眼的数据说明,铜产业挺起了鹰潭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今年,鹰潭提出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强市,重点突出“一个定位”,即建设未来最具竞争优势的铜产业基地。为此,鹰潭市深入实施项目大会战和“三大攻坚行动”,重点推进500个左右市级大中型项目,年度计划投资突破1000亿元。力争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全产业链营业收入突破5500亿元,推动工业经济综合实力迈入全省第一方阵。

招大引强好项目为发展提供硬支撑

2月6日,省市县三级重大项目协同联动开工暨2023年“项目大会战”动员大会举办后,鹰潭市立即举行项目开工活动。此次开工的重大项目共121个,总投资1272亿元,其中铜产业项目投资额就达551亿元。这是鹰潭市坚持规模化发展,不断做大铜产业体量的一个缩影。

鹰潭坚持把招大引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编制铜基新材料产业链招商地图,围绕有色金属产业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引进一批高科技、高效益、高附加值、带动性强的优质项目。出台党政领导干部带头外出招商引资专项考核办法,2022年10月以来,各区(市)党政主要领导带队外出招商130多批次,通过源源不断地引进大项目、好项目,为产业链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2年10月以来,鹰潭出台助企纾困40条、稳经济增长55条等政策措施,累计为企业减负57.7亿元。针对铜企业流动资金压力较大的痛点,重点强化供应链金融服务,积极推动“铜供应链金融”“铜票通”等政策性融资担保建设,及时出台铜产业平稳运行应急预案,建成了覆盖全域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通过注入“金融活水”扶持铜企业109家,授信45.15亿元,扶持资金达341.37亿元。

鹰潭主导产业现状(江西鹰潭智造新)(2)

江西江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磷铜球生产车间(央广网发 曾志凡 摄)

据了解,2022年,鹰潭紧盯全国67家铜产业链主要企业精准招商,已落户24家,新引进铜基新材料项目45个。今年,鹰潭市力争新增铜产业链主要企业20家以上,加快推进江铜华东电工新材料等18个铜基新材料项目建设。同时,还将采取精准有力措施,强力落实1亿元工业创新券、10亿元“工创贷”等硬核举措,推动铜供应链金融扩面提质,确保资金规模超400亿元,促使铜产业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批,发展一个、辐射一片”的磁场效应。

创新有智科技赋能提升铜产业“含技量”

产业兴则百业兴,作为传统主导产业,铜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鹰潭给出的答案是:既固本培元、做大总量,又强筋壮骨、做优质量。

在贵溪经济开发区铜产业大数据中心,巨大的LED屏幕上,一张张柱状图、饼状图、折线图轮流显现,数字化的画面,与园区企业火热的生产场景交相辉映。鹰潭以工业技改和技术创新为切入点,持续强化科技赋能,推动铜产业转型升级。

鹰潭主导产业现状(江西鹰潭智造新)(3)

江西康成铜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央广网发 刘新文 摄)

抓人才支撑。鹰潭现有高新技术铜企业63家,铜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02家,由鹰潭起草的国家和行业标准32项,均居全国同行业首位。同时,建成国内唯一的国家铜及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目录覆盖全部铜产品,是中国新材料测试评价联盟核心成员。令人欣喜的是,2022年底,鹰潭与江西理工大学共建的江西先进铜产业研究院顺利开学,到2030年,该研究院在校生人数预计可达5000人,可持续为鹰潭的铜基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抓工业技改。针对传统铜企,鹰潭深入实施新一轮工业技改行动,帮助过去以铜锭、铜杆等铜的粗加工为主的企业,利用物联网、5G、大数据等进行技术改造,实施178个工业技改项目。通过技改,超75%的铜企业营业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今年,将继续滚动实施190个工业技改项目,推动铜精深加工企业比重达53%以上。

抓数字赋能。今年,鹰潭将继续大力实施“用数赋智”工程,加快淘汰粗铜加工落后产能。为此,鹰潭市将持续做优做强江西铜产业大数据中心,充分运用好新建成的全国唯一有色金属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力争新增注册量5000万个、标识解析量达1.5亿次,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在有色金属行业的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