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维埃之怒是什么意思(苏维埃赤色之锤)(1)

对于T-64坦克,有些人的印象都是他是一款失败的坦克。因为失败,所以苏联才研发T-72 ,所以T-64才不常亮相。对T-64坦克的这类印象大多得"归功"于早期的西方资料,由于苏联对于这款坦克的实力保密到家,就连亮相次数都不多,加上又不外销他国,让很多人有他是一款失败坦克的错觉。

对于1970到190年代的西方世界, T-64可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随着冷战的落幕,人们终于能够一窥这款神秘的坦克……

苏维埃之怒是什么意思(苏维埃赤色之锤)(2)

苏维埃之怒是什么意思(苏维埃赤色之锤)(3)

T-64的研发最早可以追溯到朝鲜半岛遍地烽火的1951年,莫洛佐夫设计局首席设计师带领着一批工程师开始了obyekt 430(430计划,或430工程,下文称430计划)。

430计划在1958年开花结果,推出了四辆划时代的原型车,他们的变速箱分别安装在两侧,只使用了约T-54引擎舱一半的空间,舍弃了克里斯帝悬吊系统,改用扭力杆悬吊系统,加上在三对路轮装上了液器悬挂装置,依旧沿用T-55的100mm炮,原先预定的复合装甲因赶工时间而未使用,只用了三层轧质装甲。

430计划与当时已经服役的T-55相比,并没有让苏联陆军耗费巨资采购的优势。也不足以进入生产阶段。因此,莫洛佐夫设计局并未将这款约三十六吨的中型坦克投入量产。

然而,他的改良潜力不容忽视,莫洛佐夫设计局以此为基础,展开了衍生出T-64坦克的obyekt 432计划。

432计划继承了430计划中表现出来的革命性设计,与T-62一样使用了一门口径为115毫米的坦克炮,但型号为D-68 。

432计划是苏联坦克第一次使用自动填装机设计。

而苏联如火如荼的展开新坦克的研发时,西方世界也没闲下来,甚至抢先苏联一步,推出了配备L7 105mm线膛炮的百夫长、 M60等坦克。

苏维埃之怒是什么意思(苏维埃赤色之锤)(4)

苏维埃之怒是什么意思(苏维埃赤色之锤)(5)

苏联情报单位惊愕地发现,这门由英国皇家兵工厂所研发的新型主炮威力超乎他们的想像。为应对这款新型主炮, 432计划采用了复合装甲技术。,一种在两层轧制钢板间夹上铝合金的装甲就此诞生。

因将三层轧质钢板换为中间夹有铝合金的复合装甲, 432计划的样车重量,从初期的三十吨上升到后期的三十四吨,重量虽有提升,但与其前身430计划相比,减少了两顿的重量,加上配合该计划研发的5TDF柴油引擎,拥有700匹马力, 432计划的产品保有十分优异的机动性,可和BMP履带式步兵坦克系列同时推进。

432计划的最终样车在1962年九月份制造出来,1963年十月左右开始量产,到了1966年12月底, 432计划产品进入苏联部队服役,次年初,也就是1967年1月2日,苏联军方正式赋予该车T-64的正式编号。

432计划曾经尝试性地使用涡轮燃气引擎,然而涡轮燃气引擎的不可靠,以及难以维修的事实。设计师们最终放弃了这项大胆的设计。

苏维埃之怒是什么意思(苏维埃赤色之锤)(6)

苏维埃之怒是什么意思(苏维埃赤色之锤)(7)

T-64第一次被西方情报人员发现是在1970年的一次演习,此次演习中T-64首次公开上阵,外型紧致小巧的T-64印证了1970年代初,西方世界首次观察到T-62时的猜想:苏联除了T-62外,还同时进行着另一个研发项目。

