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朋友遇到不幸时,有些人往往不能做出恰当得体的反应我们常常说些朋友根本不想听的话,或者在朋友需要时我们却避而远之;或者虽然前去看望却总是避开敏感话题那么,当朋友身遭不幸时,怎样才能使言词表达做到恰当得体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怎么安慰别人不要太难过?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怎么安慰别人不要太难过(如何鼓励而不伤他人自尊)

怎么安慰别人不要太难过

当朋友遇到不幸时,有些人往往不能做出恰当得体的反应。我们常常说些朋友根本不想听的话,或者在朋友需要时我们却避而远之;或者虽然前去看望却总是避开敏感话题。那么,当朋友身遭不幸时,怎样才能使言词表达做到恰当得体呢?

最需要注意的是,切忌不可有过度对他人怜悯和同情的表现。安慰他人时应该语气低沉但又不乏力量,尽量不当面说“可怜”“太惨”等词语。怜悯的话语,只会令人更加悲伤,而且把“可怜”“太惨”等词挂在嘴边,仿佛在欣赏和品味对方的痛苦。对于有强烈事业心和自尊心的人,无论是真正的男子汉还是女强人乃至有志气的少年,不管其处境多么不幸,怜悯都是一种变相的侮辱,只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激起他们的反感。对于老幼病残者,单纯的怜悯也只能促使他们沉溺于悲痛和绝望的深渊而无法自拔,更谈不上振作精神,坚强起来,向不合理、不公平的待遇和不幸的命运抗争。以下简单阐述一些针对不同对象的安慰技巧:

1)受人歧视者

对于因各种身体缺陷或因出身门第受人歧视的不幸者,劝慰时应多讲些有类似情况的名人模范事迹,鼓励他不向命运屈服,抵制宿命论的思想影响,使他坚信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就能争取到人生的幸福,实现自身的价值。

2)事业受挫者

对于胸怀大志而又在事业上屡遭挫折和失败的不幸者,最需要的是对其强烈事业心的充分理解和支持。对于他们,理解应多于抚慰,鼓励应多于同情,怜悯是变相的侮辱,敬慕才是志同道合。不必劝慰对方忘掉忧愁、痛苦,更不要说服对方随波逐流,放弃他的理想、追求。最好的安慰就是帮助对方总结经验教训,分析面临的诸多利弊,克服灰心丧气的情绪,树立必胜的信念,共同探讨到达事业顶峰的光明之路。

某公司有个网络工程师,花了很长时间在软件上创新,结果人熬瘦了,还没成功。他面临失败,不免懊恼。这时,走过来一个同事,拍拍他肩膀说:“看你眼睛都熬红了,算了吧,有这个闲心,还不如回家休息休息!”这番话初听起来,似乎在安慰,但细听却不是滋味,伤人自尊。这种安慰像一盆冷水,给人的不是鼓励,而是冷漠。

3)失去亲友者

当人们失去亲人时,心情悲痛,最需要别人的抚慰。安慰丧亲的不幸者,不要急于劝阻对方的恸哭。强烈的悲痛如巨石积压在心头,愈久愈重,不吐不快,让其发泄、释放出来,反而如释重负,有利于较快恢复心理平衡的状态。

另外,在现实的生活中,有些所谓的安慰话更会给被安慰者增添痛苦和烦恼,还不如不说为好。安慰话有时候说得不好,反而会激怒对方,适得其反。要使安慰产生好的效果,没有副作用,掌握安慰的策略和尺度,注意分寸和方法,是不容忽视的,否则就会事与愿违。以下归纳几种不恰当的安慰话,以使大家引以为戒。

①揭人短的安慰。一位学生数学成绩不理想,他的同桌就直截了当地说:“你难过什么,你的化学可能会比这更差,忘了它,去做化学吧,后天就要考化学了。”这位说话者的原意是要他忘却,但这种揭伤疤的不适方式更会刺痛对方的心,安慰反而成了触发对方更大忧虑的源泉。

②为人添愁的安慰。一位中年人在单位体检时发现肺上有阴影,医生嘱咐他去复查,当他把这个情况告诉周围同事时,有的说:“我们小区里有一个人,开始也是这种情况,后来查出是绝症,你要正确对待啊,别忙工作了,快去医院吧!”这种过于实在的安慰,纵然有关切之心,但如此类比,被安慰者反而更加忧虑了。某单位里一位中年妇女的抽屉被撬了,正好前几天有人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她的朋友就信口开河地说:“过二要过三,当心家里也被盗!”我们暂且从好的方面来看,这位女友的本意是要她提高警惕,但这种没有根据的假设,弄得这位妇女离家时总是提心吊胆的,惶惶不可终日。

③使人懊恼的安慰。有个人不慎遗失钱包,里面还有四百多元钱,公司里的同事开玩笑说:“还好,你仅仅丢掉了半条裙子。”这种把懊恼象征化的说法,别人听了只会心中大为不快而已,根本起不到安慰、抚平他人伤痛的作用。

④令人不堪的安慰。一位文学爱好者写了几篇小说,这一次又被某杂志社退了回来,女友劝慰说:“这次比以前铅印的退稿函好多了,以后再努力吧。”这种说法勾起这位文学爱好者过往的失败所带来的沮丧情绪,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料。需注意的是,劝慰不能同过去的不幸联系起来。安慰他人的话如果说的得体,不仅别人听了觉得温暖,而且自己的心灵也会得到净化。安慰不幸的朋友时,通常使用的问话是:“你感觉好些吗?”“我可以为你做点什么呢?”让对方的心中感到你在关心他。

人和人之间交往,常常会遇到需要相互安慰的时候,在安慰别人时,如果有意将自己“降”到一个不如对方的“低位置”上,就有可能收到引发共鸣同时又不乏黑色幽默的表达效果。

在美国无线电广播中,有一个叫安东尼的人向专题节目的导演诉苦,说他太太总是跟他过不去,让他感觉处境难堪,内心难受。导演听罢,这样安慰他:“你想想我的处境吧,我最要好的朋友跟我太太一起跑了,他们已经跑了一个多月了。安东尼先生,你想想我会有多难受啊!”

这位导演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把自己放在不如对方的低位上,这种境遇上的降格,就使得对方在“人比人”的时候变得轻松了。那位安东尼听了定会哑然失笑,心情彻底放松,因为毕竟还有“不如”他的人在!对别人是如此,对自己也可以如法炮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