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公元前5世纪,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实际上发源于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创立佛教。他娶妻生子后,大概在29岁时出家,6年后在一颗菩提树下达到悟道,此后他被尊称“佛陀”,意为觉悟者,简称“佛”。因为他属于释迦族,所以人们又称尊称他为释迦牟尼。佛陀示现涅槃后的数百年间,佛教传遍了印度次大陆,称为原始佛教。

尼泊尔和拉萨佛教是一脉相承吗(南亚2000多万佛教徒主要在此岛国)(1)

佛教传播路线

公元前322年,印度开始进入了孔雀王朝时期,十六雄国之一的摩揭陀王国战胜了其他王国建立了孔雀王朝。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时期到达了颠峰,除了印度半岛南端的一些国家和现在印度的东北部以外整个印度都在形式上统一于帝国政权之下。但是,孔雀王朝的强盛在阿育王去世之后即告终止,摩揭陀的力量退缩回它本来居有的地区,印度马上又恢复了列国时代的那种分裂状态。阿育王早年好战杀戮,晚年笃信佛教,在全国各地兴建佛教建筑,为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也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之一。

阿育王时期版图

释迦牟尼涅槃后,圣典先是口口传诵,较晚才陆续出现文字经典,由于对教义的理解不同,释迦牟尼涅槃的100多年后,佛教开始产生各种教派。一开始原始佛教分成了上座部和大众部,上座部诸派向南传播,传至南亚的斯里兰卡、东南亚的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泰国以及中国云南傣族地区等,称为南传佛教。大众部的思想主张修菩萨道而成佛,是大乘佛教的发源的源头。公元前后,佛教就已正式传入中国,汉传佛教主流为大乘佛教,同时传入青藏地区并向外传播的称为藏传佛教。

尼泊尔和拉萨佛教是一脉相承吗(南亚2000多万佛教徒主要在此岛国)(2)

莫卧儿帝国时期版图

佛教在中国蓬勃发展的同时,印度佛教此后却日趋没落了。这主要是因为佛教倡导的众生平等理念与印度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格格不入。从公元前16世纪开始,雅利安人就开始入侵印度,雅利安游牧部落信仰的是吠陀教,后来从吠陀教中衍生出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把人分为4种姓氏,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刹帝利,主要贵族和战士,吠舍,主要是农夫和客商,首陀罗,农奴和奴隶。种姓制度在印度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雅利安人牢牢占据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个等级,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种姓制度不仅规定了各等级的严格区分,更是规定了各种姓的职业。除四大种姓外,还有大量的第五种姓,称为不可接触者阶层,又称贱民,他们多从事最低贱的职业。

尼泊尔和拉萨佛教是一脉相承吗(南亚2000多万佛教徒主要在此岛国)(3)

英国殖民印度示意图

但是佛陀不认可的是婆罗门僧侣的特权,因而他否定了种姓制度。而后来脱胎于古代印度韦陀教及婆罗门教的印度教吸收了佛教、婆罗门教等教义,以婆罗门教的教义为基础,把种姓制度作为核心教义,在某种意义上印度教是植根于印度文化圈上的宗教、哲学、文化和社会习俗的综合体。8世纪开始,由于得到了当时印度上层人物的支持,印度教得到了广泛发展,佛教在不可避免地没落了。

尼泊尔和拉萨佛教是一脉相承吗(南亚2000多万佛教徒主要在此岛国)(4)

印度地形

印度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虽然地势平坦,但是印度西北部也就是印度河平原再往西北并没什么天然阻隔,这样来自中亚和西亚的民族就 很容易侵入印度。公元前16世纪起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就开始入侵印度,并逐渐形成了印度特有的种姓制度,雅利安人位于种姓的顶部,被征服的当地人成了低种姓的人种,后来又陆续有突厥人,西亚的波斯人以及蒙古人入侵印度,这就导致了印度的种族和信仰相当复杂和多样化,不仅仅是印度教,伊斯兰教也成为了主要宗教,现在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就是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同时印度南部多山地和高原,也对北方的政权形成了阻隔,虽然在北方的平原地区容易建立起强大的政权,但是由于始终有来自西北部不同种族的入侵,历史印度北方的各个统一政权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印度北方政权对最南部和东北部基本上也是鞭长莫及,今天印度东北部黄种人所占的比例依然很大。印度有两千多个民族,堪称人种博物馆。所以印度的历史从来都不是国家史,只能地区史而已。如果不是英国殖民者的到来,强行捏合并极力扩张英属印度,在今天的南亚恐怕真的不会是仅仅几个国家。

