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究竟从何而来,

又是如何演化至今?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广袤的中华大地

是古人类遗存极其丰富的地区之一,

其中,周口店遗址是

蜚声世界的文化遗产地。

现代考古发现,

这里曾生活着多个阶段的古人类,

几十万年间

周口店人类如何一步步生存演化,

最终点燃人类文明之火?

周口店遗址的考古发掘(探秘中华大地远古人类演化驿站)(1)

1921年,

痴迷于古生物化石的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

来到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骨山,

在这里发现了很多边缘锋利的石头,

临行前,

他留下了那句著名的预言:

“远古的人类就在这里,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到他。”

他的预言能否得到应验?

1926年,

在瑞典的实验室内,

两颗来自周口店的人牙化石被修理出来,

牙齿的主人被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

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北京人”。

消息一经公布,

全世界的目光立刻聚焦周口店遗址,

国内外众多科学家汇聚于此,

其中就有杨钟健和裴文中。

他们在偌大的龙骨山中,

大海捞针般寻找着“北京人”留下的蛛丝马迹。

他们究竟是何时揭开古人类神秘面纱的?

他们找到“北京人”后,

引发了怎样一场世界奇案?

又是什么成了全体考古人心中的遗憾?

我们能否有幸一睹“北京人”头盖骨的风采?

周口店遗址的考古发掘(探秘中华大地远古人类演化驿站)(2)

让我们跟随《中国考古大会》

这台“时空穿梭机”,

与本期“考古推广人”郑晓宁

重回周口店遗址“发掘现场”,

揭开“北京人”的神秘面纱!

周口店遗址的考古发掘(探秘中华大地远古人类演化驿站)(3)

1929年,

裴文中在周口店龙骨山,

发现重要标本。

“考古推广团”能否借助工具与线索,

“发掘”出这个重要标本,

现场还原它的真实面貌?

周口店遗址的考古发掘(探秘中华大地远古人类演化驿站)(4)

第一颗“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

不仅印证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更确立了以“北京人”为代表的直立人阶段。

它将人类历史向前推进了多少万年?

周口店遗址出土的“打制石器”,

意味着“北京人”已经开始制作工具,

而石器对于人类的演化至关重要。

右手持石锤,左手持石料,

“考古推广团”能否还原打制石器?

其锋利程度可否割开皮料?

周口店遗址的考古发掘(探秘中华大地远古人类演化驿站)(5)

猿人洞是周口店“北京人”遗迹出土的地方,

记录了人类在这个区域

几十万年生存演化的历史,

这部信息量丰富的“地书”

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北京人”一直都在这里居住吗?

考古学家发现的灰烬遗迹,

是否就是当时人类可以控制用火的证明?

周口店遗址的考古发掘(探秘中华大地远古人类演化驿站)(6)

其实,早在中学历史课本第一课,

我们就曾见过“北京人”塑像,

“北京人”的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

为什么雕塑家要塑造出一位

“祖母”的形象作为“北京人”的代表呢?

“北京人”在二三十万年前离开了周口店。

除了“北京人”,

中国大地上还曾出现过哪些古人类?

为什么仅用7页作文纸写就的申遗报告,

就让周口店作为中国第一批世界遗产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考古大会》第三期,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

三位研究员高星、张双权、邢松,

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教授陈胜前,

将为我们一一解答。

周口店遗址的考古发掘(探秘中华大地远古人类演化驿站)(7)

本期节目将把戏剧表演引入舞台,

再现裴文中、贾兰坡等中国考古人

在周口店的发掘故事。

周口店遗址的考古发掘(探秘中华大地远古人类演化驿站)(8)

以周口店为代表的古人类摇篮里迸发出的

新的言语可以雷霆万钧、

新的行为可以创造历史,

“我们从哪里来”至今尚无定论,

中国大地

2000多个古人类遗址的点点星光、

百万年前人类演化的蓬勃史诗,

等待着我们去亲身触碰。

周六(今天)20:00档CCTV-1首播

周日(明天)17:30档CCTV-4重播

《中国考古大会》第三期

邀您共赴人类化石宝库

——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的周口店遗址,

探寻东亚地区早期人类的摇篮。

探秘繁衍生息之根!

来源: 央视一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