西方情报人员的猜想是正确的,他们慢慢的开始了解这款被他们称之为M1970的新式坦克,拥有新的火炮、防御力提升的装甲以及动力提升的引擎。

一如同时代西方世界做出的许多判断,这次资料中西方世界也高估了M1970 ,认为手边没有任何一款坦克能与M1970相比,也意外得促使西方世界坦克的研发加速。

然而,随后苏联开始大量释出与T-64做为高低搭配的T-72坦克相关资讯混淆视听,西方世界开始误认「M1970」是T-72的早期型,对于T-72开始深入研究。

事实上,西方称为M1970的坦克是T-64的早期生产型,当他们因”M1970”震惊时,苏联已经展开了T-64的下一波改良计划,被赋予T-64A的obyekt 434,434计划。

434计划在T-64开始生产后,莫洛托夫设计局便开始了T-64坦克的改良,最明显的改良为把主炮从115mm U-5TS炮更换为其口径放大版的125mmD-81T滑膛炮。

因更换了更大口径的主炮,炮弹放置需要更大的空间, 434计划为了空出空间放置更大口径的炮弹以达苏联军方的标准,沿用了T-64上头的自动填装机,原先填装手的位置被用以做为炮弹放置的空间。

434计划配备了6ETs10自动填装机,最大填装速度一分钟可以填装八次,与人力填装速度相比相差不远。

苏维埃之怒是什么意思(苏维埃赤色之锤)(8)

当然,自动填装机也非百利无一害,为了节省空间,苏制的坦克往往将弹药摆在成员舱中,使得弹药诱爆发生在苏制坦克上是家常便饭;炮弹的摆列方式为直立而非水平,这让自动填装的过程需要更多的时间,要是遇到了自动填装机报销、非得人工填装时,还得将弹丸与药筒组装起来再送入炮膛,使得手动填装得花费极长的时间,甚至可以说,当战场上一辆T-64的自动填装机一坏掉,该车有十分高的机率被击毁。

同时, 434计划车配备了炮塔稳定用的2E23稳定器、 TPD-2-1瞄准镜,与让夜战能力大增的TPN-1-43A红外线夜视潜望镜。

434计划的产品用的不再只是阳春的铝合金复合装甲,而在两层轧质钢板间夹了诸如陶瓷装甲、玻璃纤维等材料,大幅提升防御力。

434计划在T-64量产六百辆后正式投入量产,并被赋予T-64A的军用编号。

T-64A在投产三年后又展开一波改良工作,主要更换了射控系统、补强夜战能力、加装反地雷设备。

1973年推出指挥型的T-64AK ,该车无防空机枪,并且加装了一具大型无线电,天线最长可延展至十公尺。

1976年, T-64A更换主炮、自动填装机、夜视系统等配备,到了1980年T-64B开始量产后停产。

停产的T-64A直至1985年仍继续改良,1985年推出的是加装了反应装甲的T-64A ,射控系统自然是持续更换。

而六百辆T-64也在1977年到1981年间进行了性能升级,升级到T-64A标准的T-64被称为T-64R 。

西方情报员第一次发现自己错估了" M-1970 ",是在1976年时,苏联驻东德的精锐装甲兵团里,大量的出现了T-64A 。

集苏联最强的火力与装甲技术于一身的T-64A迅速的引起北约恐慌,直到豹二进入西德陆军服役以前,T-64A恐惧症始终缠着北约盟国,尤其是国土可能会被丢核弹的西德。

纵观T-64的发展历程, T-64的每一款型号出来时,莫洛托夫设计局便已着手设计下一型号, T-64A的后继者: T-64B在1972年便在476计划与447计划两计划的基础上展开了研发,代号447A计划。

476计划式改为安装一千匹马力的6TD发动机, 447计划则是更新射控系统,使T-64拥有发射炮射飞弹的能力。

两计划合而为一的447A计划在1970年代完成,并且进入部队服役。

T-64B拥有崭新的2A46M主炮,可发射9K112无线电导引炮射飞弹,导引系统安装在车长指挥塔前方。

T-64本身就要价不斐,俱备发射9K112炮射飞弹能力的T-64B更是贵到让苏联军方捶心肝,只好推出一款无发射炮射飞弹能力的T-64B1 ,两者的零件共通性高达百分之九十五。

