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工尺谱这个东西,还是很旧以前偷摸着在课堂上看金庸的武侠小说《笑傲江湖》的时候。

原本知音二人衡山派的刘正风和魔教长老曲洋,将《笑傲江湖》曲谱托予华山派弟子令狐冲,于是引出了后面众多误会。

古代乐谱是怎么谱出来的(简谱传入以前用什么记乐谱)(1)

90年代,徐克监制、胡金铨导演的《笑傲江湖》。

这曲谱所用的记谱工具,就是我国古代记录乐谱的工尺谱。

在一次下乡访古时,胡哥有幸见到了一本记载民间赛社的资料书籍,从中了解了工尺谱的神秘面目。

下图就是长治市潞城贾村赛社中的部分曲目。

古代乐谱是怎么谱出来的(简谱传入以前用什么记乐谱)(2)

曲牌《朝天子》、《水仙子》等。

说起工尺谱,它最早在楚辞中就出现过。屈原的《楚辞·大招》记载:“四上竞气,极声变只。魂乎归来!听歌譶只。”

其中出现的“四上”被有些专家认为是工尺谱的谱字。

也有人认为,工尺谱的前身是燕乐半字谱,最早出现在唐代。

史籍中较早谈及工尺谱的是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和南宋张炎的《词源》。

说来可笑,原来我一直读作ɡōnɡ chǐ pǔ。

可是查资料的时候,竟然发现,人家读作 gōng chě pǔ 。没文化真可怕。

工尺(读chě)谱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记谱方式,在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继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工尺谱其实是用汉字代表音符,记录音符的汉字就叫做谱字。由高音符号、调名符号、节奏符号和补充符号组成。

因为记录的文字里有工、尺等字,所以叫做工尺谱。流传甚广,传至日本、越南、朝鲜半岛等地。

它的基本谱字有九个——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与之相对应的简谱符号为5、6、7、1、2、3、4、5、6。

遇到高音时,就在谱字的左旁加“亻”号,若遇到比“合”更低的音,则在谱字的末笔回勾一下。

这种记谱形式随音乐的发展和不同地区、不同乐种的具体运用,在各种符号的写法以及读法上有很大的差别。

古代乐谱是怎么谱出来的(简谱传入以前用什么记乐谱)(3)

这个版本的《笑傲江湖》你喜欢吗?

工尺谱的传统写法和竖排文字一样,由右往左直行书写。

史料中最了不起的曲谱是诞生于乾隆六年的庄亲王允禄主编的《九宫大成》。

《九宫大成》集合了宋明以来传下来的正声之乐,收录了4447支曲子,工尺谱记录。

现在南方的昆曲,其昆腔演唱曲牌的范例皆在《九宫大成》之中。要想触摸唐宋的音乐,可以从中溯源。

胡哥拍摄的工尺谱,散见于长治市民间赛社乐班中。原件已被当做宝贝存于表演者手中,轻易不得见。

也只有这些老艺人,才懂得和习惯用工尺谱来演唱或者记谱。

从严格意义来说,工尺谱记录的只是音乐旋律的骨干音和框架,其间那些细微的变化和装饰音则不记。

古代乐谱是怎么谱出来的(简谱传入以前用什么记乐谱)(4)

音乐出版社1959年版的《工尺谱常识》。

所以,如果要学习工尺谱,其实很容易,十分钟就能学会,但是,要熟练使用却很难,就像《笑傲江湖》里的笑傲江湖曲,必须内力深厚方才驾驭得了。

因为那些音的变化和修饰,没有师傅教,则无法领会所记乐谱的神韵,难以表达出演奏者的情感。

现如今能够见到古老的工尺谱很是不易。胡哥见到的潞城贾村赛社曲牌有好多个,图片仅仅是展示一下,有兴趣的可以专门去研究。

说说看,你们见到过工尺谱吗?


更多原创文章。请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哦。

前几期还有精彩文章。请移步欣赏。

比石敢当还牛的辟邪之物,你知道是什么吗?

大禹他爹治水失败,却留下了中国史上最早的烂尾工程

看到古民居有这四字门匾,就知道主人姓啥

中华古民居第一村良户: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