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皇帝白天和朝臣决定的军国大事,许多要在当天晚上列出相应文件,因此需要一些官员值夜班,称为“夜直”。唐朝大诗人杜甫在唐肃宗朝任左拾遗时写的《春宿左省》,描写的就是他值夜班时的心情,刻画了一个忠于职守的官员形象。

杜甫的爱国事迹简述(杜甫的爱国之情)(1)

春宿左省

全诗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宿:指值夜。

左省:即左拾遗所属的门下省,和中书省同为掌机要的中央政府机构,因在殿庑之东,故称“左省”。

金钥:指钥匙开启宫门的声音。

杜甫的爱国事迹简述(杜甫的爱国之情)(2)

春宿左省

夜幕降临,宫墙下面的花朵隐约可见,栖息的鸟儿啾啾地在天空飞过。星光照耀下,宫中的千门万户都在闪动,宫殿高耸入云,靠近了月亮,照到的月光也特别多。睡不着觉,倾听开宫门的声响,微风吹过,仿佛听到了百官上朝的马铃响。明天早上有重要奏章上呈,所以屡次探问,到什么时辰了,恐怕耽误了。

杜甫的爱国事迹简述(杜甫的爱国之情)(3)

春宿左省

这首古诗刻画了一个尽心国事、忠于职守的正直官员的形象:他寝不安席,心中时刻都在惦念着明天一早向天子上疏的事情。

这首诗前两联具体描写春宿左省之景:在傍晚越来越暗淡的光线中,花朵隐约可见,投林栖息的鸟儿啾啾地鸣叫着飞过。这些景色起到点题的作用:花、鸟是点“春”;“花隐”的状态和“栖鸟”的鸣声是傍晚时的景致,是作者值宿开始时的所见所闻,很能见出作者的匠心。“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是说在夜空群星的照耀下,宫殿中的千门万户也似乎在闪动;后句说宫殿高入云霄,靠近月亮,仿佛照到的月光也特别多。“动”、“多”十分精妙,大气磅礴。

后两联写情,描写从深夜到晨晓作者在门下省值夜睡不着觉,仿佛听到了有人开宫门的锁钥声;风吹檐间铃铎,好像听到了百官骑马上朝的马铃响。这些都是想象之辞,深切地表现了诗人勤于国事,唯恐次晨耽误上朝的心情,表现作者居官勤勉、尽职尽职、一心为国的精神。

全诗结构严谨而又灵活,语句矫健有力,词意含蓄隽永,忠君之意,爱国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