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科技小院入驻后老营村,用嫁接苗解除连作障碍,为大水大肥开出精准“处方”,协助合作社建立自主品牌为村民农产品谋销路……这些举措的实施,后老营村村民每亩地增收1000块钱。

让“政产学研用”融汇贯通,让农民有自己的“专属智囊团”,如今,这样的致富路径正在全国各地复制沿用。自2009年以来,全国建立了127个科技小院。在距离后老营村不足10公里的前衙村,科技小院的师生们正忙着改良巨峰葡萄,试验田收获的葡萄每斤还多卖了2毛钱。

专家走基层活动(当科研走到田野)(1)

后老营村,地处河北曲周、永年和肥乡三县交界处,用村民的话来讲就是“爹不疼,娘不爱”。10年前,村里的交通闭塞,村民靠种地为生。

为了增加收入,村民在小麦和玉米中间套作西瓜,不料却出现了严重的连作问题,正处于膨瓜期的西瓜,早上看都挺好,一到中午就蔫了,过不了几天,整棵瓜秧就死了,村民费力耕种西瓜,到最后却挣不到一分钱。

2010年,中国农业大学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合作建立的科技小院入驻后老营村,帮助村民种西瓜。如今,后老营村不但解决了农业种植问题,甚至建立了自己的品牌,村里建起了村史馆、民俗馆、环村路、西瓜采摘园,不少村民还搬进了有电梯的新民居。

专家走基层活动(当科研走到田野)(2)

村民的西瓜丰收了,乐得合不拢嘴。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村支书“三顾茅庐”请来农大师生

2009年,为了更好地让科学研究走到田野,转化为农民实用的技术,中国农业大学李晓林教授跟白寨乡政府“要”来一间房,取名“科技小院”,这也是全国第一个科技小院。

当年秋天,科技小院的农大师生在白寨乡指导的玉米示范地,比其他地方农民耕种的田地平均产量提高了16.8%。

专家走基层活动(当科研走到田野)(3)

后老营村。受访者供图

不远处,后老营村当时的村支书李振海听说这个消息坐不住了,拽着大河道乡时任党委书记张志民、乡长张志勇找到白寨科技小院,请农大教授到村里建科技小院帮助村民种西瓜。

农大教授李晓林一听都愣了,“我们只懂玉米和小麦,哪会种西瓜?”

后老营村有多年种植西瓜的历史,但始终面临“重茬”的困扰。村民李平海告诉记者,当时的西瓜不能连年种,第一年种西瓜亩产8000斤,第二年一亩地就产6000斤西瓜,第三年也就能收4000来斤西瓜,到后来可能就绝收了,村民除了换地种瓜,想不到别的解决办法。

当时,白寨科技小院只有3位老师和2个学生,了解到后老营村种西瓜的情况,李晓林犯了难,没有种西瓜的经验,加上人手不够,接下来能不能做好都是个未知数。后老营村村支书李振海和大河道乡党委书记张志民为了尽快请到农大师生,前后三次到白寨科技小院。

李振海对李晓林说:“你们是中国农业最好大学里的老师和研究生,怎么着也比我们老农民强!”正是这句“大白话”,让李晓林坚持了在后老营村开办科技小院的信念。

专家走基层活动(当科研走到田野)(4)

后老营村科技小院。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你们真不是卖肥料的?”

先不说西瓜,田间地头的一切,都是学者们应该关心的。在农业生产中,肥料、种子、农药是老百姓用的最多的,也是农业生产开销比较大的部分。刚到后老营村,通过实地调研,科技小院师生就发现村民普遍施肥量偏大,并且使用的肥料配方不合理,往往花了冤枉钱,庄稼还没长好。

科技小院帮村民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施肥不合理,由于村民缺乏对肥料配比的科学认知,师生利用自己的专长,为当地农作物开出“处方”肥料。

要想让村民科学施肥,师生们首先要解除村民的疑虑。早在冬季农民大培训的时候,就有一些村民担心是推销肥料的,开完培训会村民就会反复问“你们开着车,是不是车里装着肥料?”“早就有过一波卖肥料的也说自己是农业大学的,还给我们送盆,到头来就是为了卖假肥料。”“你们打开后备厢让我们看看有没有肥料。”

看到后备厢没有肥料,村民还是不放心,反复问:“你们真不是卖肥料的?”

