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董加固 杨江参 文/图

近日,泉州市民黄先生在智慧海都APP反映,他在市区东湖公园里头散步,发现公园一处水池四周的池壁上,有福寿螺的卵。“因该物种属于外来物种,担心对水池里的生态系统产生破坏。”黄先生希望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黄先生看到的是不是福寿螺?从何而来?市区哪些地方还有?又该如何治理?连日来,记者进行走访调查。

鱼尾洲公园现福寿螺卵(泉州东湖公园水池惊现福寿螺卵)(1)

东湖公园水池边的福寿螺卵

走访:公园水池壁有不少粉红色卵块

4月26日傍晚6点多,记者来到东湖公园,从位于温陵路这侧的大门走进去,便在龙门桥处的水池边发现,一个粉红色的卵块附在水池的池壁上,有成年人食指大小,由一个个小颗粒构成。

在龙门桥附近的一个较大水池,记者沿着水池边沿察看,发现10多个这样的粉红色卵块,全都“粘”在露出水面的池壁上。

记者靠近仔细一看,一团团粉红色的卵块呈葡萄状。其中,部分卵块已经发白,还有的卵块已经脱落,在池壁上留下白色的痕迹。在这些粉红色卵块的下方水池里,记者见到不少螺,有的密密麻麻地聚在一起,有10多个,但这些螺个头较小,不知是不是福寿螺。

“这种粉红色的卵有见过,以前在市区的内沟河也有出现。”到公园散步的市民曾先生告诉记者。

记者随后展开走访,在市区内沟河东美小区段、友德大酒店段、东湖段进行察看,在内沟河的河壁上没有见到粉红色卵。据了解,市区内沟河是因为河道时常清理水中杂草,福寿螺没得寄生。

鱼尾洲公园现福寿螺卵(泉州东湖公园水池惊现福寿螺卵)(2)

东湖公园湖面清洁员清理打捞的福寿螺

部门:确为福寿螺卵市区比较少见

“这种粉红色的卵,就是福寿螺卵。福寿螺,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我们每年都会给予处理。”4月27日,泉州市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的工作人员,看到记者提供的现场照片后确定道:“市区比较少见,大多是通过‘水路’入侵。农村里头主要出现在农田,农民播种水稻时,碰到福寿螺卵,一般采用人工破坏的办法进行处理。”

“每年从开春到7月是福寿螺的繁殖高峰期,眼下这个季节正是高发。它的卵生存能力强,在水网中容易随水流传播。”工作人员介绍道,福寿螺在城市水体中会啃食水生植物的幼嫩部分,从而影响光合作用,对水体的良性循环造成破坏。

工作人员介绍道,泉州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福寿螺暴发情况。市民在户外发现福寿螺以及福寿螺卵不必紧张,如果想要协助清理,可以戴橡胶手套或使用塑料袋捡拾起来丢入垃圾桶中,这样的接触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另外,最好不要吃福寿螺”。

此外,泉州市公园管理处在接到记者反映的情况后,近日已派人给予清理。管理处工作人员说,对于福寿螺卵和福寿螺,并没专门处理,因为没有大规模出现,只有平时清理水池时,会一并清理。

提醒:这种螺不能吃严重可致死亡

对于福寿螺,近日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官微“福建市场监管”专门发布了一则消息,提醒市民这种螺不能吃,严重可致死亡。

据了解,福寿螺原产于中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上世纪80年代,福寿螺被当成可食用的经济型螺类引入我国,之后迅速适应我国本土环境,

对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危害。此前,福寿螺已被我国列为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之一。

疾控专家提醒,对于福寿螺,不要轻易触碰。曾经有专家对福寿螺进行过实验,发现一个福寿螺体内的寄生虫,可以多达6000条,未煮熟食用后,轻则发烧拉肚子,重则危及生命。

编辑:白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