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易经讲解第六讲 易经快速入门的5个小诀窍(1)

傅佩荣易经讲解第六讲 易经快速入门的5个小诀窍(2)


《易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典籍,一直以来充满了神秘色彩。很多人认为《易经》很玄妙,困惑究竟怎么才能学懂。


其实,《易经》并不神秘,要学习《易经》,首先要搞懂5个小诀窍。下面为大家列举说明一下:


傅佩荣易经讲解第六讲 易经快速入门的5个小诀窍(3)

01 八卦从何而来


距今5000多年前,文字尚未发明,伏羲氏“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制作出了八卦。


“卦”,本意是“挂示出来”的意思。


伏羲氏画出八卦,来代表自然界中的8大现象,即天、地、雷、山、火、水、泽、风,依序命名为“乾、坤、震、艮、离、坎、兑、巽”。


用符号代表实物,符号的组合代表实物的变化。


八卦除了代表自然现象之外,还可象征物质的八种基本性质、一个人的不同角色、人体器官、动物等等。


傅佩荣易经讲解第六讲 易经快速入门的5个小诀窍(4)

02 六爻、六十四卦是什么


爻,即为“效”,就是指效法“变化”的主动力与受动力。


阳爻(—)与阴爻(--)构成卦象的有两个基本元素。


八卦的卦象为三爻构成,即“☰、☷、☳、☶、☲、☵、☱、☴”。


八卦两两相合,形成了六爻,六十四卦,由此形成不同的排列组合,把人生的可能情况都涵盖其中。


于是,难以捉摸而让人担心的“变化”,就对应到排列组合中,让人能够更清楚地看到,某种状况的吉凶,再用适当态度来应对。


因此说,《易经》可以用来“探讨变化”。


傅佩荣易经讲解第六讲 易经快速入门的5个小诀窍(5)



傅佩荣易经讲解第六讲 易经快速入门的5个小诀窍(6)

03 卦辞、爻辞的来历


来到周文王时期,他被商纣王拘禁于羑里七年之久,为每一卦都写了下一句卦辞,并为每一爻写下一句爻辞,便形成了最初的《易经》。


即指六十四个卦象、六十四句卦辞与三百八十四句爻辞,以今天的印刷方式来看,大约二十页篇幅。


傅佩荣易经讲解第六讲 易经快速入门的5个小诀窍(7)

04 什么是《易传》?


不过,我们今天所读的《易经》,却不止这些,还包含了《易传》在内。


《易传》是孔子与后世弟子的研究心得,其中记述了不少孔子的言论,反映了儒家观点。


《易传》的内容有十部分,又名“十翼”,包括:


《彖传》上下两篇,讲解每一卦的卦辞。


《象传》上下两篇,讲解每一卦的卦象及其六爻的爻辞。


《文言传》引申乾坤二卦的思想。


《说卦传》列出基本八卦的象征,有如小字典。


《序卦传》讲解六十四卦的顺序。


《杂卦传》为简短的心得。


《系辞传》上下两篇,篇幅最长,为发挥《易经》的哲理与实际应用。


傅佩荣易经讲解第六讲 易经快速入门的5个小诀窍(8)

05 《易经》要告诉我们什么?


在古代,《易经》原本为占筮用书。古代帝王有所疑惑时,要考虑五种意见,包括“自己的想法、卿士的看法、百姓的意愿、龟卜、占筮”。


夏朝有《连山易》,商朝有《归藏易》,周朝有《周易》。前两本都已失传,而《周易》就是现在人所谓的《易经》。


《易经》的重点在于:居安思危与乐天知命


《易经》所要向人们传达的是:


一切在变化之中,人怎能不提高警觉?既要见微知著、预作防范,又要随时自省、改过迁善。


在发现大势所趋时,须以乐观态度面对;在懊恼自己遭遇时,须了解前因后果。


鼓励人们成为“君子”,在德行、智慧、能力这三方面不断提升,以善尽读书人的责任。


在现代,《易经》常常被误解为算命或迷信,我们则应忠于历史,明白古人在集思广益之时,深知“人算不如天算”,所以设法探询天意。


我们不妨参考古人,以正向的态度来看待占筮。


学习者能够理解以上5点,以合理的态度,对《易经》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再进入后续的学习,则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希望对大家学习《易经》有所帮助!

参考:《傅佩荣解读易经》

傅佩荣易经讲解第六讲 易经快速入门的5个小诀窍(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