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老北京人说邻居还有一说法叫‘街坊’当年咱住在大杂院里这老街坊处的都跟一家人一样,这是打小儿住在楼房里的人很难想象的,那么街坊这俩字儿究竟从哪来的呢?

被拆除的北京古牌楼(曾经的老北京牌楼)(1)

其实这就要从咱北京城的一种建筑开始说起了,‘街坊’在咱北京人的生活当中不光十分重要,还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怀,过去生活在胡同院里谁家有个什么事儿都会帮忙,比方说孩子放学早了,在街坊家跟着一起吃饭,两口子打架满胡同的老街坊都会过来劝架

被拆除的北京古牌楼(曾经的老北京牌楼)(2)

所以曾经的街坊在老北京人心中很重要,要说这个词儿怎么来的就得从一千多年前唐朝那会儿北京的居民区就采用了封闭式管理模式,说白了就跟现在的小区差不多等到了宋代‘坊’越来越多,一条街上就得好几个,于是为了维护治安给每个小区都立了一大,其实就是两个柱子加一门板

被拆除的北京古牌楼(曾经的老北京牌楼)(3)

老北京人都称之为‘街坊门’也就是最原始的牌楼,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元朝挨个都给街坊门起了一名当路标使,再往后到了明清两代,这皇帝们就有点勤快地过头儿了,街坊门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了京城的街头巷尾

被拆除的北京古牌楼(曾经的老北京牌楼)(4)

当年的路标也就变成了装饰物,慢慢地大伙儿就把牌坊的叫法改成了街坊门,而街坊这个词儿也就逐渐演变成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居民们相互之间的称谓了

被拆除的北京古牌楼(曾经的老北京牌楼)(5)

咱老北京有不少的牌楼,咱北京人对这些家门口的牌楼也都再熟悉不过了,但原汁原味的老北京牌楼和胡同一样,越来越少!但有所不知的是老北京的牌楼动过一次大手术,所有北京的牌楼混凝土的现如今好像只剩下国子监四个牌楼,雍和宫三面牌楼,而剩下的说难听点儿都是假的

被拆除的北京古牌楼(曾经的老北京牌楼)(6)

北京的牌楼都成了假牌楼,这确实挺讽刺的,那么有些朋友就要问了,到底假?其实看柱子就能看出来,一般牌楼的柱子都是通天的木柱,时间长了维护很正常,但没想到越修越变样儿,除了少数深宫大院里的牌楼保持了原貌,其余的都做了手脚,木头柱子灌进了混凝土也就头上的斗拱还是原来的

被拆除的北京古牌楼(曾经的老北京牌楼)(7)

说白了跟如今不少假牌楼都一个路数,咱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好好的牌楼非要按一假肢可还行,据说是为了能过车,具体怎么回事儿咱就不得而知了,牌楼最初的功能是立在胡同口相当于一小区的大门儿,但在中轴线上有一牌楼的身份更加复杂

被拆除的北京古牌楼(曾经的老北京牌楼)(8)

前门五牌楼

老北京人常说前门楼子九丈九,四门三桥五牌楼,这五牌楼就是那座角色最复杂的牌楼,先说前门楼子九丈九,有不少人说是为了形容前门楼子高大雄伟,其实没那么高,这话儿只说对了一半,九乃阳数之极,最大的数儿,搁这儿确实是一虚数儿但咱如果换算一下就不难发现,一丈大概齐是三米多,九丈九也就是不到三十米,而事实上这前门楼子四十多米呐

被拆除的北京古牌楼(曾经的老北京牌楼)(9)

话说到这儿,五牌楼的第一个角色出来了它是北京城里最高城门的牌楼,北京人都知道它是北京内城的正门,在明清两代处于国门的地位,就为这个在老百姓心中前门楼子就相当于国家衙署,搁现在就叫政府机关

被拆除的北京古牌楼(曾经的老北京牌楼)(10)

所以这五牌楼也是带有等级象征的衙署牌楼,再往下说就更好理解了立在前门大街上的五牌楼自然是首当其冲的地标式建筑,当年您要是打一黄包车上前门直接说五牌楼就成,保准不敢绕远道儿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一片儿咱北京人都太熟了,正是因为这个关系,前门大街又被老北京人称之为五牌楼大街

被拆除的北京古牌楼(曾经的老北京牌楼)(11)

五牌楼的第三个功能就是装饰,装饰的是正阳桥,现如今正阳门抬头就能看着,但正阳桥死活都看不着了,听老北京人说正阳桥原本是在正阳门箭楼和五牌楼之间的护城河上一共有三座,解放前就被拆了,从咱北京城的中轴线上来看,这正阳桥的规制应该是和天安门前的金水桥有很多相似之处

被拆除的北京古牌楼(曾经的老北京牌楼)(12)

时至今日虽然有很多老北京牌楼已经不复存在了,但再次翻看老照片时依然能感受到老北京文化,依旧透着那么有学问!本文由北京城oid原创,欢迎关注北京城oid schooi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