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初中英语教学目标设计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1)

初中英语教学目标设计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李明远

摘要:教学目标是教师对学生学业变化的预先设定、达成以及检测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教学目标是预期的教学成果,是组织、设计、实施以及评价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本文指出,初中英语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目标陈述主体错位、目标表述内容过大、目标行为难以测量以及三维目标定位失当,并提出了应对策略:以课程标准为支撑点、以教材内容为切入点、以学生学情为着力点与以教学活动为生长点,从而设定和达成教学目标,促进有效教学。

关键词:教学目标;问题;策略

一、引言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转引自皮连生,2004)对教学目标界定为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能够做哪些他们以前不会做的事情,或者教学之后学生将会有何变化。可见教学目标是教师对学生学业变化的预先设定、达成以及检测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也就是说,教学目标是预期的教学成果,是组织、设计、实施以及评价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明晰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更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那么教师应如何设定与达成教学目标?本文就英语课堂教学目标制定与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对策。

二、初中英语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陈述主体错位

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认为,学习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有的教师对教学目标的陈述主语仍然是教师,如 “帮助学生……”“让学生……”“激发学生……”“唤起学生……”等行为动词指向的主体施动者仍然都是教师,这反映出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仍然有教师本位的思想,反映的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思维方式,其关注点在于教师将做什么,却没有体现学生将要学会什么、怎样学的目标指向。其实,教学目标的主体应是学生,若将上述教学目标的主体表述转变为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描述,才能体现教师教学重心的转移,即从关注自己教的方向与效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的方向与效果。

(二)目标表述内容过大

“大”是指将课堂教学目标混同课程目标。《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描述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教育部,2012:2)。我们知道“,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共同构成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有的教师在撰写课时教学目标时,将上述“五维一体”的英语课程目标一一罗列出来。事实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教师要在把握学科总体目标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学生,客观分析教材,制定出具体、操作性强的课时教学目标。如某教师描述:Grasp the general idea;Improve their reading ability;Arouse their awareness of helping others in need. 该教师所制定的三个教学目标都过大,并过于宽泛,以致难以实施。

(三)目标行为难以测量

很多教师的教学目标表述常常使用“掌握”“了解”等笼统且抽象的动词,使其很难检测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另外,有的教师对“语言知识目标”和“语言技能目标”描述清晰具体,但对于“学习策略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和“文化意识目标”描述显得十分笼统,如: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学习英语的兴趣。此外,还表现在只描述学生整体的目标,忽视学生个体目标的设定(叶畅,2015)。

(四)三维目标定位失当

通过观察发现,凡是在课堂教学中侧重单词、短语、句型等知识点传授的教师,课后必然布置大量的习题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尽管在考试成绩和数据统计中不能很好地看出这些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的陈旧,然而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这些教师所教班级的学生则普遍反映:英语学习枯燥,甚至是毫无兴趣,机械记忆和重复作业多,学习负担重,等等。而进一步跟踪问卷发现,这些学生明显表现出后续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后劲不足。显而易见,教师偏重知识的传授和忽略技能、情感态度和方法策略的培养,导致学生无法产生持久的学习情感,无法形成继续深入学习的原动力,当然更谈不上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杨津秀,2015)。

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初中英语教学目标设计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2)

三、初中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应对策略

(一)教学目标设计的支撑点——课程标准

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首先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如果教学目标高于该标准,则目标无法顺利达成;如果制定目标过低,则会使教学效益大打折扣。因此,课堂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就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新课程所提倡的三维目标是教师设计课堂教学目标的宏观思维框架(马辉,2014)。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教师要拥有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设计理念。课堂目标的制定要在总的课程目标指引下,逐步由课时目标实现单元目标,再由模块目标实现教材目标,直至实现分级目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应该达到的级别要求(是三级还是四级),然后制定一个学年、一个学期、一个单元和一个课时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之间是层层包含的关系。作为最底层的课时目标,相对于教学环节来说,它也是一个“总体目标”。为了完成这个总体目标,教师需要将其细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行为,即把课时教学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子目标和相应的教学策略。

英语学科的课程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育部,2012),因此教师制定的课时教学目标要以语用为方向。而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思维品质、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基础上的。另外,三维目标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并非先后关系,也并非孤立的。一些教师为了体现课标理念,刻意把教学目标划分为三个板块,看似层次分明,实则暗含着为了“目标”而“目标”,人为地把“目标”固定化、机械化。因此,多维目标还是三维目标并不意味着平均分配目标,任何课堂教学都应有核心目标与次要目标。如英语阅读教学,课堂的核心目标就是语言技能与知识目标,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及思维品质等目标是次要目标。所以,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要做到三维或多维目标的相互渗透与整合。

(二)教学目标设计的切入点—教材内容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教育部,2012)。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是实现《英语课程标准》的载体。目前,我国英语教材都是以单元为主线设计的。教材编写者是在单元整体设计的基础上编写教学内容的,试图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强调各个单元的不同重点。因此,教师们在分析教材时,要有单元的整体意识。然而,单元目标不是各个课时目标的简单叠加,教师不能只关注单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孤立地围绕单个课时目标进行教学,因为有的教学目标不是靠单节课就能够实现的,可能要在单元内、学期内甚至是学年内不断滚动和复现,螺旋上升,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叶畅,2015)。

