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史上有一些电影,本会成为经典之作,但它们的制作过程历尽艰难,最终没能被完成。

这些电影没能像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一样幸运,被后来者接手并发扬光大。

BBC曾经评选出“史上十大未竟电影之作”,借此呼吁当代名导们圆影迷们的梦——

1.《拿破仑》(Napoleon)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

近年来最受赞赏的十部电影(这些电影原本可能永垂影史)(1)

“哪部未被拍完的电影你们希望已被完成?”

如果向一个影迷群体提出这个问题,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将是斯坦利·库布里克的《拿破仑》 。

这位导演兼编剧花费了数年的时间研究了这位法国皇帝的资料并打算使《拿破仑》成为《2001太空漫游》的直接后续之作。库布里克意图让《朱尔与吉姆》(Jules et Jim)的演员奥斯卡·威内尔(Oskar Werner)饰演拿破仑,而由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饰演拿破仑妻子。但后来米高梅电影公司以成本过高取消了这个项目。

当他看完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1966年颇具争议的作品—《放大》后,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表示他感觉到他自己的电影已经过时了。

他决定拍摄一部激进彻底,有所突破的电影—清晰明确包含裸露,暴力及同性恋特点的电影。这部电影将围绕三个续发事件:一个是发生在一瀑布前的事件,另一个是在一战舰上的事件,最后一个是发生于一个工厂的事件。

尽管希区柯克承诺这部电影的成本将控制在一百万美元以内,MCA/环球影业工作室通过了这个项目,并迫使希区柯克放弃一个小时的测试画面。1972年,希区柯克的电影《暴怒》 ,由于对于针对女性的暴力的冷酷描写,将在重新运用《万花筒》中的想法。(Corbis)

3.《列宁格勒:900天》(Leningrad: The 900 Days)

赛尔乔·莱翁内(Sergio Leone)

近年来最受赞赏的十部电影(这些电影原本可能永垂影史)(2)

1984年,当赛尔乔·莱翁内完成《美国往事》的制作后,他想制作一部战争史诗电影。他已经迅速读完历史学家索尔兹伯里(Harrison Salisbury)关于二战期间东部战线的书:The 900 Days: The Siege of Leningrad。

莱翁内准备邀请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 Niro)饰演一位战地摄影师。电影将追随这位美国战地摄影师,讲述德国围攻列宁格勒期间,他发觉自己数年间被困于列宁格勒的故事。

莱翁内确保获得了一亿美元的融资并成功疏通了与苏维埃政府的合作,并找来了他的金牌合作者:Ennio Morricone(埃尼奥·莫里康内)来制作电影配乐。而就在这时,1989年赛尔乔·莱翁内于60岁时死于突发心脏病。(Corbis)

4.《追忆似水年华》(In Search of Lost Time)

卢奇诺·维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

近年来最受赞赏的十部电影(这些电影原本可能永垂影史)(3)

意大利导演卢奇诺·维斯康蒂对于浩大电影项目和文学名著的改编并不陌生。他于1963年拍摄的改编自兰佩杜萨(Giuseppe di Lampedusa)的小说《豹》(The Leopard)的电影版时长将近三个半小时。

上世纪六十年代,卢奇诺·维斯康蒂花费数年时间在巴黎和诺曼底研读了马赛尔·普鲁斯特的分为七卷的长篇小说。于是他希望电影时长可以达到四小时。预算之高使得资金难以筹得。

之后再次让人遗憾的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导演约瑟夫·罗西(Joseph Losey)曾邀请哈罗德( Harold Pinter )创作了改编自《追忆似水年华》的电影剧本,但最终也无疾而终。(Corbis)

5.《看电影的人》(The Moviegoer)

泰伦斯·马力克(Terrence Malick)

近年来最受赞赏的十部电影(这些电影原本可能永垂影史)(4)

在他1978年的田园史诗电影《天堂之日》为他赢得广泛赞誉后,泰伦斯·马力克退出了公众视野,移居到巴黎并在整个八十年代摇摆于几个项目间而没有认真对待。沃克·珀西( Walker Percy)的存在主义小说《看电影的人》(The Moviegoer)就是其中一个项目。

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位疏离家庭与工作的人发现在电影和书籍中有着比日常现实生活更重要、更有意义的东西。

尽管这部电影未被真正拍摄出来,但这部小说所反映出的关于一个人的内心生活的那种宁静、从容的思想似乎为他的《生命之树》(2011)和《通往仙境》(2013)打好了基础。(Magnolia Pictures)

6.《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

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

近年来最受赞赏的十部电影(这些电影原本可能永垂影史)(5)

《星际战争》的成功已在戏院和无线电广播中引起巨大轰动,于是在1940年,雷电华电影公司(RKO Pictures)为奥逊·威尔斯提供了一个许多电影历史学家将之视为对于新人导演(第一次执导电影)最好的一个机会。他被允许将执导两部电影并可以自己确定影片的最终剪辑。公司承诺只要他合理控制预算,将不会干涉他的拍摄想法。

第一部电影,他选择去改编、拍摄约瑟夫·康拉德的的小说《黑暗之心》。威尔斯将饰演电影的叙述者:马罗(Marlow),但除了在阴影和镜中的几个时刻,观众将不会看到他。

