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年仅24岁的顺治皇帝驾崩,8岁的皇三子玄烨继位为帝,是为康熙皇帝。作为顺治皇帝的生母,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即有名的孝庄太后升级为太皇太后。康熙皇帝年幼,尚不能亲政,顺治皇帝临终前委任索尼、舒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为“辅政大臣”辅助处理朝政。面对辅助朝政的四大臣,孝庄太后为何就没有慈禧太后对于“辅政八大臣”的担心呢?孝庄太后作为清初有名的女政治家,完全有能力治理国家,处理朝政,为何不像慈禧太后一样垂帘听政,牢牢把持朝政呢?

为什么康熙八岁登基(康熙皇帝8岁继位)(1)

其实,对于刚刚入关的清朝而言,孝庄太后放弃朝政大权既有她的无可奈何、祖制约束还有她非比寻常的政治智慧。

1、制度约束

年仅19岁的同治皇帝因病驾崩以后,因他未生育子嗣,按照清朝传统,应该从同治皇帝载淳的子侄辈,即“溥”字皇室近支宗亲中选择一位贤者继位为帝,但是慈禧太后为何非得违反祖制、打破常规在载淳的同辈分中选择了载湉继承皇位呢?根本原因就在于她想继续保持自己皇太后的位置,而不想升级变成太皇太后,这样就不能再垂帘听政、把持朝政了,毕竟皇太后已经有了,自己再越俎代庖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为什么康熙八岁登基(康熙皇帝8岁继位)(2)

顺治十八年,康熙皇帝继位后,就将其生母佟佳氏尊为皇太后,而孝庄太后则升级为太皇太后。和慈禧太后不同,孝庄太后的儿子顺治皇帝有皇嗣,她升级为太皇太后是必然的,是没有选择余地的,而且皇太后尚在,所以就算是孝庄太后想要垂帘听政,基本条件已经不允许了。

为什么康熙八岁登基(康熙皇帝8岁继位)(3)

2、政治智慧

就算是因为皇太后的存在,孝庄太后不能垂帘听政,但在康熙二年,玄烨10岁的时候,其生母孝康章皇后就因病崩逝,年仅23岁。此时,作为后宫独尊,历经四朝、贤能聪慧的孝庄太后为何还是拒绝了“辅政四大臣”的垂帘听政请求呢?

为什么康熙八岁登基(康熙皇帝8岁继位)(4)

首先,年岁已高的索尼自保避祸,不愿太多过问政事,虽然他贵为“辅政四大臣”之首但是当时把持朝政的最高权力却慢慢掌握在了鳌拜手中。而请求孝庄太后以太皇太后之尊出来主持朝政、垂帘听政的就是这个擅权专政的鳌拜,英明如孝庄太后,她能不明白鳌拜心中的真正意图?她能不知道这是鳌拜在把持朝政以后,对她的试探吗?

为什么康熙八岁登基(康熙皇帝8岁继位)(5)

如果,孝庄太后真的接受请求,接管了朝政,实力强大的鳌拜肯定会气急败坏,铤而走险而反动叛乱,进而威胁皇权统治,动摇清朝根基。所以,孝庄太后不会轻举妄动,更不会在未获得重臣明确支持态度之前,就盲目的和鳌拜争权,以致酿成大祸。另外,当时的“四大臣”中,索尼因年事已高而选择避祸自保;舒克萨哈以出卖旧主而被朝臣鄙视,手中并无实权;遏必隆性格懦弱而依附于势力强大的鳌拜,但毕竟四位大臣基本上还属各管一摊,还算尽心的为大清王朝出力。

为什么康熙八岁登基(康熙皇帝8岁继位)(6)

如果孝庄太后在这个时候垂帘听政,即使鳌拜不会胜出异心,举兵造反,也肯定会寒了四位大臣的辅政之心。他们会觉得孝庄太后和康熙皇帝已经不信任他们了,想要自己掌握朝政,处理政事了。这样一来,四位大臣还会尽心为朝廷办事吗?所以,孝庄太后从国家大局上考虑,也断不会选择垂帘听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