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1)

在万仙山第二天的行程是游览南坪的“龙潭沟”和“丹分沟”。早饭后,导游即开始联系景区的游览车。足足20多分钟后,第一辆中巴才来到我们所住的宾馆。由于我们这个团的人员比较多,需要分乘两辆中巴,我在第一辆中巴上。中巴朝着观景台的方向一路蜿蜒下山,许多路段都是异常惊险。司机是一位五十岁左右的男士,驾驶技术还不错。但这位司机的电话好像格外多,不时会有电话打给他。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2)

最初几次,司机都是先把车停在路边再接电话,我还想这是个很讲究职业道德的伙计。可接二连三的电话,让这位司机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开始边开车边打电话,让我们这些坐车的人胆战心惊。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3)

南坪的停车场就在那块神奇的“日月星”石旁边。所谓的日月星石,是一块外形似鱼头的大石头,其神奇之处在于上面自然形成的太阳、弯月和星星图案。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4)

与神奇的石头相比,那座安放石头的小亭子就显得有点粗鄙可憎了。本以为第二辆中巴随后就可以赶到,却不想,这一等就是40多分钟。接下来,去一家宾馆寄存行李,节奏也是慢慢的,让我这个急脾气人几乎要发疯。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5)

我们随团的导游人不错,但总感觉她时间观念不太强,不像多数导游那样把时间掌控的非常紧。游览丹分沟和龙潭沟,可以选择乘电瓶车上山,再走下来,也可以徒步走上去,再原路返回。之前看了一位网友最近游览万仙山的攻略,她在攻略中特别强调一定要坐车上去,既节省体力,也节省时间。但让我莫名其妙的是,导游却一反常规地极力劝导我们都徒步上去,并强调难度很小的。因为有了之前网友的强调,加之我一向不喜欢登山,我坚定地选择了坐车上山;好几位团友在一番犹豫之后,也跟我上了电瓶车。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6)

电瓶车上有一对儿老夫妇,大叔的腿脚不太利索,上底盘那么低的电瓶车也费了好大劲。先是大姨向我们这些晚辈“炫耀”:我已经坐过27次飞机了;嘴巴子也不太利索的大叔也不示弱:我已经坐过31次飞机了!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7)

电瓶车在盘山路上狂奔了足有20多分钟才到达山顶,大家都觉得这10块钱花的挺值。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8)

电瓶车到达的这个地方是丹分沟的终点,由此向西还可以到达“黄龙洞”。那对儿老夫妻和我们一起下车后,原地未动,原来他们的游览目的已经达到,接下来他们要坐下山的车回去了。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9)

我相信这是对儿幸福的老夫妻,但那样的身体状况,如此“到此一游”会有很多的乐趣吗?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10)

极力劝说我们不要坐车的导游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指着远方的大山告诉我们:那边就是山西了。山腰上也有挂壁公路,但那是近年用机械施工建设的。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11)

我查了一下百度地图,知道这条公路叫“昆山”挂壁公路,始建于1992年;2009年动用大型机械进行了技术改造,成为一条与郭亮洞相类似的旅游公路。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12)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13)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14)

丹分沟是一处沟谷景观,岩石类型与红石峡基本属于同一种,只是峡谷的规模比红石峡小了一号,是缩小版的红石峡。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15)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16)

这种沟谷在地质学上有一个专有名词:嶂谷。关于丹分沟名字的来历,有太上老君在此给各路神仙分发仙丹和红色山崖因水而分两种说法。我以为,前一种说法有望文生义的嫌疑,应为今人编的新神话;后一种说法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应是正解。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17)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18)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19)

由于沟谷狭窄,阳光很难照射到沟谷底部,加之前一天万仙山景区普降了大雨,此时的沟谷格外阴暗潮湿,石壁摸上去都是湿漉漉的。在炎热的夏季走进这样的沟谷,如同进入了空调房,而且是加湿的空调房。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20)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21)

潮湿的空气和岩壁上不时飘落的水滴,在让游客享受清凉的同时,也让游客手中的相机经受了考验。我每次举起相机的时候,都要仔细观察周围有没有水滴落下;一旦有水滴喷溅到镜头上,又要赶紧掏出麂皮及时擦拭。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22)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23)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24)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25)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26)

和其它沟谷景观一样,丹分沟里也有许多飞瀑和跌水,但沟谷里不甚理想的光线让这些水景显得不够明快。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27)

景区里的栈道有多种形式,既有水泥栏杆、石板的,也有栏杆和台阶全金属的。栈道采用不同的材质,可能有因地制宜的考虑,或许还有安全性的考虑。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28)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29)

但在一个不太长的沟谷里,多种材质的栈道混杂,在观感上不是很好,特别是金属栈道与环境不够协调,破坏了景区美感。小心翼翼走上悬索桥,掏出相机刚要拍照,两个开玩笑的小伙子突然冲上桥,一阵狂晃,差点把我晃趴下,好歹手中的相机没撒手。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30)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31)