然而电影将采用“主观视角电影”拍摄方法,也就是说观众将从马罗本身观点出发看待事情。但结果却是该项目耗费太大,威尔斯反而决定去制作拍摄《公民凯恩》 —这并非一个错误的退却。(Rex)

7.《唐·吉诃德》(Don Quixote)

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

近年来最受赞赏的十部电影(这些电影原本可能永垂影史)(6)

《黑暗之心》并不是奥逊·威尔斯最后一步难产以致崩溃的电影。这位艺术家的生涯充斥着不可实现的项目:一部描写基督生平的电影将是《公民凯恩》直接后续之作,而威尔斯将饰演基督。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威尔斯尝试了多次去拍摄制作电影《唐·吉诃德》。 他意图把故事背景设定到当时的年代。

尽管有他的一位闻名世界的朋友的帮助—弗兰克·辛纳特拉(Frank Sinatra)以个人名义为这个电影项目投资25000美元,威尔斯依然还是未能成功融资以完成电影制作。虽然拍摄完成的电影胶片片段已于威尔斯死后被剪辑成片,并在节日时陆续展映以使人们得以一瞥他的视角。(Corbis)

8.《杀死堂吉诃德的人》(The Man Who Killed Don Quixote)

特瑞·吉列姆(Terry Gilliam)

近年来最受赞赏的十部电影(这些电影原本可能永垂影史)(7)

对于导演特瑞·吉列姆,改编塞万提斯的小说并将其搬上荧幕是一件棘手的事。他的电影于1998年开始前期制作。约翰尼·德普(Johnny Depp)将在电影中饰演一位穿越到唐·吉诃德时代的一位当代市场营销主管。饰演唐·吉诃德的法国演员让·雷谢夫(Jean Rochefort)马上想到德普的角色应该是是桑丘·潘沙(Sancho Panza,唐吉柯德的侍者)并坚持他们一起踏上冒险之旅。

2000年,正当摄影机开始拍摄时,特瑞·吉列姆令人堪忧的健康状况以及获取保险遇到的艰难几乎即刻注定了这次制作的厄运。拍摄被迫停止,但已被拍摄完成的电影胶片片段已成为阐述《杀死堂吉诃德的人》的艰难拍摄过程的纪录片《救命呐!唐吉诃德》中的一部分。

2010年,特瑞·吉列姆曾尝试重启这部电影拍摄项目,并邀罗伯特·杜瓦尔(Robert Duvall)饰演堂吉诃德,伊万·麦克格雷格(Ewan McGregor)饰演时间旅行者。但最终也似乎难逃厄运,无疾而终。尽管特瑞·吉列姆曾表示他希望他也许会在2014年末开始拍摄一个有关这个电影设想的新版本。(Rex)

9.《罗尼 火箭》(Ronnie Rocket)

大卫·林奇(David Lynch)

近年来最受赞赏的十部电影(这些电影原本可能永垂影史)(8)

在看过大卫·林奇的电影《橡皮头》(Eraserhead,1977)后,梅尔·布鲁克斯(Mel Brooks)他的制作人斯图尔特·康菲尔德(Stuart Cornfeld)被其深深震撼,他们决定邀请这位导演为他们拍摄一部电影。

林奇最初的设想是执导拍摄他本人创作的原始脚本—Ronnie Rocket。剧本情节是关于一位穿越旅行到异次元的侦探遇到了一位三英尺高的少年。这位少年在经历过一次手术事故后,需要时刻用插头,插线与电源连接。最后,这位少年成为一位叫Ronnie Rocket的摇滚明星。毋庸置疑,这并非一个商业项目,甚至林奇本人也承认这点。他反而有意去执导一部由别人编写的剧本。

于是他听从布鲁克斯的建议去改编《象人》 (The Elephant Man),以制作他的下部作品。然而Ronnie Rocket中的自身转化和多重相互关联世界的主题将再次出现在他之后的作品中,如《双峰》(Twin Peaks,1990)、《妖夜慌踪》(Lost Highway,1997)和《穆赫兰道》(Mulholland Drive,2001)。

10.《美国悲剧》(An American Tragedy)

谢尔盖·爱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

近年来最受赞赏的十部电影(这些电影原本可能永垂影史)(9)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和苏维埃政府称谢尔盖·爱森斯坦为一位“形式主义者”,之后在二十年代末,称他为“毁灭性的负担”。于是这位导演开始了他的西欧和美国之旅,并最终来到了好莱坞。

派拉蒙影业公司领导Jesse L Lasky很欣赏谢尔盖·爱森斯坦的电影,并于1930年4月为爱森斯坦提供了十万美元,资助他去拍摄一部电影。他建议爱森斯坦执导拍摄一部改编自西奥多·德莱塞(Theodore Dreiser)的小说《美国悲剧》(An American Tragedy)的电影。

六个月后,爱森斯坦完成了一个脚本,但Lasky认为脚本内容如过于压抑。以致于Lasky终止了合同并支付了爱森斯坦回莫斯科的路费。

翻译丨homleejj

来源丨译言网

原标题丨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以外,十部未竟电影作品

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新姿势!

微信丨剧角映画

微博丨@剧角映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