教师要进行单元整体分析,同时考虑新旧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尽可能复现旧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而不是仅仅围绕本课时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课时目标的设定要有全局观念,充分考虑到每一单元、每一篇目在主题内容、功能、语法等方面的联系,抓住主线,注意每个单元里不同的课型,使课堂教学目标适切、明确、有序。此外,还要尽可能挖掘教材文本语料中的隐性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目标,并将其显性化。例如,笔者对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4 Where’s my schoolbag?的课时目标和内容作了如下分析。

本单元的语言目标是讨论物品的位置(Talk about where things are),分为五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Section A 1a—2d;第二课时Section A Grammar Focus—3c;第三课时Section B 1a—1e;第四课时Section B 2a—2c;第五课时Section B 3a—Self Check。上一单元的话题内容是围绕教室里的物品能够用物主关系进行问答,下一单元的话题内容是能够询问并描述房间里物品的位置。由此可见,本单元中最基础的教学内容,着重于听说训练,以听力的形式引出重点词汇和核心句型“Where’s/Where’re ...?It’s/They’re on/in/ under ...”本单元首页的主题图为本单元的目标语言提供了一个主题情境。词汇bookcase, bed, table, sofa, chair, desk, room等是本单元的基础词汇。本单元基础的听力输入,通过Tom与Father, Mother, Helen的对话,运用句型“Where’s/ Where’re ...?”询问book, pencil box, computer game, key等物品的位置,引出介词on/in/under,内容浅显,让学生初步感知本单元的目标语言。本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关键词(如物品名称、介词等) 的学习策略。本课时Section A 1a—2c围绕学生日常生活的物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听录音学习描述物品的位置,并通过寻找物品的活动,让学生接触并学会正确使用句型“Where’s/Where’re...?It’s/They’re on/in/under ...”和介词 in, on, under。

对教材内容不同视角的解读可能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但是所设计的教学目标必须契合并体现文本要求实质上的教学价值,否则就会导致教学偏离方向。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前应从话题要求、语言知识与技能、价值取向等多个维度,并结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去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对于文本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在课堂教学目标中明晰地呈现出来;对学习策略的选用,也要在教学目标中有针对性地体现出来。这样,学生才会通过目标的有效解读,把握学习的方向,进而达到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提升与运用。

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初中英语教学目标设计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3)

(三)教学目标设计的着力点——学生学情

教学目标的主体是学生,首先要体现的是学生学习前后发生的变化。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一般来说有两个依据,一是教材,二是学情(张金秀,2015)。要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对照教材上的教学目标,把握学生的已有水平,然后制定合理恰当的教学目标,实现外语教学“i 1”的效果。

教学目标不可能是统一不变的,应视学生情况的不同作相应的调整。如果课堂教学只关注少数学生的语言进步和发展,就牺牲了其他学生的利益。此外,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也有差异。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全面了解每个班级、每一个学生已经具备的基础知识、能力水平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制定的教学目标和采用的教学方法应该兼顾各类学生,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发展。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只把教材文本作为确定教学目标的唯一依据,导致制定的教学目标脱离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某教师在教学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 5 Why do you like panda?中的第五课时,该教师将该课时设计为写作课,确定如下教学目标:By the end of the lesson,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1) make the structure of their composition clear;(2)edit their composition in a time order by using the words of sequence;(3)polish their composition according to the text.从目标来看,该教师十分重视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序数词的运用以及对细节的描写。可以看出,这些都是对教材文本结构的仿写,与教材所预设的目标是一致的。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教师执教这节课时让学生写一篇题为“My trip to the zoo”的作文。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对作文进行了三次修改。第一次是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文章,从而提炼文章的结构,让学生据此修改自己所写的文章结构。第二次引导学生通过听的方式列出作者提到的动物及其顺序,引出first, second, after that, then等表示顺序的词语,让学生对照检查自己作文中是否使用了过渡词语,并进行修改。第三次是引导学生重点阅读对一类动物的描述,通过填表格的形式列出描述要点,即appearance, activities, the writer’s feelings,然后让学生参照表格检查自己对细节的描写,并做再一次修改。下面是一个学生的作文初稿和完成三次修改后的终稿。

作文初稿:Last Saturday, I go to the zoo. In there I see so many animals. There are tigers, lions, monkeys, giraffes, pandas and a lot of animals. But I like elephants best. They are very big, but I think they are friendly and smart. I like pandas too, because they are very cute. I see other animals too. I have a nice day.

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Please tell me.

经过三次修改后的修改稿:Last Saturday, I go to the zoo. In there I have a nice day. First I go to see the elephants. They are big and strong, but I think they are friendly and smart. They have big bodies. And they are eat something. Then I see the lions. They are strong and scary in there. After that I go to see the pandas. They are fat and cute. I like them very much. I have a nice day.

