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千年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每一个王朝的陨落,基本上都是因为自身的苛政、腐败和奸臣当道。其中,奸臣残害忠良,祸国殃民,人人深痛恶绝。在你心目中,中国历史上的奸臣应该哪些人入选?

一:庆父

三大奸臣一人留下了一个典故(历史上最著名的十个奸臣)(1)

春秋时期鲁桓公(姬允)之子、鲁庄公的弟弟。他是中国春秋时期鲁国的上卿。庄公去世,公子般当了国君,而庆父是个贪婪残暴、权欲熏心的人,企图自己成为国君,公子般即位不到两个月,便被他派人杀死,并立闵公为国君,后有杀了闵公,鲁阂公继位,过了一年,庆父又杀死了鲁阂公。齐桓公派大夫仲孙湫到鲁国去了解情况,不久,仲孙湫把了解到的鲁国情况向齐桓公作了报告,并下结论说:“如果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的,这就是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由来,鲁国百姓对庆父恨之入骨,庆父见在鲁国实在呆不下去了,便逃往莒国。后他所逃奔的莒国受鲁贿赂,将其送回,途中自缢而死。

二:赵高

三大奸臣一人留下了一个典故(历史上最著名的十个奸臣)(2)

赵高,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著名宦官。赵高本为秦国宗室远亲。入秦宫为宦官),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秦始皇死后,赵高发动沙丘政变,他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并自任郎中令。他在任职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公元前208年又设计害死李斯,继之为秦朝丞相。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杀,另立子婴为秦王。不久被子婴设计杀掉,诛夷三族。

三:董卓

三大奸臣一人留下了一个典故(历史上最著名的十个奸臣)(3)

公元190年,征为少府,辞不授命,驻兵河东,以观时变。八月,率兵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自为相国,专断朝政,泼辣淫乱,激起全国对立。他燃烧洛阳,西迁长安。公元191年二月,为太师,位在诸王之上。他掠取金钱巨万,计黄金二三万斤、白银八九万斤,锦绮奇玩堆积如山。

为了满怀私欲和野心。他从陇西发迹到率军进京操纵中央政权,始终考虑和盘算的是如何满足私欲和野心。为了达到目的,董卓不择手段玩弄权术,践踏法律,破坏经济,残害人民,他的种种倒行逆施,造成了东汉末年政权的极度混乱,给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董卓目无天子屠戮百姓可谓无恶不作,后被司徒王允巧使连环计怂恿吕布将其杀掉,并被诛三族。董卓被杀后,满朝文武和所有士兵都高呼万岁!长安老百姓高兴得在大街小巷载歌载舞,共同庆祝国贼被诛。据说董卓死后,被暴尸东市,守尸吏把点燃的捻子插入董卓的肚脐眼中,点起天灯。因为董卓肥胖脂厚,“光明达曙,如是积日”。

四:李林甫

三大奸臣一人留下了一个典故(历史上最著名的十个奸臣)(4)

李林甫,唐朝宗室、宰相。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李林甫接替张九龄,升任中书令(右相),后进封晋国公,又兼尚书左仆射。为人奸滑阴恶。其手段是厚结宦官、妃嫔,投合玄宗,排除异己;表面上示人以友爱,而暗中栽赃,世称“口有蜜,腹有剑”;搜罗翅膀,营私舞弊;唯庸才是用,以固其权。他广收贿赂,生活奢华。致朝风日益糜烂,他大权独握,蔽塞言路,排斥贤才,导致纲纪紊乱,还建议重用胡将,使得安禄山做大,最后演变成了历史上闻名的“安史之乱”。外貌上总是露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嘴里尽说些动听的“善意”话,但实际上,他的性格非常明险狡猾,常常暗中害人,成语“口蜜腹剑”说的便是此人。

