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晴计划#

美狄亚为什么杀死自己的两个儿子(美狄亚与栗本近子)(1)

提起复仇女神,我们的脑海中第一反应就会想起古希腊的经典悲剧《美狄亚》。这个女人可怕到了极致,为了追求爱情不折手段,只要有任何事物阻挡到她的目的,便遇神杀神,遇佛杀佛。而最近我读完了川端康成的《千只鹤》,里面的“反派”栗本近子也是一位复仇女神。她被师傅三谷先生玩弄后抛弃后,便决定让他的另一个情人太田夫人也遭遇不幸。最终太田夫人和女儿相继自杀。两者的复仇手段差异巨大,一个鲜明且激昂,另一个步步为营,隐晦而深沉。其实这隐含了东西方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差异。

一 命运的不公:美狄亚与栗本近子的悲剧,被抛弃后的愤怒和绝望

美狄亚为什么杀死自己的两个儿子(美狄亚与栗本近子)(2)

“爱情对于两个不同性别的人来说根本就不是同一种含义,很多导致恋人分手的重大误会都源于此……爱情在男人的生活中只不过是一种消遣,但是对于女人来说,爱情就是生活本身。”——波伏娃《第二性》

在古今中外的各种爱情故事里,悲剧的结局似乎总是落到女性的头上。男方除了爱情还有各种宏图大业,而女方却把爱情看做是幸福的终点。这种观念上的差异必然会导致两者走向不一样的道路。美狄亚和栗本近子虽然是生活在不同地区,不同朝代的两个女人,但其悲剧都是源于被男人抛弃

美狄亚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位公主。因为是神的后裔,她会施展法术。在遇到伊阿宋后,美狄亚对他一见钟情,用自己的法术帮助他克服重重的困难,取得金羊毛。为了报答美狄亚,伊阿宋承诺会和她结婚。美狄亚的父亲听闻自己的女儿要离开自己前往希腊,便派了儿子将她追回。可此时的美狄亚心中只有爱情,其余一切在她看来都是阻挡自己追求幸福的障碍。她杀了自己的弟弟,残忍地将他的各个部位抛弃在不同的地方,以此争取时间逃脱。可是她的残暴让伊阿宋内心充满恐惧,他利用美狄亚杀死了争夺王位的叔叔后,就变心了。美狄亚悲痛欲绝,决定复仇。她用针织了一件沾满毒药的嫁衣送给了伊阿宋的未婚妻。因要让伊阿宋感受到痛失亲人的绝望,并害怕自己的复仇会连累亲生儿子,美狄亚亲手了结了自己儿子的生命,实现了个人的终极复仇。

美狄亚为什么杀死自己的两个儿子(美狄亚与栗本近子)(3)

栗本近子是川端康成《千只鹤》中的一个人物。她是著名的茶道师傅三谷先生的学生,也是他的情人。可是三谷先生并不单单只有她一个“红颜知己”,他和另一个有夫之妇太田夫人也保持着一种不伦的关系。在三谷先生死后,栗本近子察觉到太田夫人仍然想和三谷先生的儿子菊治绑在一起,便想方设法地诋毁她,认为她是个“充满妖气”的女人,她的死亡是一种报应。并安排和菊治和雪子相亲。看着菊治和他父亲一样陷入太田夫人的“魔掌”中,并对自己这种堕落的行为毫无所觉,近子便决定给他致命一击,她造谣文子和雪子已婚,菊治将会孤独终老。虽然菊治在最后拆穿了她的谎言,但也无法挽救文子的生命了。

美狄亚和栗本近子本以为自己遇到的就是命中的那个人,谁知道她们并不是终点,而是途径的一个车站,他们在短暂停留后又迅速地开往前方。这种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让她们感到极为震惊且愤怒。导致这一切的起因是男方的变心,于是她们便将所有的怨恨都放在这个始乱终弃的男人身上。她们要让仇人也体会一下自己亲身经历的痛苦。美狄亚为了伊阿宋害死了弟弟,她便杀死他的未婚妻和儿子,让他也尝尝痛失亲人的滋味。而栗本近子被抛弃后孤独一生,她也不想让太田夫人过得比自己还好,于是用尽自己的手段四处煽风点火,使菊治少爷和她们太田母女彻底断绝关系,让文子陷入无尽的内疚中,不能自拔。

