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故乡,在异乡拼搏眨眼之间,十八年过去。站在异乡的河边,脑子里浮现的是家乡的小河。故乡的河,有流不尽的水,也有流不尽的乡愁。

写不尽的乡愁(故乡的小河流不尽的乡愁)(1)

我的家乡座落在淮北大平原上。偏僻、落后、贫穷是我家乡的特征。用土话讲就是鸟不拉屎的地方。但是,一条美丽的小河——浍河就从我家门前流过。

浍河的发源地在河南省桐柏山,九曲十八弯地来到安徽,经宿州——固镇——五河——流入淮河,洪泽湖。

写不尽的乡愁(故乡的小河流不尽的乡愁)(2)

我家住的自然村,叫南弯村。因为,浍河流经这里是一个南向的大拐弯。村里住着二百多户人家,房子盖的前前后后,左左右右,松松散散,离离拉拉的,占地面积不亚于500亩地。2001年走出家乡时,村里的房子最好的就是砖瓦起脊房,还有许多半砖半土的草房。我是88年结的婚,父母把三间最好的青砖瓦房给了我。

写不尽的乡愁(故乡的小河流不尽的乡愁)(3)

我忘不了家乡,喜欢家乡的小河。小河里有我的笑,有我的愁。

小时候,在浍河里捕鱼,在浍河里游泳,在浍河里玩耍。一河清水,一河欢笑,一河回忆袭上染霜的发梢。

记忆深处,浍河水里跳跃着各种各样的鱼儿,锦鲤、鲫鱼、桂花鱼、粘鱼、葛鱼、团头鲂、甲鱼、鳝鱼、鲢鱼……等等太多的种类,很难数清。

写不尽的乡愁(故乡的小河流不尽的乡愁)(4)

小时候最喜欢捕鱼,春夏秋冬四季皆可捕鱼。春天,我喜欢的捕鱼方法是垂钓。在浍河里用垂钓的方法能钓到的鱼是:鲫鱼、鲤鱼、黑鱼、泥鳅、草鱼等等。往往一个中午就收获丰富,同伴中我总是第一。带着丰收的喜悦,回到家中。看到活蹦乱跳的鱼儿,母亲也竖起大拇指,笑逐颜开地用各种烹鱼法,烹煮给我们吃。吃着鲜美喷香的鱼肉,快乐撒满了饭桌上,写在每个人馋像里。

夏天的捕鱼方法就更多了,当然最多的是网捕。大人们多用撒网、丝网、抬网。而我们小朋友用的多是推网,即便如此也能捕到很多的鱼儿。

写不尽的乡愁(故乡的小河流不尽的乡愁)(5)

夏末秋初,我们在浍河里捕鱼有一种捕鱼法,非常独特有趣,叫卷杂草捕鱼。

从记事起,我就知道浍河里长着一种草,我们当地就叫它"杂草"。这种水草,不仅鱼儿吃,猪、牛吃,人也可以吃。小时候,母亲经常把杂草的嫩头和着面粉蒸给我们吃。它并不好吃,但是粮食紧张年代,到了青黄不接时,家家要吃野菜搭配。六零年时,河里的"杂草"被吃的干干净净,救活了许多人呢!(母亲常常说起)。夏天到初秋是"杂草"最旺盛时期。这种草长在河边到两米深的水域处,而且密稠相连。它即是许多鱼儿的口粮,也是鱼儿的防护屏障。天热时特别是中午,鱼儿喜欢躲在里边或小憩或寻食或纳凉。

写不尽的乡愁(故乡的小河流不尽的乡愁)(6)

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鱼儿躲进"杂草"里,用网用钩尽失效果。于是,人们就想到用卷河草的方法来捕鱼,简单、有趣、效果可佳。方法是十人左右,围一个大圆圈,然后同时薅草并向前赶,草多了就卷着往前推。圆圈逐渐缩小,直到河草贴底成了草坝,人们就可以在围成的草塘里捉鱼了!被圈的鱼儿很多,特别是扁花鱼多,由于被圈受惊,又蹦又跳,上上下下犹为喜人。参与者无不笑容满面。