为了让村民更科学地使用配方肥,科技小院做了不少工作。不仅开出了配方,还联系了可靠的厂家订购配方肥,并且每袋肥料价格低于市场10-20块钱,村民用上了好肥,还攒下了一点来年种地的钱。

目前,整个曲周县基本上分为2-3个配方肥,各乡镇根据自身情况从而选择不同的配方肥施用。利用科技小院驻地后老营村的优势,师生充分扶持合作社发展,积极推动合作社理事长开展肥料的统一订购,保证生产资料优质价廉,同时,利用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户统一管理,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统一。

来自村民的较量

那时候的黄成东还是一名在读硕士生,曾在北京大兴种过黄瓜和西红柿。“吃西瓜我没问题,但是种西瓜真是没经验,还是硬着头皮去了。”一同到后老营村科技小院的,还有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刘全清副研究员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李宝深。

“得先让村民信服我们,才能在这个村待下去。”师生到那里第一步就是做调研,最快、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向农民学习,从播种到收获,什么时候施肥、浇水,把这些农民的经验和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再提出一个优化的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村民最头疼的西瓜“重茬”问题,4月17日科技小院正式入驻后老营村,4月20日驻村师生就进行了一场西瓜嫁接苗培训。“那场培训会开完,村民就炸了锅,担心、质疑,各种声音扑面而来。”黄成东说,当时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后来干脆就做了个小温室一点点做嫁接技术。

从村支书李振海家里找来一些木材,又买了一些塑料布,三个人就在科技小院前边的广场空地上搭起了一个小温室。由于用的是蓝色塑料布,又是立方体,外观看起来就特别像一个迷你版的水立方,“后来我们就叫它水立方。”

自从“水立方”建成,几乎每天都会迎来村民们的观摩,有的村民早上五点就来转一圈,小小的“水立方”引起了他们的好奇,有的村民还戏称为“防震棚”。

专家走基层活动(当科研走到田野)(5)

科技小院入驻后搭建的小温室,村民都叫它“水立方”。受访者供图

用鸡粪配营养土,购置穴盘,播种西瓜籽、南瓜籽,长到差不多大的时候,现场进行嫁接,渐渐地,不少村民参与到科技小院的试验中来。

适逢嫁接的关键时期,恰好赶上了后老营村过会,这是一年中村里最热闹的日子,当时几乎村民所有的亲戚朋友都要来小温室里瞧瞧。

其中,一位后老营村的女婿听说农大学生在这里种西瓜,特意过来一探究竟。看到师生们正在进行的西瓜嫁接,放话:“我都试过了,你们肯定不行。”原来,当年他做了4000棵嫁接苗,只成活了40棵,自己长年种地,嫁接成活率都只有1%,更何况这些没有种过地的老师和学生,因此对师生们做嫁接苗产生了巨大的质疑。

在备受压力的情况下,科技小院的师生们嫁接的西瓜苗成活率达到了85%。

嫁接苗高成活率得益于嫁接技术的细微切口和精准对接,并且经过嫁接的西瓜苗需要在温室里精心呵护3天,这样才能保证嫁接苗的成活。

师生们搭棚做嫁接技术的普及,让村民们认识到“原来嫁接这么管用,还不难。”第二年,村民们便预订嫁接苗50亩,第三年就预订了200亩嫁接苗,第四年预订直接达到500亩。嫁接苗的应用彻底解决了西瓜“连作”问题,村民们也不用换地种西瓜了。

