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凯旋门君王是权力艺术的最高玩家,当然也有可能被权力所玩弄赫赫有名的君士坦丁大帝,就在权力继承问题上把罗马弄得乌烟瘴气,导演了一出又一出皇位继承的悲剧戏码,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君士坦丁的功绩?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君士坦丁的功绩(君士坦丁的愚蠢决定)

君士坦丁的功绩

君士坦丁凯旋门

君王是权力艺术的最高玩家,当然也有可能被权力所玩弄。赫赫有名的君士坦丁大帝,就在权力继承问题上把罗马弄得乌烟瘴气,导演了一出又一出皇位继承的悲剧戏码。

一、君士坦丁之迷惑行为:乱点继承人

克里斯帕斯被处死后,王位继承权自然落到了皇帝剩下的3个儿子身上,他们分别是:小君士坦丁、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和君士坦斯一世。也许是太过相信庞大帝国的臣民会对自己的决定鼎力支持,又或者是老皇帝本人察觉到自己失去了对儿臣忠诚与否的判断,在短短的3年中,君士坦丁竟然将“凯撒”的名号接连赐给了3位皇子。

连读书人都知道,“储君之争”是一件应当着力避免的事情。历史上很多同时设立多位太子的决定,都是出于皇帝自身权威的微弱或是政局受到不同来源势力的操控所致。然而,君士坦丁的权威直到他老去也未有削减,整个帝国的臣民长期尊重他所作出的每一个决定,尽管他的思路有时会显得很奇特。

年纪老迈、表情倔强的君士坦丁

对于大方赏赐皇位的行为,在历代罗马皇帝身上都没有出现过,甚至君士坦丁此前还因嫉妒他的长子而将其杀害,我们很难想象这样一位并不大方的皇帝会出于好心而将凯撒之位拱手送给自己的3个儿子。有的史家猜测,说他是出于“分权制衡”的考虑,或是利用提前备位来检测皇子的忠诚度。

无论如何,我们还是能够理解皇帝将皇位赐予其子的行为。但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皇帝此后竟不惜牺牲自己儿子们的利益,毫无必要地将他的两位侄子达尔马提乌斯和汉尼拔里努斯也拔擢高位。这样一来,罗马帝国就一下子出现了四位“凯撒”和一位“至尊者”(汉尼拔为“至尊者”)。谁能相信,这些相互抵牾的继任者,都是由君士坦丁大帝本人亲自敕封的!

君士坦丁大帝

二、帝国权力在继承人中的巧妙分配

君士坦丁既然公开认可了五位年轻人,整个帝国就不得不将他们作为确然的储君加以培养。三位皇子在青年时代就接受过各种体能的操练,以便应对可能到来的战争生活和繁忙的政务。皇帝也不惜重金,为皇子延请熟悉基督教教义和希腊哲学、罗马法理论的著名学者,教导他们如何谨慎地思考行事,成为一位合格的信仰者和领导者。

小君士坦丁被父亲指派到高卢地区,接替亡兄克里斯帕斯的位置。君士坦提乌斯二世负责管辖东部行省,而意大利和阿非利加这块帝国的“龙兴之地”则被赐予君士坦斯。君士坦丁将身边最信任的卫队、臣宦赐给他的儿子们,并将自己的亲信派驻到不同的地方定期巡视。吉本认为,这是皇帝对儿子们疼爱有加的表现,不过现在有更多学者将其解读为君士坦丁并不放心过早地给予儿子们太大的自治权而委派的“监军”。

达尔马提乌斯被君士坦丁派往莱茵河一带。后来,皇帝又把色雷斯、马其顿的军队也交付于他。至于汉尼拔里努斯,皇帝则命他守备时常动乱的亚美尼亚、本都和卡帕多西亚一带。皇帝显然对两位侄子更不放心,他要求二人身边的近臣每年都要回到皇帝身边“述职”。可能君士坦丁对其“继承权”的下放,首先是为了对侄子起到笼络作用吧。