到了冬季,捕鱼方法单一了!多是用扒网子。半圆的网弓,系上网片,再绑上长长的竹杆,就是扒网了。用它捕鱼多是鲫鱼,小虾等。小虾特别多,拿回家清洗干净后凉晒干净收藏。可以饨面糊吃(加面粉、鸡蛋、红辣椒面和在碗里放在篦子上和别的食物一起蒸熟,味道鲜美,是农家常做的下饭莱。)也可和韭菜掺鸡蛋炒着吃。

写不尽的乡愁(故乡的小河流不尽的乡愁)(7)

家乡的小河带给我另一种快乐,就是在河里游泳、洗澡。生在河边,五岁的我就学会了游泳。蛙泳、蝶泳、潜泳、仰泳……等等许多泳姿我都会,而且技能、速度、耐力总是高出儿时的伙伴。百十米的河面,我能游两个来回。

写不尽的乡愁(故乡的小河流不尽的乡愁)(8)

夏天的时候,河两岸的男子们不分老少是不在家中洗澡的,中午或傍晚都是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涤荡汗污、疲惫。我的少儿时代,几乎是在水中长大的。我们不仅在河里洗澡,更在河水里寻找快乐!打水仗、水里捉迷藏、游泳比赛……不玩尽兴不回家。浍河水有我的翻天覆地,有我的心花怒放!

写不尽的乡愁(故乡的小河流不尽的乡愁)(9)

家乡的小河还有另一番美景,印象深刻,挥之不去。那就是:白帆、渔家、渔船、渔歌等。

公路不畅通年代,水路运输是物质流通的主线。浍河也不例外,它承载着上游几家煤矿及建筑材料等等物质的运输任务。货船的行驶主要是通过摇桨驱动,加上风帆的力量,还有纤夫拉拽。于是就有白帆的往来穿梭,纤夫粗纩的号子及舵手的机智沉稳。

浍河水养育两岸的农民,还养育了许多渔民。清楚的记得,在我家门前的一段河面上就有三户渔民,他们就靠捕鱼卖钱为生。渔家都有一只大船和二只或三只小船。大船就此如岸上的房子,睡觉、做饭、吃饭都在大船里,小船用来捕鱼。

写不尽的乡愁(故乡的小河流不尽的乡愁)(10)

渔民的捕鱼工具有段网(固定在河里,鱼儿进了网袖就出不来了,面积很大。)丝网、钓钩等等。清晨、傍晚是渔民捕鱼的最佳时段。彩霞与饮烟倒映在河水里,渔船穿梭往来,下丝网,取钓钩。一片繁忙中有锣的敲击声,渔民的吼鱼声,还有渔姑的歌声,驱赶鱼儿上网。其中有位渔家姑娘的歌声最动听,声音清亮甜美,婉转悠扬。她喜欢穿红色上衣,又粗又黑的长辩子垂到细腰以下。细条柔软的身姿微波中闪烁,令人如痴如醉。说实话,青春期的我对她产生了深深的爱恋,但只在默默之中。

写不尽的乡愁(故乡的小河流不尽的乡愁)(11)

家乡的小河,有我欢乐、美好的记忆,同样也有许多的伤痕。

家乡的小河,带给我们的灾难就是洪水泛滥。大片大片的农田庄稼经常被淹。记忆中浍河的汛期,大多在午收过后,可有一年刚午收就遭暴雨洪水的侵袭。不仅小麦没收到,秋季也只收些红薯。那一年几乎全靠红薯、野莱度过的。可以说,那时人的肠子都变绿了。现在城里人喜欢吃野菜、粗粮,我认为是吃的变态。想起吃野菜那时代,看到野菜,我就泛够。