二 复仇的原因:怨恨之外,其根源在于社会的不平等性

美狄亚为什么杀死自己的两个儿子(美狄亚与栗本近子)(4)

美狄亚和栗本近子的复仇表面上是针对花心的男子,其实它的背后的原因是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的现象。

古希腊看似十分民主,其实这个民主是有局限性的。希腊的公民具有公民权力,但这个条件只适用于18岁以上的本地男子,外来人,妇女和奴隶都不属于这个范围之内。美狄亚作为外国女子,和希腊男子的婚姻是不受法律保护的。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们之间只存在着事实婚姻,没有领结婚证。伊阿宋另娶他人也是完全合法的。这样的法律只保护了男性的权利,女性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却无法申诉。美狄亚在无人支持的情况下只能用自己的方式,走向毁灭。

而日本承袭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认为男子三妻四妾不过十分正常。更何况三谷先生是著名的茶道师傅,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有几个情人只是略添风雅,对男子的前途并不会有多大的影响。三谷先生活着享受着妻子的服侍,情人的体贴,却没想到再死后会给他人带去不可磨灭的伤痛。妻子明明知道近子是丈夫的情人,但由于如今只有她传承了茶道事业,只能接受她并表示尊重。太田夫人在丈夫死后攀附了三谷先生,当大树倒塌之后,只能寻找新的支柱,三谷先生的儿子菊治便是她的下一个目标。因害怕自己无法抓住这个靠山,还想献出自己的女儿文子。近子被伤害后深觉做女性的痛苦,后来便做中性打扮,自我放弃了“女性”的身份。

任何悲剧的根源都在于不平等。伊阿宋和三谷先生也没有想到,多情反被多情误。他们对女性的这种不尊重,使自己和后代走向了深渊。如果社会能更多地关注弱势的群体,尽量去平衡这种不平等性。法律能更多地保障婚姻中女方的利益,坚决实行一夫一妻制度,是不是可以避免两个复仇女神的诞生呢?

三 两者的差异:追求“个人主义”的美狄亚与“反个人主义”的栗本近子
  • ① 美狄亚的法术:打开个人欲望的钥匙

美狄亚为什么杀死自己的两个儿子(美狄亚与栗本近子)(5)

因缺乏法律及舆论的支持。孤立无援的境地激发了美狄亚对个人利益的诉求。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美狄亚决定对伊阿宋展开疯狂的报复。而她的法术便是实现她个人欲望的钥匙。为了爱情,她用法术杀死了亲弟弟,也用法术对付了想要抢夺伊阿宋王位的叔叔。

神话是夸张的现实,放大的欲望。我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我们拥有了超能力,第一件事想做的是什么。有人想要预知未来的能力,可以避免意外的灾难,或是购买没开奖的,一夜暴富。也有人想隐身,悄悄地走到别人身边,听他们是怎么评价自己。超能力能让我们做很多想做不敢做,或者是没有条件做的事。美狄亚的法术帮她实现了一切。他人的生死全掌控在美狄亚的手中。她从中感受到强烈的复仇快感,个人主义获得极大的满足。

法术是美狄亚极端个人主义的体现。在滔天的恨意之下,她只想到让所有背叛她的人付出代价,根本没有顾忌他人,甚至自己儿子的感受。反而一味地追求自我,放纵自己内心的欲望,崇尚个人主义。在西方的价值观中,自我是首位,没有什么比自我更重要。他们呼吁个人的权利高于一切。我们无可否认这是对个人价值的肯定,可是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永远不会满足。我们不能放任自己,否则就会变得目中无人,成为一个极度自私的人。

  • ② 栗本近子的黑痣:自卑的根源,使她放弃自我,走向世俗

美狄亚为什么杀死自己的两个儿子(美狄亚与栗本近子)(6)

