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门提水工程规划(企业从拿地到开工仅需3个工作日)(1)

4月26日上午,云南同潮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地块上,挖掘机正在进行地基基础作业,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从土地交易摘牌到取得工业项目《不动产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四证”,同潮公司仅耗时3个工作日。与同潮一样,此次实现“交地即交证、交地即开工”的企业还有16家,涉及面积306.6亩,所有企业均已入场施工,易门开工建设跑出了“加速度”。

这正是易门扎实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全力建设一流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2月以来,易门积极探索“交地即交证、交地即开工”的“标准地”出让服务模式,通过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程序,企业拿地后开工时限由60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交地与交证实现“双同步”“零时差”,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大大降低,有效助推投资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高质量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易门提水工程规划(企业从拿地到开工仅需3个工作日)(2)

专班服务缩短审批时限

易门县自然资源局及时成立工作专班,强化与工业园区管委会、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部门配合,发挥协调督促作用,每天跟踪调度和反馈项目进展,切实解决企业办证难题,全力缩短行政审批时限。

近一个月来,“交地即交证、交地即开工”工作专班联络员李翔扎根园区,与易门云粤投资有限公司和果岭(云南)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两家“园中园”企业一道,为企业报建审批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工作专班就是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旨在通过全程服务、精准服务,不断优化完善土地出让模式,营造亲商环境。”李翔说。

谈到这次“交地即交证、交地即开工”企业审批事项的办理过程,云粤公司副总经理陈秋萍颇为感慨。“工作专班积极协调,开辟绿色通道,优化办事程序,邀请资质好效率高的审图中介入驻园区,对施工图进行审查和预审,为企业最大程度节约了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预审机制提高审批效率

“过去土地挂牌出让的30天期间,企业只能等,现在我们实行项目‘标准地 承诺制’供地,提前介入、主动服务,把这30天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对意向摘牌企业的项目及建筑设计方案分别组织技术论证、标准预审和评估,与企业就完善技术指标和建设方案提前沟通,为‘标准地’出让后项目的快速报建创造了条件。”易门县土地储备中心主任李云吉介绍。

果岭公司引进的企业中,有11家在本次“交地即交证、交地即开工”之列。“企业报建审批服务都由公司负责,3月末我们着手准备相关材料,开始我们心里有些忐忑,担心时间紧任务重,实现不了。但相关职能部门一个月来加班加点与我们对接审批事项,真正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短短3天,11家企业顺利拿到‘四证’。” 对比过去动辄半年的报建时间,公司总经理李强为“易门速度”竖起大拇指。

容缺机制精简审批流程

3月以来,一场行政审批的“效能革命”在易门大地悄然启动。统筹相关部门审核职能,易门创新技术论证和行政审批方式,改线性串联审核为同步并联审核,采取“容缺审批”机制,精简细化审批流程,打破了过去项目从选址拿地到报建开工步骤多、环节多、前置条件多、报建资料要求多和耗时长等“四多一长”的顽瘴痼疾,以高效供地、高效办证“两端发力”孵化出了“交地即交证、交地即开工”的政务服务新模式。

“公司着急落地,在扎实的前期工作基础上,这次报建只花了3天,迅速高效,让我们实现了交地、交证、开工的无缝衔接。”云南凯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德洪对政府和果岭公司的服务表示感谢。

“此次17家企业成功实现‘交地即交证、交地即开工’,是政府、企业和第三方公司共同努力的结果。”易门县自然资源局局长孟长卿表示,易门将继续创新完善审批模式、创优政务服务环境,深入推广“交地即交证、交地即开工”服务模式,助推易门营商环境软实力提升,真正实现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的有机统一。

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郑诗

编辑:王鹏

审核:徐凤祥

易门提水工程规划(企业从拿地到开工仅需3个工作日)(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