这样一来,帝国境内的分权格局已经隐隐浮现。对于亲生儿子,老皇帝还是十分照顾的。无论是高卢、意大利还是东部行省,均是罗马未来的战略要地。而处境尴尬的莱茵河、色雷斯一代,历来是帝国动荡最甚的地方。君士坦丁令其子掌握帝国最富庶的根据地,以便起到拱卫王室之用。至于两位侄子,更像是为国守土的“打零工”之人。

全副武装的亚美尼亚士兵

三、君士坦丁逝世后的大屠杀

君士坦丁大帝逝世于公元337年,恰恰是在他统治帝国30年的庆典召开几个月之后。按照帝国先前的习惯,同时也遵照皇帝的遗嘱,皇位首先应该由年长的两位侄子继承。但是,一些心怀鬼胎的人早在私下结成了“皇子党”和“皇侄党”。他们各自按照自己的意图宣传,有时这种局面甚至连五位继承人都控制不了。

皇子中最为聪慧的君士坦提乌斯决心采取行动。他先是公布了一份父亲的“秘密遗嘱”,这份遗嘱中写道君士坦丁拜托皇子处理下毒毒害他的几位皇族,而两位皇侄继承人的名字赫然位列其中。而后,君士坦提乌斯联合了几位同为皇子的兄弟,向他们申辩为父皇“主持公道”的重要性。因此,帝国境内的多数士兵也紧跟着发声,表示愿意支持惩戒那些行亵渎之事的罪犯。

一场混乱的屠杀迅速开始了,军队再次扮演了重要的位置,君士坦提乌斯的两位叔叔和七个表兄弟最终成了这场阴谋的牺牲品。最重要的是,有资格率先继承帝位的两位皇侄也在这场灾难中死亡,三位皇太子顺理成章地成了继承人。其实,国家的臣民对这样的行为怎能没有自己的判断呢?他们只不过默许了皇子的疯狂罢了。

君士坦提乌斯与他手下疯狂的士兵

四、皇子间争执爆发

血腥的大屠杀告一段落之后,军队最终承认了三位皇子的统治权,并称三人为“帝国的奥古斯都”。然而,帝国分治的和平局面很快过去。仅仅过了3年,小君士坦丁便对君士坦斯发难,他抱怨自己本应当继承的阿非利加行省被弟弟夺去,而弟弟已经从达尔马提乌斯手里得到了马其顿和希腊,就应当将属于自己的那份资产让出。

不知道听了谁的计策,作为兄长的小君士坦丁丝毫不顾及风度,偷偷地率领一批军队突袭了马其顿。此时远在达契亚的弟弟连忙回赶,并且在与兄长的遭遇战中表现得更为优秀。最终,小君士坦丁受到包围并被毫不犹豫地杀害,帝国疆域的2/3被君士坦斯占有。

君士坦斯的胜利使他变得心高气傲。这位年轻的皇帝不仅开始蛮横残忍地对待下属,并且逐渐迷恋上了日耳曼的青年奴隶(男性),并且无缘无故地将一些“把玩”过的蛮族俘虏杀害。民众和部队的下属将这件丑闻视为不可接受的错误,终于有一天,正当皇帝在比利牛斯山的一处海港附近狩猎的时候,这位荒淫无度的皇帝被自己手下的一位中队长刺死了。

行省军队夸张的权势令赴任者心生畏惧

文史君说

两位兄弟的暴亡,如同上天给君士坦提乌斯一统帝国杀出一条血路。此时正在筹备东征的皇子,连忙挥师回朝以“镇守天下”。虽说皇子心中一定有窃喜之情,但面对反叛的高卢军官,皇帝仍旧以谋逆罪处死了其中的主要参与者,算是给自己的兄弟一个交代。君士坦提乌斯为表示自己无可匹敌的权力,还专门召集了一场有军政要员出席的会议。他那雄辩、悲情的演说辞打动了在场的所有听众,忠诚之心在士兵的队列中传播开来。君士坦丁大帝的遗产终于归于一人,有关继承权的争夺也在血腥的悲剧后结束了。

参考文献

盐野七生:《罗马人的故事》,中信出版社2011年版。

张晓校:《罗马军队与帝位嬗递》,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作者:浩然文史·瓷国垃圾堆)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