杨国忠与安禄山合谋,诬告李林甫勾结叛将阿布思谋反,安禄山还派阿布思部落的降将入朝作证。李林甫的女婿杨齐宣担心自己受到牵连,便附和杨国忠,出面证实。被削去官爵,抄没家产。诸子被除名流放岭南、黔中,亲党中则有五十余人被贬。唐玄宗还命人劈开李林甫的棺木,挖出口内含珠,剥下金紫朝服,改用小棺以庶人之礼安葬。

五:杨国忠

三大奸臣一人留下了一个典故(历史上最著名的十个奸臣)(5)

杨国忠,是杨贵妃的堂兄,因杨贵妃得宠而入朝为官。李林甫死后,被拜为右宰相,封魏国公,独揽朝政大权。

杨国忠本是一个无赖之徒,入朝之初,他与李林甫狼狈为奸,欺上压下,排除异己,干了不少坏事。后来,他又与李林甫勾心斗角,互相争斗。李林甫病死后,他取而代之,成为右宰相。掌握大权之后,杨国忠专横跋扈,任人唯亲,生活腐化,欺压群臣,没有一人能与之抗衡。安禄山得宠后,他怀恨在心,处处与安禄山争宠,加速了“安史之乱”的爆发。潼关失守后,唐玄宗南逃,当队伍达到金城(今陕西兴平)西郊的马嵬驿时,早就对杨国忠兄妹不满的禁军首领陈玄礼等人发动了兵变,乱刀将杨国忠砍死。

六:张邦昌

三大奸臣一人留下了一个典故(历史上最著名的十个奸臣)(6)

张邦昌,善于阿谀奉承,因此官运亨通。到了宋钦宗即位时,他官拜副宰相一职,成为朝廷中权倾内外的人物。

早在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金兵分两路向宋朝进攻。张邦昌畏敌如虎,害怕战争一起,耽误了自己的前程,因此力主议和。宋钦宗派他的弟弟康王赵构与张邦昌一道去金营,被金人当作人质扣押。张邦昌奴颜婢膝,委屈求全,答应了金人割地的无理要求。金人暂时退兵后,钦宗以为张邦昌有功,竟然由副宰相提升为正宰相,而一大批主张抗金的大将却受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击。

靖康元年(1126年)八月,金兵再次大举南侵,次年正月攻破了宋朝都城开封,徽宗、钦宗被掳入金营,张邦昌则被金人推举为大楚皇帝,当了傀儡。虽然登位时间仅仅33天,但他对金人更加百依百顺,甘愿卖国求荣。宋高宗即位以后,张邦昌极力讨好,不但保住了自己的身家性命,而且还被拜为太保、奉国军节度使,封其为同安郡王,这对宋王朝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1127年,李纲等正直大臣力谏宋高宗惩治卖国贼张邦昌,高宗知道了张邦昌的种种罪恶行径,最终下了决心,下昭让张邦昌自裁。张邦昌只得上吊自杀。

七:蔡京

三大奸臣一人留下了一个典故(历史上最著名的十个奸臣)(7)

蔡京是有名的才子,在朝廷中写的字是最好的,所以他很快被拜为龙图阁侍制、知开封府。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病死,宋哲宗即位,司马光被任命为宰相。有人弹劾蔡京,蔡京被排挤出中央政府,出知成德军(今河北正定)。但刚到成德不久,他又被改派为瀛州(今河北河间)知州。在瀛州,蔡京在变法派与守旧派之间投机钻营,练就了一套媚上欺下的本领,成了一个混迹官场的老手。守旧派认为此人可用,将他升迁为成都府(今四川成都)知府。

宋徽宗继位后,蔡京被拜为右相,第二年被拜为左相,真正成为位极人臣的显赫人物。

大权在握的蔡京打击报复了一批守旧派,同样对革新派进行了迫害。他贪赃枉法,陷害忠良,打击异己,令百姓深恶痛绝。在他的专权下,朝廷充满了奸邪之臣,朝政日益腐败下去了。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逼近开封,蔡京逃到亳州。一路上,人们不卖给他食物,沿途官吏纷纷驱逐他,不让他走大路。后来到了潭州(今湖南长沙)流放地,他竟无处安歇,只得住在城南的一座寺庙内。蔡京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终于在抑郁中死去。

