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正好有十岁左右的娃,已经开始各种小的叛逆,很多时候老母亲都会被气吐血。更别说家里其他成员了。我只能去和他们解释孩子长大了,慢慢的进入青春期。

外婆听多了,不干了!什么青春期不青春期?我们那时候的小孩不是一样长大了,就没有这么多问题,都很乖,现在哪来这么多借口。

青春期性情大变(为何面对青春期)(1)

(一)

一直说青春期青春期,我们了解到底什么是青春期吗?

青春期也被称为危机期或困难期,这个时期的儿童会遇到许多压力、矛盾和危机。青春发育期主要在少年期,一般指年龄在11-12岁至15-16岁,主要处于初中阶段,是个体生理迅速发育直至达到成熟的一段时间。但是目前学者们指出:青春发育期已经普遍提前以及发育期完成的缩短,使得青春期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和种种危机与困难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

这个时期,生理快速发展成熟,使少年儿童产生成人感;而心理发展相对缓慢使他们仍处于半成熟的状态,也就是心理发展跟不上生理发展,使身心发展在这个阶段失去平衡。

青春期性情大变(为何面对青春期)(2)

(二)

青春期的特点

1、外观上最明显的当然是身体的发育:身高、体重的增加之外,便是性器官的发育成熟。

2、这个时期的记忆力达到了人生的高峰,思维能力也非常强大,抽象逻辑能力也显著发展,的确是学习的好时机。

3、这个时期的自我意识特别强:非常关注自己的外貌,你会发现原来连清洁卫生都做不到的他们,甚至开始注重发型了。我记得读初中时,那时都是寄宿制,老师会检查寝室卫生情况。曾经有一老师对男生寝室的评价是:初一的时候,根本不敢走进寝室,一股酸臭味,臭球鞋臭袜子,牙刷都看不到几个。现在初三了,寝室竟然有了香水味,别说牙刷了,梳子每人都有好几把。衣服口袋常备小镜子小梳子,保证头发这边18根,那边18根。

足可见青春期对外貌的重视,从一臭屁孩变成了英俊少年。

青春期性情大变(为何面对青春期)(3)

4、非常重视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这一点相信让不少老母亲欣慰。原来学习靠逼的他们,竟然会主动学习了。能力和成绩能让他们找到在群体中的社会地位及自尊感,从而影响到自我评价。

5、他们也开始强烈的关心自己个性的成长,去审查自己个性中的优缺点。有着很强的自尊心:受到表扬的时候,内心深处会产生很强的满足感。受到批评和惩罚时,会感受到重大打击,容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总之在这个时期,很普通的一句话,都可以诱发足够的内心戏。

5、情绪方面:烦恼增多,前面说过他们非常重视的形象、尊严以及社会地位都会给他们带来烦恼。这个时期即想要独立又想与父母维持亲密的亲子关系也是他们烦恼的一个点。

6、孤独感和压抑感增强

如果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社会关系,他们会陷入被同伴抛弃的孤独和压抑的困境。这在学校还是比较常见的,总有几个孩子被边缘化,没有融入到集体中去。虽然Ta甚至违背自己的喜好而去追随大众,但是很多时候还是被集体拒绝。Ta有很强的孤独感,对他们来说,下课是最痛苦的时间,那时候Ta显得特别孤独。又由于青春期与父母关系的疏远,很多时候他们不得不独自承受着这份痛苦。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他们会压抑着这些情绪。很多时候,他们的需求和愿望得不到应有的满足,只能去压抑自己的想法。

7、少年期的自我中心

独特自我以及假想观众,都表示出少年的过分关注自己,觉得自己和他人都不一样,并且每个人都在关注着自己的一举一动。

8、叛逆

这个特点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个特点,但是,他们叛逆的点在哪?

为独立而战斗,少年们有着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很多时候父母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总想在精神和行为上予以约束和控制,导致反抗。

为和父母平等而战,生理的成人感,让他们觉得自己思想上也成熟了,希望父母给予他们成人间的尊重。

对父母和老师观念的不认同,在很多事情方面有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从而表现出叛逆。

青春期性情大变(为何面对青春期)(4)

(三)

青春期对于一般家庭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在亲子沟通方面

父亲和孩子交流时间比较少,虽然母亲沟通时间长,主动性好,次数多。但是母子冲突大于父子冲突。基于这一点,我们很多时候可以让爸爸和孩子们多交流。

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他们希望有玩乐的时间;父母可以和她一起聊天,了解他;交谈的内容不要只围绕着学习。

作为父母,我们必须明白:沟通是相互了解,要明白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沟通不等于说服,积极的聆听,明白话语背后的隐藏信息。尽量使用开放式及选择式的问题。引导进行积极探索,也就是别把“天”聊死了。

(四)

为什么一样的青春期,隔代的外婆感觉会差别这么大呢?

首先,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现在青春期提早以及发育完成缩短,使压力和矛盾都更加激烈。在外婆他们那代青春发育期至少得14、15岁以后,到我们这代也得13、14岁,而现在的小朋友10岁左右就已经开始有独立意识了。感觉昨天还是孩子,今天马上就是成人了。这种突然的转变,会让我们更明显的感觉到这种叛逆。

其次,对孩子的关注度不同,这一点非常重要。外婆那一代,兄弟姐妹多,能吃饱饭是最重要的问题。父母们根本无暇顾及孩子,兄弟姐妹们之间可以倾诉。也就是当时更关注生理需求,其次父母对你的关注少,这样和父母之间矛盾就小,加上有哥哥姐姐的引导,可以有诉说的地方,这样孤独感和压抑感也就不明显。而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政策导致6个大人关注一个孩子,孩子想要获得独立和空间是多么困难,他需要和一群家长斗争。每个人似乎都拿着放大镜在观察他,加上没有兄弟姐妹,也不像以前还有小伙伴一起玩耍、倾诉。所以那种孤独感和压抑感就像两座大山一样压着他。

再者,现在的学习的压力与以前的也是不可同日而语。外婆那代人能有机会进学校读书就不错了。父母不会过度的去关注成绩。而现在的孩子,除了学校的学习之外,还得校外补习班一个接一个,各种才艺学习、考级、比赛。真的非常辛苦,压力也非常大,在这个普遍焦虑的年代,最后焦虑都转移到孩子身上。让他们通过努力去考取好成绩而获得社会地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对他们自己来说也是有很大的挫败感。加上父母的不理解和责备,会让他们内心充满对自己的怀疑。

最后,信息的时代,他们能通过更多的渠道获得各种信息,使他们的独立意识更强,也更有自己的想法。而在外婆小的时候,他们的主导思想还是儒家思想,孝顺为先,所以并不会有很强烈的独立意识。

当然,还有生活环境不同,他们出生在一个养尊处优的社会,不用为衣食烦恼,但是他们的压力,也是空前的。他们不怕死,却害怕得不到父母的认可。所以有很多在青春期的孩子,会因为父母的责备而轻易的选择结束生命。

说到这里,希望大家能更多地了解和关注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不用“谈虎色变”,但也不要总是拿老一代的经验来带入。因为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少年们的变化也是巨大的。一起共勉,为能和他们和平度过这个时期而努力!

青春期性情大变(为何面对青春期)(5)

#心理研究院#&#心理咨询师说#&#青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