汹猛的河水还冲走我青春的梦想。

我家兄弟姐妹五人,我算是知识最高的。父母是文盲,但是父亲对知识很重视,他曾在大队干了几年大队长,由于没知识而停职。因此,父亲让我们都上学,只是他们成绩差而只上到小学毕业。父亲对我抱有很大的希望,极力鼓励我去考大学。我在中考时差五分没考上中专(当年的中专生毕业后都包分配工作的。),我想复读一年,父亲没同意,而是让我上高中考大学。上了县城重点高中后,我的学习成绩一直走在前列,父亲常在亲戚面前炫耀,似乎我只要上了大学,我家贫穷的面貌就会彻底的改变。但是,我辜负了父亲的希望。就在我上高二下半学期时,我迷上了文学。脑子发热,决定回农村一边搞创业,一边搞文学。虽然遭到父亲的反对,但是我执迷地按照错误的路子走了下去。结果是残酷的现实将我的美梦击落成鸡毛满地。

写不尽的乡愁(故乡的小河流不尽的乡愁)(12)

我第一次创业是养鸡,养了三百只地方土鸡。鸡是养成功了,但是没有销路。鲜艳味美的土鸡,却要在集市零售,而且价格很低。当时就沒了解市场的需求,三百只卖完用了两个月时间,最后算下来就没赚钱。

第二次创业,我想在土地上做文章。当时,政府鼓励农民进行烤烟生产,并大量回收,经济效益非常可观。我借钱盖了两间炕房(烘烤熟了的烟叶所用,要有烘烤技术,我有知识很快就学会了这项技术。)想大面积栽种。于是,我把家里的土地只种了三亩小麦,栽了十亩烤烟。我科学施肥,科学管理,烟的长势全村人都夸。乡领导还组织人来参观学习呢!结果,刚刚采炕完底部烟叶,就来了一场洪水,把我的一年成为万元户的梦想淹在洪水中了。唉!三年没发洪水了,偏偏我就赶上了洪水。

写不尽的乡愁(故乡的小河流不尽的乡愁)(13)

人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浍河里鱼类资源丰富,我何不把河里的特种鱼利用起来呢!八十年代,我家乡的人们是不吃甲鱼和鳝鱼的。而浍河里就有许多甲鱼、鳝鱼。于是我就让渔民去捕捉,我来收购,然后我带到上海出售(上海人喜欢吃,价格也高)。干了半年赚了二三千元钱(相当现在五万元),帮助家里建了三间青砖瓦房。但是,第年春天,上游的某造纸厂放出大量黑水,把浍河里所有鱼种消灭干净了。严重的水污染,让许多渔民都改了行。

写不尽的乡愁(故乡的小河流不尽的乡愁)(14)

经济发展,不能牺牲环境做代价。后来政府对河道进行了治理,修建了防洪坝,清理河床污泥,关停污染企业。河水又变清澈了。许多渔民和岸上人,搞起了网箱养鱼。我也参与其中了,只是两年的好光景,一些污染企业开始偷放黑水。他们利用发洪水的机会,把污水混和进去,排放掉,这给我们网乡养鱼带来重大损失。于是纷纷停止了网箱养鱼。浍河失去往日的喧嚣,成了静静的睡美人。

写不尽的乡愁(故乡的小河流不尽的乡愁)(15)

写不尽的乡愁(故乡的小河流不尽的乡愁)(16)

我88年结婚成了家。生活的忙碌,家务的繁琐,并有了一女一子两个孩子,我的文学梦也淹没在生活这个无声的小河里。2001年,两个孩子上了初中,家里的经济收入连孩子的学费都捉襟见肘了。在家乡实在没有好的致富路,我不得不远离家乡到发达的异乡寻求生活所需。异乡的日新月异,对比家乡的贫穷落后,我只能汗颜面对。

两年打工路上的拼搏,让我家庭生活得到大大改善,还积攒了资金。我决定扎根异乡(发达的异乡真的好挣钱),在异乡开了一个小餐馆,生意特别好。打工的人越来越多,我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不觉在异乡已有十八个年头,说真的,我可挣了大钱。这些钱在家乡只能是做梦才会有吧!我在异乡一线城市买了房,一家子早已搬了过来。女儿考上了一本大学,毕业后自己找了个好企业工作。她结婚后和我同城买了房子。我的儿子高中毕业后,坚决要帮我打理餐馆。2010年和一位四川姑娘结了婚,并生有两子。我的大孙子已上四年级,小孙子幼儿园大班,由他们奶奶照料。我和儿子、儿媳妇一起经营餐馆。现在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幸福,一天比一天甜蜜!