穿过一个应该是人工开凿的石洞,眼前豁然开朗,居高临下,可见一高达数十米的瀑布奔涌而下。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32)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33)

沿栈道一步步下行,回身看,发现刚才钻出来的那座山体上镌有“丹分沟”三个大字。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34)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35)

我们是逆向游览的丹分沟,如果从山下正方向游览至此,穿过那个石洞就进入了丹分沟景区。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36)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37)

接下来的这个景点叫龙潭沟,也是个沟谷景观,但沟谷的规模比丹分沟要大一些。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38)

在未进行旅游开发之前,丹分沟和龙潭沟应该是相互独立的,是那个人工开凿的山洞把两个沟谷联系起来,让两个都不足矣独自撑起半日游的景点凑成了一个半日游。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39)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40)

从丹分沟起点到龙潭沟终点应该有几十米的落差,一连串的栈道,让游客实现了从天而降。下到谷底,本想直奔那挂大瀑布,却发现与大瀑布斜对着的山体上还有一挂气势不凡的瀑布。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41)

这挂瀑布叫“白龙潭瀑布”,由流经丹分沟的流水汇聚而成,堪称丹分沟和龙潭沟联系的“纽带”。我一般不喜欢冒险,但看到白龙潭瀑布前面的水不是很深,就大着胆子连蹦带跳地蹿到了瀑布的对面,稳稳当当地拍了几张白龙潭瀑布的全身照。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42)

有白就有黑,白龙潭瀑布斜对面的这挂身材修长、流姿曼妙的瀑布自然就是“黑龙潭瀑布”。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43)

黑龙潭瀑布落差高达64米,水量丰沛,是龙潭沟里最壮观的景致。在云台山和万仙山都有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天然瀑布都比较窄,很少形成宽幅面的瀑布。究其原因,和构成这些山体的石英岩状砂岩有关。石英岩状砂岩质脆、韧性差,容易发生断裂,但硬度较大,耐风化和抗冲刷力较强。岩石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云台山和万仙山的瀑布很难在横向上迅速发展。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44)

走近黑龙潭瀑布,瀑布飘起的水雾把周围灼热的空气降温了好几度,人站在附近感到格外的清爽。瀑布下的黑龙潭大致呈圆形,水碧绿而深邃,宛若一块澄净透明的玉璧。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45)

1998年夏,曾经有潜水员潜入潭里,试图探查潭的深度,却发现潭并不是通常的井状或深锅状,而是罕见的螺旋状,很难潜到最深处。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潭体形状,也与石英岩状砂岩的特点有关。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46)

观赏完黑龙潭瀑布,顺流水下行,人工叠起的石坝让水面宽阔如垠、平稳如镜。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47)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48)

两岸一座座矗立的山峰在水中形成的倒影,让金刚般的山峰更显雄壮。尽管我已经退到了所能退的最远距离,我的24毫米广角还是无法完整拍到山峰和其倒影。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49)

一个女孩子也像我一样是个“独行客”,一路上非常认真地用手机拍这拍那,但很少自拍。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50)

游道右侧的山坡上堆满了巨大的红褐色石块,有些甚至摇摇欲坠,让经过的人禁不住加快了脚步。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51)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52)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53)

漫过人工石坝的流水,再次回归它的本来状态,继续在乱石丛中跌宕穿行。走出龙潭沟的时候,时间是11点10分,游览完丹分沟和龙潭沟用时只有两小时零10分钟,距离导游和我们约定的集合时间还有差不多3小时。直到这个时候,导游早上从郭亮村出发时不紧不慢和一再引导我们不要坐车上山的原因终于找到了:丹分沟和龙潭沟再怎么游也就是3个小时左右。不到12点,团友们陆续都回到了寄放行李的宾馆,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因为3位来自香港的游客此时在景区里玩的正嗨。差15分钟两点,最遵守集合时间的3位香港朋友终于回来了。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54)

丹分沟和龙潭沟的景色不能说不美,非常值得细细游览,但由于游客不了解整个游程的长短,往往不敢过多停留,导致本来富裕的游览被浪费。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55)

对这种时间比较充裕的景点,导游应该在游览前明确提示,以避免宝贵的游览时间变成无聊的等待。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56)

返程的前三分之一路程一切正常,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旅游大巴的空调系统失灵了,车厢里的温度迅速升高。要知道,此时车外的气温高达36度!

万仙山郭亮村云台盛景三日游(万仙山丹分探幽谷)(57)

一车人在汗流浃背中坚持到了沁阳服务区,大家下车降温,旅游大巴也敞开了后机盖散热。停留了大约30分钟,“桑拿”大巴继续上路。面对游客的不满,司机师傅的表现非常好,始终保持了温和的态度,让游客的发泄温柔回弹,不至发生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