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绝对是一部让人肾上腺素爆炸的热血战争片。
作为一部为颁奖季量身打造的产品,它既富社会关怀,又符合主旋律,而最让人感触深刻的,就是它的反战思想。
影片的最开始就显露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男主角道斯的父亲是一位“战后创伤”的受害者,尽管从战场安全返回,但因为战友的死使其背负了“幸存者罪恶感”,整个人性情大变,暴躁又易怒,常常将家里搅的鸡犬不宁。
这种战争遗留的隐形伤害,是即便身处祥和的田园小镇也不能治愈的。
而这部片子真正引人深思的地方就在于道斯不愿意使用武器杀人却执意要参军打仗,还因此被列为“良心拒服役者”,所谓“良心拒服兵役者”通常指因种族或宗教信念拒绝拿起武器服兵役的人。这种人一般都是和平主义信仰的追随者。
但道斯不同,他既坚定自己尊重生命不杀人的信仰,也迸发着救祖国于危难时刻的热情。
说实话,看到这里汪仔也有些不理解,一个不佩戴武器的军人,怎么上战场呢?没有刀枪怎么救助身边的人?
同样不理解的还有道斯的战友和上司,他们嘲讽他高傲,侮辱他是懦夫,集体排挤殴打他......上级漠视并怂恿这一切的发生,让他去洗厕所,禁止他休假,只为了让他屈服从而自愿退出,失败后又以不听从上级指令将他告上军事法庭。
但这一切都不能阻止道斯坚持自己的信仰,最终他以一个“异类”的姿态走上了战场。
影片播放到一个小时十分左右的时候,开始正式上战场。
这是汪仔看过最凶猛最残忍最血腥又最真实的战争场面,充满着“肝肠与炮弹齐飞,脑浆与子弹共舞”的画面。你死我活的冲锋对战中,上一秒还在说着台词,下一秒脑袋便被打穿。
在人们会将战争浪漫化、娱乐化的和平年代,《血战钢锯岭》将战争的残酷血淋淋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无疑会让人们清醒:战场上没有一丝美感可言。
也正是在炼狱一样的钢锯岭战场上,被战友们视为胆小鬼的瘦弱男孩却展现出常人无法与之匹敌的勇气。枪林弹雨中道斯手无寸铁,秉承“再多救一个”的信念,凭一人之力救下了75位受伤战友的性命,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守护神。
看到这里,一定有很多人会感到抗日神剧的既视感扑面而来。但这部电影却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现实中的斯蒙德·道斯是一个比电影还传奇的存在。
被俘虏的日军在接受审判时陈述,他们早就发现了这样一个来回穿梭救人的医疗兵,可是每次要开枪射击他时,都扣不动扳机,简直是冥冥中有神在庇佑。
艺术总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却远没有生活复杂深刻。汪仔认为,这部影片最令人震撼的地方不在于救人于战火中,而是道斯终其一生都坚守了自己的信仰,即使最孤立无援的时刻也不曾动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