从教师强调的三个目标来对上述两篇作文作对比分析。首先,作文结构目标达成不明显,和原稿的结尾句“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Please tell me”相比,修改稿的结尾句“I have a nice day.”在互动上以及个性特征上都稍显逊色,显得千篇一律。从学生的作文初稿和终稿来看,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文章结构、过渡语以及细节描写,而是基本的语法错误,如In there,are eat something,以及中文式表达。笔者在查看其他学生的作文时,也发现了同样明显的语言错误,如“I am go to the zoo”“I am like them very much”“Are you want to go to the zoo?”而且整个作文过程应该用一般过去时态,但学生此时还没有学一般过去时态。对于初级英语学习者而言,语言的准确性比文本结构更加重要。笔者调查发现,该学生在班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学业表现在班上属于较为典型的大多数。将他的初稿和终稿作为典型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并未完全达成。这节课低效的原因在于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忽视了学生的已有基础和学习需求。

教师可在分析文本时先根据单元编排确定本节课预设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学情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两者对应调整教学目标,形成最终面向本班学生的教学目标,使其更加靠近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需求,从而围绕最近发展区的学习目标设计。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要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弄清楚了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还是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都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教师应该根据真实学情调整教材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能设计的过大或过小。例如:学生应该知道什么,知道多少;学生应该能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这里的“知道多少”“做到什么程度”应该是适切的、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可实现的。教学目标要体现学生学习前后知识与技能的变化,不能过度地拔高目标,也不能随意地降低目标。

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初中英语教学目标设计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4)

(四)教学目标达成的生长点——教学活动

合理恰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为目标达成明确了方向、奠定了基础,但教学目标是否能够达成还要依赖适切的教学活动。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要有对标意识,即对照教学目标设计相匹配的教学活动。陈静波(2013)提出从以下三个方面观察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即该活动是否与目标相一致;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是否投入其中;学习活动的结果是否与目标一致。可见,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设计的重要依据,而反过来教学活动又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有些课堂没有达成教师所预设的目标,学习活动的结果并未实现教师希望学生达到的预期。其中原因不在于目标设计不合理,而是课堂环节和活动的设计偏离了预设目标。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与活动时,一定要有对标意识,即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适宜的教学环节和活动。例如,某教师在教学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 5 Why do you like panda? Section B 2a—2c时,根据文本解读的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在本节阅读课中,教师紧扣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上下衔接、环环相扣,按照“读图预测,探究文本主题;解读体裁,培养阅读技能;品味语言,提高语用能力;感悟文本,渗透情感教育”等要点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堂开始让学生观看一段有关大象的视频“Who am I?”,并且提出问题:Who am I in the video?通过猜测活动自然过渡到对文本中心话题的讨论,让学生对文本主题有所感知。

接着,教师又提出第二个问题:What do you know about elephants?此活动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之后每组选出一名学生代表讨论他们所知道的关于大象的信息。

学生小组活动后,教师问道:What do you think might be talked about in the article?并出示图片,以此引导学生预测文本内容。学生展开想象,踊跃发言,同时教师将学生预测的内容写在黑板上。

教师结合学生的预测布置如下任务: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为文本选择最合适的标题。接下来,教师让学生讨论课文的体裁和结构特点,把握文章的主题脉络,建立段落之间的意义联系,从而开展语篇阅读整体教学。教师根据文本的体裁和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从而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达成了教学目标。

四、结语

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导教、导学及导评价的作用,应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如果教学目标的设计存在偏差,那必将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始终心中有目标,经常叩问自己“这节课学生将学会什么”。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克服目标陈述主体错位、目标表述内容过大、目标行为难以测量以及三维目标定位失当等问题,并以课程标准为支撑点、以教材内容为切入点、以学生学情为着力点与以教学活动为生长点,有效设定和达成教学目标,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当然,教学目标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及时、灵活地调整课时目标,它也需要课前教师精心的弹性预设;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而且还需不断修正教学目标,以最大程度地驱动日后的教学行为。

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初中英语教学目标设计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5)

参考文献

[1]陈静波. 英语课堂学习活动质量的思考与对策[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3(1).

[2]加涅(著). 皮连生(译). 教学设计原理[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马辉.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辽宁教育(学术•教研版),2014(12).

[5]杨津秀. 合理利用教材资源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益[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5(2).

[6]叶畅. 教学目标:不容忽视的课堂教学起点[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5(6).

[7]张金秀. 影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要素分析[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5(10).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Design of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Objectives

Li Mingyuan

Abstract: The teaching goal is to set up, reach, and test the standards for students’ academic changes. The teaching goal is the expected teaching achievement, is the organization, the design, the implementation and the appraisal teaching basic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the main improper goal statement body dislocation, expression content is too large, it is difficult to measure target behavior and three-dimensional positioning of the target,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n curriculum standards, textbooks to support content as a starting point and taking students as the focal point with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as the growth point, so as to set and achieve the teaching goal, to promote effective teaching.

Key words: teaching goal; problem; strategy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7年第6期)

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初中英语教学目标设计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