冒牌的“老营村”西瓜

种得上好苗子,用得上好肥料,收得上好西瓜,还得卖得上好价格,才能让村民真真正正尝到甜头。

经过初期施肥指导,又碰上了好年景,2010年,后老营村西瓜大丰收,眼看着长成10多斤的大西瓜一天天成熟,1斤却只能卖1分钱,一个大西瓜卖价还抵不上一根冰棍。西瓜行情不好,也没有收西瓜的车进村,村民对着烂在田里的西瓜发了愁,科技小院的师生也跟着着急。

为了帮村民找到销路,李宝深和村支书李振海开着车,带着瓜,拿着宣传页,冒着炎热到周边各大交易市场宣传,找采购西瓜的商贩。

第二天,几个瓜商就开着大车进村收西瓜。那一年,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一点点地将西瓜销售出去的。

有了这次教训,科技小院协助合作社建立了西瓜交易市场,积极开展周边市场宣传推广工作,来村收购西瓜的大车逐渐多了,西瓜也卖上了好价钱。

与此同时,科技小院帮助合作社设计和申请了老营村西瓜商标,让村民有了属于自己的品牌。把高优质西瓜贴上老营村标签,装上礼品箱。自打有了自己的商标,后老营村的西瓜销售档次明显提高,平均每斤能提升1毛钱,好一些的能多卖2毛钱。

专家走基层活动(当科研走到田野)(6)

后老营村有了自己的西瓜商标。受访者供图

为了完善老营村西瓜产业链,一年四季都有瓜吃。科技小院协助后老营村建立了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生产无籽西瓜、贴字西瓜、心形西瓜、方形西瓜等多种高端产品,每年七月还组织举办曲周县西瓜文化艺术节,进一步扩大了老营村西瓜的宣传力和影响力。

随着老营村西瓜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入驻后老营村科技小院的学生也是一茬接一茬,2013年农大研究生李海朋入驻后老营村科技小院。2015年8月份,李海朋居然在大商场发现了贴着老营村商标的西瓜。

李海朋顿时一阵兴奋,“在后老营只看到一些西瓜贩收购西瓜,都不知道西瓜卖到什么地方去了,我们的西瓜能进入这种商场,真是对老营村西瓜的认可。”

老营村西瓜在这里卖得怎么样?李海朋很关心,走过去仔细看了看摊位上的西瓜,与老营村的西瓜明显不同,形状偏圆,纹路也不尽相同,商标更不是现用的商标。到底怎么回事?李海朋跟售货员确认是否是老营村西瓜,售货员答复很肯定。

后经核实,原来大商场里卖的西瓜果真不是老营村西瓜,只是贴了老营村的商标。为此,村里还通过法律途径捍卫了老营村西瓜的商标。

村民盼着学生们用自己的地做试验

60岁的村民李平海和老伴种了11亩地,最多的时候全部都种了西瓜,平均每亩地都能收七八千斤西瓜,同时还套作玉米。家里的地离村委会不远,走过去也不到3分钟,在金秋九月的季节,李平海种的玉米个个饱含着玉米穗。“咱套作的玉米也不减产,甚至比没套作西瓜的玉米收得还多。”李平海告诉记者,“农大学生提供的嫁接技术和配方肥,能保证农作物每年的产量。”

专家走基层活动(当科研走到田野)(7)

村民李平海。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农大师生来了之后给我们提供技术,每年还会组织培训,讲玉米、小麦、西瓜、棉花的科学种植方法,每次我都去听,村民们很满意。”李平海告诉记者。自打和科技小院合作以来,9年时间没有中断过,在李平海看来,学生们用自家的地做试验这是好事。

和李平海有一样想法的还有村民耿秀芳。后老营村科技小院开办了农民田间学校,耿秀芳是农民田间学校的一名学员。

专家走基层活动(当科研走到田野)(8)