T-64B系列在1976年开始进行实验性的武装升级,在火力、射控系统方面再度大幅提升,一九七九年, 6TD发动机大量应用在T-64族系上头,改用此款发动机的T-64系列在其编号后增加一个" M "字以兹识别,如T-64BM即为换装6TD发动机的T-64B 。

1985年1月15日,完全升级过后的T-64B系列终于得到苏联联军方认可,加入了赤色钢铁洪流的行列。

当T-64B在1985年五一劳动节的苏联阅兵大点公开时,西方世界再次感到震惊。

在T-80公开时,所有人都认为T-64不再生产,出乎西方评论家们意料的是, T-64不但仍在生产,还推出了T-64B的改良型。

不过, T-64B也成为了T-64系列的最后一个衍生型。

T-64的服役生涯中一直担纲着前苏联禁卫军的角色,只有前苏联本国使用,前苏联解体后,则分散到了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前苏联加盟国手上。并不像其高低搭配的伙伴: T-72一样大量外销他国。

装载高爆反应装甲的T-64BM,反应装甲虽让T-64在战争中更容易生存下来,。

车臣战争中的战术有多失败就不必再赘言,完全拷贝柏林之战时的经验、而无革新的俄军为世人示范了何谓失败的战术,一昧的投入兵力而无良好的步战协同,即使是曾令北约闻风丧胆的T-64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在战场上有三辆以上被车臣游击队的RPG 、反坦克炮击毁,两辆负伤而还。

事实上, T-64的设计固然优秀,却是为了在欧洲平原上撕裂一道口子而设计的,因此设计了低矮的炮塔、防御力优异的复合装甲与高爆反应装甲,使乘员减少、空间更能妥善运用的自动填装机,在车臣战场上最为重要的城镇战能力却出奇的贫乏。这也是那年代坦克的通病,大部分的坦克都未着重城镇战这一区块,毕竟除了以色列的驰车系列是一特例外,双方的假想战场都是平原,城镇战的能力也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苏维埃之怒是什么意思(苏维埃赤色之锤)(9)

T-64复杂的机械性让他在部队中一直无法获得良好的妥善率,也让他的价钱水涨船高,对苏联军方而言, T-64要是全面取代其他坦克而无T-72做为高低搭配,那价钱定会让他们想撞克林姆林宫自杀,这也就是为什么T-64在服役生涯中一直是为居王牌的地位,这种高价的坦克只能少量(对苏联军方而言)配发部队,故T-64在欧洲战场的设定是,在战争一爆发时, T-64就要以雷霆万钧之势清空北约的先进主力坦克,如豹一、 M60等,打开一道口子,让后续大量的T-72涌入缺口,扩张战果。

T-64虽拥有比T-72更为舒适的乘坐空间、防御力,但低矮的车身连带的让他毫不意外的继承了苏制坦克的通病:炮塔俯角小,仅有-6度,这在伏击战时是十分不利的。

话虽如此,做为一款以进攻为己任的坦克, T-64炮塔俯角小这缺点是可以放着不看的。

T-64的成员仅仅有三人,这在战场上的观测、平时的维护都带来极大不便,维护问题在长时间的战争中更是会突显出来。

在冷战结束后,仍旧使用他们的国家推出了数种改型,除了在冷战后期就出现、成为新世代苏联主力的T-80外(但迄冷战结束未大量换装) ,还有参考其后辈: T-84进行改良的T-64U更换射控系统、得以发射的炮射飞弹增加为两款等型号,且拥有多种旁支,有设计理念常被误认为与以色列雌虎式重型装甲运兵车相似的BMPV-64 、 BREM-64装甲回收车与八轮装甲车等。

总的来说, T-64是一款优秀的坦克是无庸置疑的,虽然冷战的结束使他无法在与自己相应的战场上以战争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他的庞大族系与受前苏联主要会员国的倚重,都说明了它的优秀。

我们不可能看到他肆虐于欧洲平原与北约坦克相抗的场面,但他曾令北约胆战心惊的这段故事将永远流传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