八:秦桧

三大奸臣一人留下了一个典故(历史上最著名的十个奸臣)(8)

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金兵大举南下,秦桧被俘押到金国。他贪生怕死,投靠了金国,成了宋王朝的叛逆。回到宋朝后,他窃取了右宰相的高位,为实现他卖国的阴谋打下了基础。绍兴二年八月,秦桧被免了宰相职位。宋高宗一心想与金人议和,知道秦桧与金人的特殊关系,便于绍兴八年初重新任命秦桧为宰相。他一直里通外国,为了完成金人的使命,不惜采取一切手段残害抗金的大臣和将领。

他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等人,酿成了千古冤案。不仅如此,他还制造党祸,打压政敌,在他当宰相的18年里,不知道有多少人遭到他的打击和陷害,使南宋王朝变得十分黑暗腐败。南宋军民对他无不切齿痛恨,人人欲杀之而后快。秦桧做贼心虚,惶惶不可终日,终于一病不起,于1155年10月一命呜呼,结束了罪恶累累的一生。

九:严嵩

三大奸臣一人留下了一个典故(历史上最著名的十个奸臣)(9)

明朝著名的权臣,擅专国政达20年之久,天下怨恨。他的儿子严世蕃狂妄至极,甚至在家中宝库内大笑说“朝廷无我富!”众多大臣加以弹劾,皆赖世宗包庇。在严嵩一伙的把持下,“政以贿成,官以赂授。”每一开选,视官之高下而低昂其值,及遇升迁,则视缺之美恶而上下其价。他陷害同僚,必置之死地而后快;他结党营私,贪赃纳贿,富甲天下。他的党羽和子孙更是为虎作伥,横行朝廷,不可一世。严嵩的专权乱政,使明王朝的国力衰弱,边疆防御受到严重破坏,人民惨遭蹂躏。

嘉靖四十一年(1562),严嵩的恶迹终于败露,世宗下昭将严嵩罢职,勒令回籍修养,他的子孙以及党羽也都遣戍边疆。严嵩的儿子严世蕃和党羽罗龙文在去戍地的途中逃回原籍,招纳亡命之徒,横行乡里,无恶不作,被朝廷斩首,严嵩被削籍为民,家产被抄,奸党与家人全部治罪。隆庆一年(1567),87岁的严嵩贫病交加,在举国一片唾骂声中死去。他死的时候,寄食于墓舍,既无棺木下葬,更没有前去吊唁的人,直到万历初年张居政执政,才吩咐分宜县令埋葬了他的尸骨。

十:和绅

三大奸臣一人留下了一个典故(历史上最著名的十个奸臣)(10)

和珅巧言令色,非常聪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很快青云直上,十几年时间内升至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赏戴双眼花翎;后调任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管理户部;乾隆五十三年封三等忠襄伯,赏紫缰;五十五年又赏给黄带,头上的官衔越来越多,连和珅本人也觉得厌烦了。

和珅最大的本领是聚敛财物,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乾隆死后,嘉庆即位,和珅被处死,家产被抄,其结果触目惊心。清政府当时列了一个清单,共计106号,仅其中的25项,就已价值2.2亿两白银,其家产共有11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15年的财政收入。

和珅的巨额财产被抄没后,只有少量入了国库,大量的被嘉庆皇帝中饱私囊,所以才留下“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民谚。

以上就是所罗列的十大奸臣。其罪行令人发指,或横征暴敛,挟天子以令诸侯;或偷奸耍滑,陷害忠良于不义;或当权干政,视国库民脂为己出;而往往是兼而有之,败坏朝纲,祸害忠良,贪赃枉法,是他们的共同本质,而结局是民怨鼎沸,国力日衰,最终闹得是国将不国,这些奸臣无不是巨贪大腐,无不是千古罪人,奸臣自古难有好下场。

,