在《千只鹤》的第一章里,作者就借菊治之口,描述了栗本近子的黑痣。她的黑痣长在左胸,有掌心那么大,上面还飘扬着几根毛。近子对这颗痣十分地厌恶,她总是偷偷地用小剪子把这些毛剪掉。没有一个女人喜欢黑痣,如果当时有美容院,相信近子也会想方设法去点掉它,更何况是长在女性的胸口之上。别的女性,胸口都是洁白如雪,而自己却长着一个如此丑陋的东西。这让她无端生出了许多臆想和恐惧。万一丈夫因为这颗痣不喜欢我怎么办,万一孩子吃奶时看到这颗痣产生了对世间的恐惧怎么办。这种担忧时时刻刻地萦绕在她的心中,不能驱散。

作为女性,近子为自己拥有这颗痣而自卑。这样的人心里缺乏安全感,便会十分渴望找一个舒适的港湾。三谷先生是她的师傅,在近子的人生中起着引导者的作用。她很感激他,不知不觉对他产生了依赖,最后发展成为了他的情人。可是她依旧很自卑,终于有一日,近子发现三谷先生还有别的情人,便大受打击。果然这样残缺的自己不配得到完整的爱吧。这种自卑的心理使她不敢独占爱人,也不敢追求自己的幸福。在三谷先生死后,她便做了中性打扮,把自己脱离出女性的条条框框之中。如此一来,胸口上的黑痣便无关紧要了。

当近子变成了一个“中性人”时,她就不再只从女性的身上片面地看待问题。而是站在一个全局的角度。她曾经如此妒忌太田夫人,后来却明白了她的不易。丈夫去世后,孀居的太田夫人只能凭一己之力抚养女儿,在当时的日本,女人大多依附着男人过活。于是无一技之长的太田夫人只能想到让三谷先生的儿子菊治来承担这个责任。近子一方面理解她,但又对这种行为感到不耻。母女同侍一夫,父子皆恋一女的荒诞不伦决不能发生。近子忽然感知到自己的使命,便是阻止这件事发生。她组织了一场相亲,想要促进雪子小姐和菊治少爷的结合,让三谷家族回到世俗的正轨上来。虽然她对此也有一种报复的心理,让当初的情敌彻底败退,可是从整体上看,近子进行的并不是复仇,而是一场救赎。

在东方文化中,佛学的影响很深,有一种怜悯众人,普度众生的情怀。近子在仇恨当中并没有过多地执着于自身,而是考虑到了其他人。如果是美狄亚,面对背叛的情人之子,可能只有彻骨的恨意。而近子对菊治有一种特殊的关怀,有对三谷先生转移的爱意和恨,也有怒其不争,哀其不幸。此时她已脱离了个人。这种“反个人主义”的思想在东方根深蒂固,我们讲究孝道,尊老爱幼,时刻关注他人的感受,以集体的利益为优先。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牺牲个人的利益,为集体让步。

四 悲剧的启示:对无节制追求个人主义的反思

社会的不平等性使社会的矛盾突出,被压迫的人找不到出路,只能对此进行反抗。美狄亚和栗本近子通过自己的方式对这社会的不公进行了报复,虽然这并不能改变他们悲剧性的命运,但却起到一种警示的作用。美狄亚的极端和近子的迂回婉转对比鲜明,其根源就是因为东西方文化对个人利益认同的高度不同。西方认为个人主义至上,绝对不能侵犯自我的权利。而东方文化却在个人之外,更多地关注集体与众生。

读完这两个故事之后,我对个人主义又有了新的认知。人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满足自我的需求,不能随心所欲,放任欲望无限增长。任何情况下,都要考虑他人,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在这两个悲剧中,美狄亚的儿子和太田夫人的女儿又是何其的无辜。犯错的是他们的父辈,最终却受到了牵连,死在复仇的火焰之下。我们在感叹他们的不幸时,也应该意识到,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这注定了人要关注集体,如果人人只顾自己的利益,社会的发展必定会走向极端。只有在规定的范围内实行个人权利,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