农民田间学校。受访者供图

2010年12月12日 ,科技小院组织了一场农民田间学校的入学考试。也正是这场考试,把耿秀芳难住了,一张试卷只写了一个字“耿”。

原来,初中毕业后,耿秀芳一直在家务农,只认得少部分字,平时很少写字的她,一着急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出来。

耿秀芳能不能承担起农业技术推广的角色?师生们的顾虑,在一堂课后逐渐打消了。

“小黄,你能不能把瓜苗嫁接的课件给我打印一份?我回去抄在本子上,以后还能看看。”耿秀芳课后找到黄成东。几天过后,耿秀芳的笔记本上写满了课件内容,字号很大,但字迹工整,甚至没有一点涂抹的痕迹。

在黄成东的建议下,耿秀芳坚持每天写起了日志,最初一天只能写出一两句话记录自己的想法。慢慢地,一天就能写出一百字,看电视记字幕,看农作物实用技术书籍抄下来的片段,还有不少本地的曲周方言。

为了更好地发挥“小麦/西瓜/玉米体系”的最大生产力,科技小院开展了玉米品种筛选试验,这个试验就安排在了耿秀芳家的农田。

6个品种,1张试验田小区布置图,2名帮手,耿秀芳主持了这次品种试验的布置。从6月21日播种到10月14日收获,耿秀芳都悉心照料,小区边界清晰、株行距掌握得不差、每个品种都在相应的位置上,试验田布置得完美漂亮,完全超出了师生们的预期。

从0到1,在与科技小院师生们的交往中,许多村民像耿秀芳一样,学到的不只有农业知识。

真心换真心 师生的时令蔬菜不重样

在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的院内,有一块村民送来的石碑,上边刻着“鱼水情深”。这四个字,是农大师生和村民们多年相处的见证。

最初到后老营村的时候,刘全清老师和黄成东、李宝深,几乎每天都下地,加上小院离农田比较近,有时一天能去五六趟。

每次下地都能带着村民的问题回来,“刘老师,您看我家的玉米长了‘腻虫’,可怎么办?”“小黄,我们家西瓜苗发黄了怎么办?”“小李,我们家的玉米买什么样的配方肥才合适?”

“起初真是又想村民问问题,又怕村民问问题,就怕答不上来。第一次可以说不会,第二次也可以说不会,但第三次村民就不找你了。”黄成东告诉记者,为了解决村民提出来的各种问题,他们经常会查阅权威资料,寻求专家的帮助,咨询当地农业技术部门,一有发现第一时间反馈给村民,“虽然有的解决方法在村里很难实施,但是村民们感受到了我们在努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真心换真心。在农村一到夏天,村民都会开垦一小块地种菜,村里的小卖部的菜也卖不出去,干脆就不卖菜了,对于科技小院的师生来说,买菜做饭就成了难事。村民们发现师生们没菜吃时,便轮流给科技小院送菜,自家种的西红柿、茄子、豆角、黄瓜等,各种各样的时令蔬菜,几乎每天都不重样。

后老营村村民史振海曾唱大戏道:“农大师生的到来让这个偏僻的爹不亲娘不爱的村子热闹了起来。”

村民史成良还写下一首诗赠送给科技小院师生:

穷村栽下梧桐树,

招来一只金凤凰。

老翁手握致富鞭,

黄牛耕作在田边。

诗歌算得上押韵,里面的感情更真。这里的 “老翁”是指刘全清老师,“黄牛”寓意黄成东和李宝深等同学。

弹指间,九个春秋已过去。科技小院在后老营村培训50余次,人数3900余人次,实时指导2200余人次,实施西瓜嫁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优良品种选育技术、养分综合管理技术等,开展了30多个田间试验。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来后老营村科技小院的学生已经是第四届了,而农业科技的力量,始终在后老营村的田间地头澎湃不息。

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编辑 唐峥

校对 吴兴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