写不尽的乡愁(故乡的小河流不尽的乡愁)(17)

徜徉在异乡的河边,彳亍于异乡的大道上,徘徊在异乡的街道,乡愁溢满思绪。故乡的牵挂是我九十二岁高龄的父亲。母亲已在2011年过逝。对于母亲,我有太多的亏欠。八十二岁的母亲还在农田里干活,在收拾完秋天最后一粒粮食后,她病倒了,检查结果是肺癌晚期。二月后,经全力医治无效安详地走了。她临终时笑着说:"我知足了,活到八十二岁呢!我们家族里活的年龄最大了。"我呼天抢地,唤不醒母亲了。母亲没享一天的福,是积劳成疾而去的。她和父亲一样不愿离开土地和家乡。悲伤只能化成无尽的乡愁。

写不尽的乡愁(故乡的小河流不尽的乡愁)(18)

母亲去后,我要接父亲到我家去住,父亲不肯。他说:在你哥哥的身边不一样等于在你的身边吗?!多给你哥哥钱就行了,唉!我只能如此。多年来,哥哥对父亲的照料周全,九十二高龄的父亲依然红光满面。目前,哥哥也是七十岁的人了,两口子辛辛苦苦拉扯三个儿子,都成家立业了,过得也好。只是,哥哥嫂嫂一辈子靠种地生活,半分存款也没有,也是像父辈一样挠一把,吃一把。唉!农民的养老问题太难了。三个侄子,虽然过得不错,但听说也是紧巴巴的,现在生活,养儿养女费用特高。我和老伴及儿子商量,决定为哥哥存一笔养老金供他晚年享用。他把父亲照顾得如此好,村里都夸他孝顺呢!这样做我的良心才能好受些。

写不尽的乡愁(故乡的小河流不尽的乡愁)(19)

去年清明节回家(每年我都回家两三次,一是看望父亲,二是祭扫母亲亡灵,三是常看看家乡面貌。)我和哥哥来到小河边,浍河水早已清澈如镜,再也没有污染现象了。但却静悄悄的,没了船的影子,渔姑的歌声,鱼儿的跳跃。乡村的空气,乡村的景色却依然迷人。我对哥哥说:"我想在家乡投资建厂,你看干什么好呢?"

哥哥却不赞成,因为家乡的政府官员不规矩,吃喝卡要严重。他给我讲了一位南方大老板看上了我们家乡的一口水井(科学检测含多种有益人身健康的矿物质),要建纯净水生产线。结果,政府狮子大开口,租税高的吓人,老板被吓跑了。

写不尽的乡愁(故乡的小河流不尽的乡愁)(20)

南方人为什么发达?还不是优越的政策支持!而家乡,提起建厂,首先就是税租问题。创业成功了,税费自然就有了。还没投资,就谈税费,谁来投资?

尽管如此,为了家乡建设,引领更多资金的投资,同时陪伴年迈的父亲度过为数不多的晚年。我和儿子商量决定为家乡投资建设一项旅游项目。就是利用浍河两岸滩地,载种二千亩樱花,再搞水上钓鱼船及游泳乐园,相信一定能带动农民增加许多收入的。

写不尽的乡愁(故乡的小河流不尽的乡愁)(21)

十几年间,家乡的变化虽然翻天覆地,但是乡村建设,脏乱差严重的很。楼房高婑,前后不一,文化建设等于空白。年轻人在外打工,家里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孩子。所来的变化都是在外乡打工挣来的钱,根本没有自己的经济。要改变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就要发展贫困地区的自主经济,希望通过我的行动,带动更多资金向贫困落后地区倾斜,缩小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

写不尽的乡愁(故乡的小河流不尽的乡愁)(22)

家乡的小河啊!带着浓浓的乡愁,在回归路上,希望小河能带给我没有乡愁的收获。

写不尽的乡愁(故乡的小河流不尽的乡愁)(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