尼泊尔和拉萨佛教是一脉相承吗(南亚2000多万佛教徒主要在此岛国)(5)

英属印度时的士兵

南亚共有7个国家,尼泊尔、不丹、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1814年,尼泊尔遭到英国入侵,被迫割让大片领土给英属印度,外交受英国监督,1923年,英国承认尼泊尔独立。1772年,不丹遭英国入侵,1865年英国强迫不丹签订《辛楚拉条约》,不丹被迫割让2000平方千米土地给英属印度。1910年,英国同不丹签订《普那卡条约》,规定不丹对外关系受英国“指导”。1949年,印度与不丹签订《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规定不丹对外关系受印度“指导”。从1600年开始,英国建立了东印度公司开始殖民印度,之后把葡萄牙和法国的势力驱逐出了印度,1818年,马拉塔人势力最后覆灭后,大多数印度王公都承认了东印度公司的宗主权。1849年,英国占领了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从此,英国完全占领了印度,印度全国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对于自己的殖民地,英国还是相当的用心经营的,除了积极扩张版图外,对于印度各个邦国的王公也比较优待。英语也逐渐成为了印度上层社会的主要通用语言,这样就消除了各个邦国交流的语言障碍。1947年英国提出按照宗教划分英属印度的蒙巴顿方案。根据该方案,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自治领分别于同年成立,1971年,东巴基斯坦从巴基斯坦独立出去成为了孟加拉国。另外南亚也曾存在一个国家,那就是锡金,1890年锡金沦为英国的被保护国。1950年又成为印度的被保护国,1973年,印度进入锡金,1975年,印度解散了锡金王国卫队,把锡金变成了印度的一个邦。

尼泊尔和拉萨佛教是一脉相承吗(南亚2000多万佛教徒主要在此岛国)(6)

斯里兰卡

从宗教上来看,印度、尼泊尔主要的宗教是印度教,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马尔代夫是伊斯兰教,不丹主要的宗教是藏传佛教,不丹的尼泊尔族主要信仰印度教,但是不丹的人口也仅仅只有80万。尼泊尔的佛教徒占全国总人口的约6%,约200万。印度的佛教徒占全国总人口的不到1%,但是印度人口基数大,所以印度的佛教徒预估也有800万以上,印度的印度教徒约有10亿,穆斯林也有近2亿,另外还有基督教、锡克教、耆那教等。但是南亚的佛教徒却主要集中于南亚的这个岛国,斯里兰卡。

尼泊尔和拉萨佛教是一脉相承吗(南亚2000多万佛教徒主要在此岛国)(7)

斯里兰卡

公元前5世纪,属于欧罗巴―尼格罗混合人种的僧伽罗人从印度北部迁移到了斯里兰卡,他们的语言僧伽罗语与印度北部的雅利安诸语接近。公元前247年,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派其子来到该岛,从此僧伽罗人摈弃婆罗门教而改信佛教,成为了小乘佛教的中心。公元前2世纪前后,南印度的泰米尔人也开始迁入斯里兰卡岛,从公元5世纪直至16世纪,僧伽罗王国和泰米尔王国间征战不断。1802年,斯里兰卡被正式宣布为英国的殖民地,但是英国始终未把斯里兰卡划入英属印度,1947年印巴分治时,当时的印度也曾想让斯里兰卡加入,但是蒙巴顿方案的一个主要原则就是以宗教来分治,斯里兰卡的主要宗教是佛教。1948年,斯里兰卡正式宣布独立,成为英联邦的自治领,定国名为锡兰,1972年,改国名为斯里兰卡共和国。斯兰卡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100多万,主要民族有僧伽罗族,约占75%,主要信仰佛教,泰米尔族(泰米尔族,主要分布在印度的南部和斯里兰卡的东北部),约占15%,主要信仰印度教,摩尔族,约占9%,主要信仰伊斯兰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