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第一次去日本学习考察,我发现日本没有垃圾桶;农村的道路干干净净,没有泥土;新干线上面人们都静静的坐着拿本小书在看;六十多岁的老爷爷有点在指挥交通,有的在开大巴;我们当地结婚的中国导游告诉我们,日本不卖假货,当是他们都把好的药品,新药都只卖给日本人,一般游客买的都是以前的旧药;我最惊讶的是去参观丰臣秀吉纪念遗址,里面有个扮古装拉车的,我从他的眼神里面看不到自己的自卑,而是自信的眼神,有精气神的目光,和我在中国电视剧上面看到猥琐日本兵根本不一样,我们太多的电视剧弱化了日本军人,甚至是日本一些优秀的文化,而宣扬我们是多么的有优势,让国人危机感越来越淡化。

生存日记4游戏(日本人停留在看纸质书籍)(1)

日本学习

维和日记4(维和日记3,有敏感信息,平台不能发布

南苏丹参加维和行动的除中国外,还有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印度,肯尼亚等十几个国家。

一次,我从朱巴到瓦乌,在机场候机的时候,我发现简易的候机厅里,坐着20来个中国人,三个黑人,两个日本人。黑人在吧台品尝美食,中国人或三五成群聊天,或掏出手机上网、打游戏,发微信。只有两个日本人,一人手里捧一卷书,在那里静静的看着,不时掏出笔做一下笔记,丝毫不受周围嘈杂环境的影响。书是竖版排列的,我虽不懂日文,但从书里的插图和页面翻卷的程度,我能判断出这不是一本娱乐杂志,而是某个方面的专著,并且翻阅过的不止一两个人。我沉默了,甚至感到颤栗。日本这个民族虽不敢担当,但它的学习能力太强了,强到连对手都不得不佩服。毛主席曾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未来战争是高科技的战争,而高科技的战争是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驾驭的。当对手在学习,在进步,在思考民族存亡,战争之道的时候,我们如果还心存幻想,不思进取,沉迷于游戏,哈日哈韩的话,那我们在进入战场前就败了。

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心怀忧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思想自我加压抓学习,努力提升自身能力!提升自身能力有三大途径:第一大途径是读好书,所谓的读好书不是读网络上的那些意淫小说,趣味故事,而是读有思想,有内涵,能发人深省的作品。我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三本书。一本是戴旭的《C型包围圈》,能让我们明白今天中国的处境,培养忧患意识。一本是阎真的《沧浪之水》,能让我们懂得在生活中面对困境时如何奋发图强。一本是稻盛和夫的《活法》,能让我们明白人活着的意义和价值,将偏颇的人生观,价值观修正到正轨上来。稻盛和夫是日本企业家,一生中创办的两家企业都进入世界500强。2010年应日本政府请求,出任破产重建的日航株式会社社长,仅用一年时间,就扭亏为盈,创造出世界航空企业中的最高利润率。他在《活法》中提到了六项精进原则:即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要谦虚不要骄傲;要每天反省;活着就要感恩;积善行思利他;不要有感性的烦恼。这六项原则对我们无论是成才还是创业,都有指导意义。

提高自身能力的第二大途径是走远路。他乡之石,可以攻玉。只有走出去,才能开拓眼界,看到别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短板。2016年5月,我参加中部战区首都卫士比武回来,听说选拔维和人员,我去报名了,当时许多人不理解,劝我别冲动。说我年龄这么大了,在军队这些年,该有的荣誉也都有了,离家那么远,家里有个什么事都顾不上,更何况刚刚发生维和战士被袭击事件,很危险。我当时的想法是当兵就要当最好的兵,和平年代不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军旅生涯总觉得缺点什么,出去维和,至少能走出国门,看看外面的世界。在南苏丹维和一年,吃了不少苦,遭了不少罪。时至今日,我依旧不后悔当初的选择。树挪死,人挪活,只有走出去,才能做到破而后立。

提高自身能力的第三大途径是交高人。柳青曾说过:“人生的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特别是人年轻的时候”。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看一个人今后能有多大发展,看他身边的朋友就知道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走了很长的路却回到了人生原点,后悔当初选择的时候,没有人点拨一下,要不肯定不会是现在这样。真心的奉劝大家,不要将有限的时间花在网络游戏和闲聊吹牛上了,静下心来看几本书,敞开心扉,交几个良师益友,也许不经意间,他的一席话就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就能让你拥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