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版权为FitEmpire健身领域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文章类型:健身科普文章

内容标签:必需脂肪酸 宏量营养素 心血管健康

前两天说了碳水和胰岛素,索队今天来聊聊脂肪

作为三大宏量营养素之一,脂肪的重要性显然已经超出了仅仅作为供能来源的效果。

一般我们把固态的叫脂肪,液态的叫油。

而在摄入脂肪这件事情上,健身爱好者其实也很苛刻。比如鱼油、椰子油、橄榄油、花生酱……这些元素在各种健身博主日常分享里都不少见。

吃什么来源的脂肪?

为什么这么选择?

哪些是好脂肪、坏脂肪?

我们从头开始掰扯。

脂肪好坏的判断标准

首先来说什么是脂肪。

一般情况下,脂肪都以甘油三酯的形态存在。

甘油三酯,顾名思义就是一个甘油加三个脂肪酸。类比一下就是一辆车(甘油)载了三位老铁。

而决定脂肪是什么种类的,就是这三位老铁(脂肪酸的类型)。——我们日常说这是好脂肪、坏脂肪,其实一直指的是脂肪酸。

优质脂肪跟普通脂肪有什么区别(识别好脂肪坏脂肪)(1)

比如这个甘油三脂,“一拖三”种类齐全了:

后面拖着的分别是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区别在于结构上有没有这个两条线(碳-碳双键)和这两条线的个数。

说这些花里胡哨的,主要是为了说明,脂肪的好坏,确实是和它的结构有关的:

结构越稳定(碳碳双键少、链条更长),人体代谢相应也会更困难,对心血管影响更负面。

比如饱和脂肪就比不饱和脂肪要稳定,饱和脂肪在常温下可以以固态存在,而不饱和脂肪则是液态。

而最稳定的脂肪酸结构,是反式脂肪酸。工业氢化处理后分子结构被改变,可以耐高温、不易变质,保存期限长,但难以代谢,长期食用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当然,如果结构非常不稳定,比如碳键很多,也会有引起炎症的风险。不过结构不稳定的油脂,一般人类也很少使用,不方便获取也不好保存。而且像之前提过的花生四烯酸,一种有促炎效果的脂肪酸,在特定场景下合理使用反而会有增肌的功效。

好脂肪?坏脂肪?

先上一张简单的表格,这是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中心给出的分类:

优质脂肪跟普通脂肪有什么区别(识别好脂肪坏脂肪)(2)

这张表说的大致比较清楚了,但有些点还是可以再讲一下。

●饱和脂肪酸是否是坏脂肪,仍然存在争议

关于饱和脂肪酸到底是好是坏,其实学界一直有争议。早年研究一直认为饱和脂肪酸和心血管疾病,比如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等呈正相关,但近年来也不断有新研究质疑两者是否紧密联系。

而2014年一场哈佛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的辩论结果是:饱和脂肪好还是不好,取决于你用什么代替它。

如果你少摄入了饱和脂肪,但转而摄入更多精制碳水,那可能没有任何好处;而如果你减少饮食里的饱和脂肪,用更多不饱和脂肪酸替代这部分,好处会很明显。所以盲目追求低脂不如多吃一点“好脂肪”。

不管怎样,根据美国心脏协会营养委员会的建议:每天建议摄入的饱和脂肪酸最好占总摄入的7%以下最好。健身爱好者吃肉去皮,不是没有道理的。

优质脂肪跟普通脂肪有什么区别(识别好脂肪坏脂肪)(3)

●必需脂肪酸的必要性

和必需氨基酸类似,也有特定种类的脂肪酸是人体不能合成、需要靠从外界补充的,叫必需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只有两种,亚油酸(一种Omega-6脂肪酸)和α-亚麻酸(一种Omega-3脂肪酸,EPA和DHA的前体)

这就是健身博主每天两粒鱼油的原因了:

第一种亚油酸属于Omega-6脂肪酸,我们日常补充渠道比较多,玉米油、葵花籽油里都很丰富。

但α-亚麻酸(Omega-3),相对来说就不那么常见,主要在鱼类和少量种子里,比如奇亚籽、亚麻籽。所以补充鱼油是最方便的选项。

尤其是,Omega-3在后续研究里,还被发现对提高运动成绩有潜在益处:

-可以降低血液黏度,从而提高细胞和组织的供养能力,改善有氧代谢;

-对外界刺激时,激素释放会更加迅速,合成代谢反应和运动恢复效果会更好;

-可能预防肌肉组织炎症

总结

吃什么脂肪,怎么吃脂肪,其实还有更多可说的。今天受限于篇幅,先讲清楚什么是好脂肪,什么是坏脂肪。能分清这点,已经可以秒杀80%的人了。

而脂肪摄入、代谢和运动表现其实还有更多关联。之后有空还可以再写写。

之所以讲这些这些,是因为索队发现很多人在研究补剂之前,对基本的宏量营养素饮食规划都毫无概念,这时候要谈增肌,无异于空中楼阁。所以打算多给大家补点基础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