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插图(民勤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展览征稿启事)(1)

​民勤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人居长城之外,文在诸夏之先”的美誉,是“沙井文化”的发祥地,闻名全省的“文化之乡”。历代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特色显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人们的心灵,世代传承发扬,成为民勤人民的珍贵文化资源和宝贵精神财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文化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大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化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传承后继乏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刻不容缓。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展示民勤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摄影这一直观的艺术形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和保护,通过定格的画面让人们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跨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和魅力,从而唤起大家珍爱传统文化的自觉性,提高广大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在全社会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推动民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推动民勤文化旅游建设,全力打造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美丽民勤,决定举办民勤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展览,现面向社会各界和广大摄影爱好者征稿。

一、组织机构

主办:武威市文化馆 民勤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

承办:民勤县文化馆 民勤县摄影家协会

二、时间安排

征稿时间:2018年4月26日—5月31日

展览时间:2018年6—8月

三、征稿要求

1.围绕民勤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泛征集反映民勤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旧图片,特别以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图片真实可靠,具有较高的纪实性和艺术性。不限图片数量。

2.欢迎搜集提供反映民勤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老照片,照片、底片、电子版均可,不限格式,不限著作权。举办方翻拍后退回原物。

3.电子图片为JPG格式,3M以上。

4.原始影像必须是未经任何软件处理、含有拍摄机型、拍摄时间、相关参数等完整原始数据的文件。谢绝提供电脑创意和改变原始影像的作品。照片可做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的适度调整及构图剪裁外,不得用电脑或传统的暗房技术合成、添加、删除、大幅度改变色彩等技术处理。

5.署名图片,须拥有独立、完整、明确、无争议的著作权,要保证作品没有侵犯第三人的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及其他合法权益。对存在著作权问题以及其他严重违规情况的并导致相关纠纷的,一切法律责任由投稿者承担。

6.图片须附文字说明,注明拍摄的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称和时间、地点、事件要点(100字以内)。

四、评选展览 由民勤县文化馆组织专业人士进行评选,每位投稿者入选图片数量不限。入选图片制作展出。

五、图片报酬 入选图片每张付60元报酬。

六、投稿方法

1.电子图片请发到邮箱:731535959@qq。

2.纸质图片、底片请送交或邮寄民勤县文化馆非遗办公室石荣同志收。

3.投稿请注明“民勤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字样,并注明投稿者及作者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等。

4.地址:甘肃省民勤县文化广场文化馆非遗办公室

联系人:石荣 李军

邮编:733399

0935—5811600 19993514578 13993541929

七、其他相关事宜

1.入选图片作者拥有署名权,举办方拥有使用权,今后用于展览、年鉴、图书、画册、光盘及媒体宣传中,不再支付报酬。

2.凡投稿者,即视为已同意上述事项。

3.举办方对展览活动的有关事项,具有最终解释权。

附:民勤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民间文学

苏武的传说、民勤驼队传说、民勤民间俗语谚语歇后语、民勤民间歌谣、民勤民间谜语、宗族郡望典故、石羊河的传说、蔡旗堡的传说、红崖山的传说、连城的传说、枪杆岭的传说、青土湖的传说、神沙窝的传说、民勤八景传说、金日磾的故事、卢翰林的传说故事、谢氏一门三知县的故事、翰林知县周兆锦的故事、实业县长牛载坤的故事、民勤古树传说

二、传统音乐 唢呐艺术、民勤民歌、驼夫号子、打夯号子、民勤道教音乐

三、传统舞蹈 民勤秧歌社火(高跷、跑旱船、舞龙、耍狮子)、蔡旗攻鼓子

四、传统戏剧 民勤小曲戏、民勤皮影戏

五、曲艺 春歌、板歌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民勤正阳棍、民间游艺与竞技(跳方方、藏道道、抗蹲蹲、赶狫狫、拧勾勾、吃子儿、打秋、刁狗娃、弹杏核、火柴枪、跳皮筋、跳绳、弹蛋儿、打沙包、打垒球、挤咯巴、打老牛、滚铁环、官兵捉贼、掀牛九等)

七、传统美术 民勤剪纸、民勤刺绣、民勤沙雕、民间泥塑、民间彩绘

八、传统技艺 毛毡制作技艺、皮活制作技艺、花灯制作技艺、纺棉织布技艺、雕版印刷技艺、传统农具制作技艺、木匠技艺、铁匠技艺、石匠技艺、泥水匠技艺、油漆匠技艺、箍轳匠技艺、剃头匠技艺、锥匠技艺、织口袋技艺、织褐子技艺、布鞋制作技艺、掐花布技艺、柳编技艺、芨芨编扎技艺、木轱辘车制作技艺、门楼建造技艺、土寨夯造技艺、手工地毯织造技艺、土法酿醋技艺、纸活制作技艺、民勤馍馍(花馍、月饼、扇子、炉馍、鏊馍、馕馍、结子、油馃子、沙枣馍、卷糕子、墩墩、芽面角角等)制作技艺、民勤面食(挽面、碱面、灰面、羊肉沙米面、方块子、转百刀、浆水面等)制作技艺、沙米凉粉制作技艺、油饼卷粽子制作技艺、炸油糕技艺、麦索制作技艺、拨拉子制作技艺、手工挂面制作技艺、民勤羊肉烹饪技艺、茴香茶制作技艺、咸菜腌制技艺(沙葱、沙芥等)

九、传统医药 土法疚炙技艺、张氏中医正骨法、酸胖茶制作技艺、骨膏熬制技艺、民勤民间偏方验方土方

十、民俗 民勤骆驼客、元宵灯山会、苏武山朝山会、端阳节赛诗、枪杆岭山庙会、驼羊会(赛驼)、春节习俗、清明节习俗、端阳节习俗、中秋节习俗、腊八习俗、生育礼俗、婚嫁礼俗、寿诞礼俗、丧葬礼俗、祭祀礼俗、保娃娃习俗、访亲待客礼俗、饮酒习俗、农耕习俗、灌溉习俗、民间禁忌、道人、师公子、完愿、谢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